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的板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但这些精斟细酌的板书内容,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呢?对于这一问题重视、关心的人并不很多。总认为板书内容在课前设计好了,课堂上由教者依据讲授的过程有步骤地出示就行了。其实,在实际教学中还有不少具体的问题需要我们正确地对待,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完美的设计就不会收到完美的效果。笔者列举其中四点,分陈自己的见解。
其一、板书内容在课前写还是堂内写?有些老师怕影响课堂教学时间或为了应付领导、同行听课,课前自己动手或请人代劳,把板书内容全部写地卡片上、色纸上,课堂上或挂、或插、或贴,粉笔不拈手。这样做虽然省事,再或掩盖了个别老师当堂板书的教育功能。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老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画的规范书写,学生自然也会效仿,这对提高学生书写质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是十分有益的。另外,老师当着学生的面书写一手流利潇洒、漂亮规范的粉笔字,学生定然会对你增加几分敬意。因此,语文老师要练好粉笔字,板书内容应该尽量当堂书写。
其二、板书内容在大黑板上写还是在小黑板上写?一个完整的板书往往是为全篇课文而设计的,而一篇课文的教学又需要几个课时才能完成。每一个课时只需要在黑板上书写板书内容的一部分,到了最后一个课时才能形成全篇课文教学的完整板书。实际教学中,语文的几个课时又不可能连排在一起,那么黑板上的板书内容就不可能保留,第一课时板的内容到了第二课时还要重新板书,到了第三课时,又要把第一、二课时板的内容再板出。如果遇到板书内容比较多,或设计较复杂的,就会耽误课堂教学的时间了。因此,我认为,遇到这种情况,就可以在小黑板上板书,第一教时上完了,把小黑板带进办公室,把已经板书的内容留着,到下一堂语文课带来再用,这样逐堂添加、完善,既不影响课堂教学时间,又保证了全篇课文教学板书的完整性。
其三、板书内容由老师一人写还是师生共同完成?现在的板书设计权是老师的,课堂上的板书书写权也由老师占着,这个传统的做法应该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必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课堂板书应该大胆引导学生参与。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讨论、概括板书内容,学生概括的内容可能与老师课前考虑的相一致,也可能不够一致,对概括词句选用不够一致,但符合课文内容的,应该尽量采用学生的。这些内容可以由老师在黑板上板出,也可以由学生到黑板上写,但必须由老师引路、点拨。可以采取老师先写、学生后写,老师先写,学生补写的办法。师生共同完成板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果会明显提高。
其四、板书内容是由“分”到“整”好还是由“整”到“分”好?帮助学生总结概括学习内容,理清学习过程,理顺行文思路,建立对课文的整体印象,这是课堂板书的主要目的。小学阅读教学一般都是循着“整体--部分--整体”的步骤进行而实际教学中的板书并不能与此同步,而是从“部分”开始到“整体”结束,我想,课前老师可以把设计好的板书,写在小黑板上,制在灯片上,在学生“整体入手”、“初读识篇”时,挂出来,或用灯片打出来,对他们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以及作者的行文思路,做一个提示,然后再依“部分”到“整体”的教学思路逐步完善板书。这样“首尾照应”学生会准确地把握板书内容、教学内容。另外,学生还会从开头的整体板书提示中了解老师教学该课的基本步骤,从而积极主动地与老师密切配合,上好每一节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