将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这并非是毛泽东的初衷。在新中国的选都问题上,毛泽东最早考虑的是哈尔滨。
1945年8月15日,苏联红军和东北抗日联军一举击败侵华日军,解放了哈尔滨。此后,东北民主联军又经过自卫反击,打败了国民党军队的进犯,从而使哈尔滨成为中国最早解放的大城市。哈尔滨是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所在地,又靠近苏联,便于苏联支持和帮助,所以,毛泽东和党中央准备在哈尔滨宣布成立新中国。
1945年年底,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疯狂地向东北增兵和抢占要道,致使东北战局发生了剧烈变化,加之哈尔滨与内地远隔千山万水,转移过去很不容易,毛泽东才根据当时情况,果断地决定中共中央和他本人暂不去哈尔滨。但直到1949年三大战役即将胜利之时,毛泽东才改变了定都哈尔滨这一主张。
他对王稼样说;“我们很快要取得全国的胜利了,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我们的政府定都在何处?历史上,历朝把京都不是定在西安,就是开封,要不就是南京,北平。中央虽有考虑,但还没有最后定案。”王稼祥说:“依我看,现在国民党的首都南京,虽然自古称虎踞龙蟠,地理险要,但是只要翻开历史就会知道,凡建都金陵的王朝,包括国民党都是短命的,这样讲,带有历史宿命的色彩,我们是共产党人,当然不相信这一套。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南京离东南沿海太近,从当前的国际形势看,这是它的很大缺陷,我们定都,当然不能选在南京。”
毛泽东又问:“西空如何呢?”王稼样接着说:“西安,它的缺陷是太偏西,现在不是秦汉隋唐时代了,今天中国经济重心是在沿海和江南,由此看西安也不合适。”王稼样不仅认为西安不合适,而且还从经济和交通的角度着眼,否认了有人提出的在历代京都开封或洛阳定都。
至此,毛泽东对王稼祥别开生面的见解十分佩服,不禁兴致勃勃地问:“稼祥,你认为最合适的建都地点在哪里?”王稼祥说:“我认为首都最理想地点是北平,北平位于沿海地区,属于经济发达围内,而且扼守这给东北与关内的喉咙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可谓今日中国的重心所在。同时,它靠近苏蒙,与社会主义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界长而无战争之忧,虽然离海近,但渤海是中国内海,有辽宁、山东两个半岛拱卫,战略上十分安全.一旦国际上有事,不致京师震动。此外,北平是明清两代五百年帝都,从人民群众的心理上,也乐意接受。考虑到这些有利条件,我的意见,我们政府的首都,应该选在北平。”毛泽东听了哈哈大笑:“稼祥,你的分析,正合我意。看来,我们的首都,就定在北平了。蒋介石政权基础是官僚资本,因此他定都南京,我们的政权基础是人民群众,因此我们定都北平。”
毛泽东和王稼祥的这一主张,经中共中央讨论,达成一致意见。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终于满怀豪情地宣布:“新中国将定都北平。”
【资料出处:《女子文学》1999年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