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 > 正文 返回 打印

和氏璧与传国玺

网友投稿  2022-03-08 00:00:00  互联网


  《将相和》里“完璧归赵”的“璧”,就是我国历史上闻名的传国之宝——和氏璧。为什么把这块宝玉叫“和氏璧”呢?说来还有一段故事呢!

  春秋时代的楚国有个采石的人叫卞(biàn)和,一天他在荆山采到一块玉石,把它献给楚厉王。但是玉工没有识辨出来,认为它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于是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戏弄自己,命人砍掉了卞和的左足。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献宝,仍被说成是普通的石头,又以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足。后来,武王的儿子文王做了国君,卞和还想去献宝,可他失去双脚无法行走,抱玉大哭,哭宝玉不被人识。楚文王听说了这件事,派人接来卞和,让玉工进行打磨,果然得到一块洁白无瑕、光润晶莹的宝玉,更神奇的是“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因为是卞和所献,便取名“和氏璧”。后人遂用“楚玉、荆玉、卞玉、卞宝”等,泛指美玉或玉,用以称誉人的才德之美,形容物的质地纯真;用“卞肆、和氏场”等指鉴别、治理或陈列宝玉的地方;用“抱荆山、卞和泣血、和氏泪”等表示怀才不遇,备受冤枉;用“献玉、卞和三献、美玉三献”等表示奉献才艺或杰作。

  无价之宝和氏璧归楚文王后,被视为国宝,在楚国历代国君手里相传了370多年。楚国时期,七雄争霸,各诸侯国都想把这块稀世之宝据为己有。著名的“完璧归赵”就是发生在这个期间的一个故事。但是事隔六十多年以后,赵国还是被强大的秦国吞并,“和氏璧”也就落到秦王嬴政的手里。秦王统一中国,自称“始皇帝”,他命玉工将宰相李斯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形篆字雕刻在和氏璧上,作皇帝的玉印。这样,和氏璧就成了“国玺(xǐ)”。

  秦始皇死后,赵高利用和氏璧篡权。刘邦率兵攻入咸阳时,秦王子婴杀死赵高,把璧献给刘邦。刘邦建立汉朝后就把璧作为汉朝的国印,从他起,要将玉玺一代一代传下去。从此和氏璧成为“传国玺”。刘邦之后,传了九代皇帝。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当时因小皇帝刘婴年幼,传国玺由皇太后代管。王莽让弟弟到长乐宫去要玉玺,皇太后气愤地把传国玺使劲摔到地上,骂道:得这块亡国玺,看你兄弟有什么好下场!传国玺被摔缺了一角,后来王莽用黄金镶补,但无济于事,还是留下了缺痕。   王莽政权灭亡以后,和氏璧又传经了东汉光武帝刘秀、三国时期的曹操、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等。后来据说后唐末帝李从珂在洛阳被困时,带着传国玺登上玄武楼自焚,和氏璧也从此下落不明。也有的说,传国玺是在南北朝永嘉年间战乱中失踪的。传国玺究竟是什么时候失传的?是怎么失传的?流落到哪里去了?千百年来众说纷纭。
  传国玺和氏璧究竟是什么奇宝呢?据地质学家考证,和氏璧是产生于荆山地区的一种宝石性质的拉长石。这种拉长石,当把它转动一定的方向,就出现碧绿和洁白的闪光。它不经琢磨,往往难以发现那种闪光,这也是和氏璧难被人识的原因。
  左图为已故国际著名地质学家、宝玉石和观赏石专家袁奎荣教授经多年研究复制而成的玉玺,袁教授在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和宝石学基础上考定了"和氏璧"玉玺的原料、形状和玺文,重现了千年古玺的本来面目。

http://www.00-edu.com/jaoan/2/2022-03-08/4657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