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学生不再是就书读书,而是边读边想,读有所思。可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那么,新课伊始,我们的教师“读”课文了吗?
一、学生读,教师不读——未尽职责
现象:新课伊始,我们经常听到教师这样引导学生:“为了更好地读懂课文,下面请大家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直到读顺为止。”教师一声令下,孩子们纷纷拿起书本摇头晃脑地读起来。此时,教师在干什么呢?不是在黑板上书写难读的或难写的生字词,就是在翻着教案,忙碌于下一个环节的准备工作……一切准备就绪,教师便一声令下:“停!”不管学生是否读完、读通、读顺课文,教师照样按照预设的方案,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追问:试想一下,教师不去关注学生读书的过程,每个学生是否都会按要求去读书呢?在教师喊“停”的时候,学生是否读完、读通、读顺课文了呢?如果没有,能顺利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吗?教师没有关注学生的朗读,能了解学生“难读”的地方吗?在后面指导学生朗读时,又如何帮助学生突破朗读上的“难点”呢?教师自己都不朗读课文,没有率先垂范,朗读的重要性又怎能得到体现呢?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一种“懒读”的惰性,反正不读也没事,老师根本不知道。教师对学生读书的情况不关心,却忙于做其他的事,这是一种对学生读书不负责任的行为。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很不利的。
一点通: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朗读课文。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读课文中,教师在提出朗读课文要求时,要给学生以“压力”:“为了更好地读懂课文,下面请大家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直到读顺为止。你们读,老师也读,我们比一比,看谁读得最认真。”这样的师生“同堂共读”,有利于教师把握读一遍课文所需要的时间,从而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把课文读完,读通,读顺,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朗读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有利于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更重要的是教师尽了教师应尽的责任——教师的行为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
二、教师范读,学生听——匡定思维
现象:新课伊始,不是师生“同堂共读”课文,而是教师绘声绘色地范读课文,学生认真仔细地听,然后学生再模仿教师读,这种现象我们并不陌生。
追问:新课伊始,教师就开始范读,这个时候的范读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在学生还没有和文本进行充分对话时,教师就给朗读课文定下了基调,学生在朗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就无法暴露了?在学生对文本还没有任何感悟时,教师就示范着怎么读课文,学生的个性化感悟不就被扼杀了?学生学着教师朗读时的基调朗读课文,只是对教师对文本理解与感悟的复制,学生的思维被教师的范读匡定了,怎么会有创新的火花出现?长时间下去,学生的个性也就消失了,“千人一面”的现象自然会产生。
一点通:教师的范读不是不要,而是十分必要;不是新课伊始就范读,而是要在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后把握好时机再范读。学生朗读不到位的情况下,教师要范读;课文的重点片段学生理解不透时,教师要范读;较长的句子学生无法读通、读顺时,教师要范读;在文本的情感升华处,学生无法用读来表达感情时,教师要范读;学生对文本内容产生独特体验而又发生争议的情况下,教师要范读,这时学生才能从教师的范读中获取与文本价值取向不相矛盾的信息,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示范其实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引导。它不仅能让学生一下子把握住朗读的情感基调,找准朗读的感觉,而且能把学生带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可以说是好处多多。但一句话,教师的范读,应该是在学生处于“愤、悱”时进行,否则,教师的范读就会像一把双刃剑一样,伤害学生。
总之,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读”的时机的把握至关重要。只要教师能够睿智地把握好时机,教师的“读”就能创造出新的课堂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