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成语 > 正文 返回 打印

对下列加粗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寒暄(太阳的温暖)/形骸(身体)/收敛(收拢聚集)B.蹙缩(紧迫)/间或一轮(偶尔)/歆享(喜爱、羡慕)C.沸反盈天(满)/窈陷(幽远)/安逸(安闲)D.鄙薄-高一语文

[db:作者]  2018-12-25 00:00:00  互联网

题文

对下列加粗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寒(太阳的温暖)/形(身体)/收(收拢聚集)
B.蹙缩(紧迫)/间或一轮(偶尔)/歆享(喜爱、羡慕)
C.沸反天(满)/陷(幽远)/安逸(安闲)
D.薄(轻蔑)/罪(抵作)/不相识(向来)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答案

B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对下列加粗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寒暄(太阳的温暖)/形骸(身体..”主要考查你对  成语,辨析解释字义、词义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成语辨析解释字义、词义

考点名称:成语

  • 成语定义: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1)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
    (2)成语一直是高考字形考察的重点之一,平时应加强对成语的书写记忆和成语意思的理解。

  • 成语来源:

    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习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个字。例如“快刀斩乱麻”、“九牛二虎之力”、“驴唇不对马嘴”、“前怕狼,后怕虎”,这是常说的习用语;“百闻不如一见”、“真金不怕火炼”、“有志者事竟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是一些经验之谈,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属于谚语一类。成语跟习用语、谚语是不一样的。

    格式特点:

    不是四字的较少,还有三字成语,五字成语,六字成语等,一直到十三字,如“五十步笑百步”、“欲速则不达”、“醉翁之意不在酒”。成语一般所以用四个字,这与汉语本身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有关系。

    成语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1、结构固定性成语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随意更变或增减语素。
    例如“唇亡齿寒”,不能改为“唇亡牙冷”、“唇亡牙寒”、“唇无牙冷”;“胸无点墨”,也不能增加成“胸中无有一点墨”。此外成语里的语序也有固定性,不能随意更改。例如“来龙去脉”不能改为“去脉来龙”;“汗马功劳”不能改为为“功劳汗马”。

    2、意义整体性成语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它的意义往往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
    如“狐假虎威”,表面意义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实际含义是“倚仗别人的权势去欺压人”;
    “兔死狗烹”,表面意义是“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实际含义是“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废寝忘食”,表面意义是“不顾睡觉,忘记吃饭”,实际含义是“极为专心努力”等等。

    3、语法功能的多样性从汉语语法的角度来看,汉语成语在句子里相当于一个短语。
    因为短语在一个句子中能充当不同的成分,所以成语的语法功能也具有多样性。汉语成语形式多样,如上文所说的有四字成语、五字成语、六字成语、七字成语、八字成语等等,其中四字成语是汉语成语的主要形式。所以这里对成语语法功能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四字成语充当句法成分的分析。

  • 语法结构:

    主谓式成语:名副其实、盛气凌人、杞人忧天、胸有成竹、愚公移山、万象更新;
    动宾式成语:好为人师、莫名其妙、视为畏途;联合主谓式成语:天翻地覆、水落石出、手舞足蹈、草长莺飞、莺歌燕舞;
    联合动宾式成语:知己知彼、养精蓄锐、防微杜渐、发号施令、批郤导窽、焚膏继晷、提心吊胆、破釜沉舟、指桑骂槐、买椟还珠;
    联合名词式成语:粗心大意、南辕北辙、镜花水月;
    联合动词式成语:突飞猛进、勇往直前;
    动补式成语:逍遥法外、问道于盲;青出于蓝、爱不释手、心乱如麻、重于泰山;
    兼语式成语:以邻为壑、令人生畏、请君入瓮、化险为夷;
    并列式成语:千山万水、画蛇添足、喜怒哀乐、吹拉弹唱、琴棋书画;
    偏正式成语:倾盆大雨、窈窕淑女(中间可加“的”字)。
    承接式成语:见异思迁;
    先斩后奏因果式成语:水滴石穿、水落石出成语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上面只是简单举例的性质。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它的本身就有不少比喻和对比以及加重的措辞方法。如“阳奉阴违”、“外强中干”、“五光十色”、“一知半解”、“七嘴八舌”、“患得患失”、“不寒而栗”等各有妙用。

    因为成语有多种意义,所以文学家对成语的运用都非常注意。

  • 易错成语列举:

    使用成语有时会错用同音字或近义词。这类错误出现频率非常高,所以,使用成语时要特别注意用字正确。下面列举的成语,括号内的字是别字,括号后的字是正字。
    1、﹙暗﹚黯然失色黯然,阴暗的样子。”,形容相比之下暗淡无光,大为逊色的样子。
    2、按﹙步﹚部就班部,门类;班,次序。”,指按其分类,就其次序,比喻学习要循序渐进,做事要遵循规章。
    3、﹙安﹚按兵不动指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时机,也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按,压住、搁下。
    4、暴﹙珍﹚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殄,灭绝;天物,自然界的宝贵生物。
    5、别出﹙新﹚心裁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
    6、﹙毕﹚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意指驾着柴车,穿着破旧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艰辛。
    7、变本加﹙利﹚厉厉,通砺,在这句成语里当”讲。
    8、病入膏﹙盲﹚肓病到了无可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膏肓,中医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认为此二者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9、不可﹙明﹚名状名,说出;状,形容、描述。”,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10、不﹙加﹚假思索假,假借、依靠。”,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
    11、不﹙茅﹚毛之地。
    12、不﹙径﹚胫而走胫,小腿。
    13、不落﹙巢﹚窠臼窠、巢同义,但,含义是、老套子”。
    14、﹙苍﹚沧海桑田沧海,蓝色的海洋。”,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15、重蹈﹙复﹚覆辙不吸取失败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覆辙,翻过来的老路。
    16、出奇﹙致﹚制胜制,取得。”,取胜。
    17、﹙穿﹚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川,河流。
    18、发﹙奋﹚愤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进取,谋求强盛。发愤:决心努力。
    19、飞扬﹙拔﹚跋扈意气举动超越常轨,不受约束。跋扈,蛮横
    20、分道扬﹙镖﹚镳镳,马嚼子。”。”,比喻志趣不同而分路。
    21、纷至﹙踏﹚沓来连续不断的到来,纷纷到来。沓,多而重复。
    22、甘之如﹙怡﹚饴感到像糖一样甜,表示甘愿承受艰苦、痛苦。饴,饴糖。
    23、各行其﹙事﹚是是,正确的。”,自以为正确的。所以,这句成语含有贬义。
    24、攻城﹙掠﹚略地掠、略二字都有,但夺取的对象不同:掠,夺取人、财、地;略,夺取土地。
    25、﹙固﹚故步自封故步,取自,本义为”,在这句成语里比喻成规旧套。,盲目自得。
    26、骨﹙梗﹚鲠在喉鲠,鱼刺。”,比喻有话憋在心里不吐不快。
    27、﹙鼓﹚蛊惑人心迷惑、毒害人心。蛊,毒虫,用来放在食物里害人。
    28、鬼﹙域﹚蜮伎俩蜮,传说中在水里害人的怪物。
    30、好高﹙鹜﹚骛远骛,纵横奔驰,引申为“追求”。鹜,鸭子,无“追求”义。比喻不切实际,不踏实。
    31、和﹙霭﹚蔼可亲态度温和,容易接近。蔼,和气、态度好。
    32、怙恶不﹙俊﹚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悛,悔改。
    33、﹙煌煌﹚皇皇巨著皇皇,形容盛大。“皇皇巨著”,形容著作浩大。
    34、既往不﹙究﹚咎咎,本义为、罪过”,引申为”。”即不责备。
    35、﹙及及﹚岌岌可危岌岌,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36、竭泽而﹙鱼﹚渔渔,捕鱼。”,比喻一味索取而不留余地。
    37、﹙禁﹚噤若寒蝉噤,闭口不言。寒蝉,秋后的蝉,寒蝉是不叫的。这句成语用,形容不敢作声。
    38、金﹙璧﹚碧辉煌”,是国画的两种颜料:金黄色的泥金和翠绿色的石绿。用它们画出来的画,鲜亮耀眼。
    39、精兵﹙减﹚简政”,而是去掉不必要的,留下必要的,从而使机构精干,人员素质更高。
    40、苦心孤﹙旨﹚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诣,到。
    41、烩﹙灸﹚脍炙人口脍,切得很薄的肉片;炙,烤肉。”,比喻优美的诗文或美好的事物得到人们交口称赞。
    42、老奸巨﹙滑﹚猾形容十分奸诈狡猾。猾,狡猾
    43、﹙厉﹚励精图治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励,振奋。
    44、礼﹙上﹚尚往来尚,崇尚,讲究。”,指礼节上注重有来有往。
    45、﹙廖廖﹚寥寥无几形容非常少。寥寥,稀少。
    46、鳞次﹙节﹚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整齐地排列。栉,梳篦。
    47、伶牙﹙利﹚俐齿伶俐,聪明灵活。”,形容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48、流言﹙非﹚蜚语蜚,同”。流言、飞语,均指毫无根据的话。。
    49、﹙留﹚流芳百世美名流传百世。流芳,流传美名。
    50、毛骨﹙耸﹚悚然悚,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
    51、美﹙仑﹚轮美奂轮,轮囷,古代的圆形谷仓,形容高大的样子。奂,众多。”,形容建筑物的高大宏丽,其他用法要慎重。
    52、﹙迷﹚弥天大谎弥天,满天,形容”。
    53、﹙糜糜﹚靡靡之音低级趣味的音乐。靡靡,颓废淫荡。
    54、﹙棉﹚绵里藏针形容柔中有刚,或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绵,丝绵。
    55、明火执﹙杖﹚仗仗,兵器。”,指点燃火炬,手拿武器,比喻强盗行为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
    56、名﹙符﹚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
    57、名贯九﹙洲﹚州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所以。大禹时代的”,即华夏大地。
    58、﹙默﹚墨守﹙陈﹚成规墨守,墨翟之守,说的是墨子与公输般较量攻守的故事,本义为”,后来演变成”。成规,久已通行的规则或方法。”,比喻因循守旧不知变通。

考点名称:辨析解释字义、词义

  • 辨析解释字义、词义:

    词义:是词的内容,是主观主体对客观事物现象的反映,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各种特点的认识。
    字义:通俗的说是指字的意义、含义。
    辨析是对意思相近的词或字的用法的区分。关键还是要掌握字、词的基本用法。

  • 常考的辨析词组:

    1、
    01、黯然、暗然、岸然:”,指”,也用来指,情绪低落的样子”。、黑暗。”。
    02、爱护、爱戴:适应对象不同,前者上(长辈)对下辈,后者下(幼)辈对上(长辈)。
    03、安详、慈祥、祥和:、从容稳重。,如、祥端、发祥”。。。注意、慈祥、祥和。
    04、安静、宁静: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
    05、安置、安排:前者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后者指有条理,有先后的处理。

    2、
    01、必须、必需:都含有“必要”的意思。“必须”是副词,有强调语气作用,多作状语。
    (1)表示一定要,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后面带动词或带形容词,有时还可以用在分句前面;
    (2)加强命令语气;
    (3)、不须、不必”。,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凡是”。
    02、表率、表帅:,指”。其中、模范”,、楷模”。。在古代汉语中,,有。”,在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中,用同,表示”。现在一般不用这个词。因、表率,,故人们常将”。
    03、报道、报导:这是一对等义词。都指:1、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2、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
    04、暴发、爆发: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爆发”的使用范围比“暴发”宽。
    暴发:
    (1)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
    (2)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
    爆发:
    (1)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
    (2)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再如力量、情绪等等。

    05、辩驳、辩论、辩(辨)白、辩解:“辩驳”指提出理由或根据来否定对方的意见;“辩论”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达成共识;“辩白”指说明事实真相,用来消除误会或受到的指责;“辩解”指对受人指责的某种见解或行为加以解释。

    06、辨别、辨认、辨析:“辨别”指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辨认”指根据特点辨别,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辨析”指辨别分析。

    07、表示、显示、显露:“表示”
    (1)事物本身或凭借其他事物显露出某种意义
    (2)用言语行为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显示”明显地表现;“显露”原来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

    08、边疆、边境:前者指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较大;后者指靠近边界的地方,范围较小。(边界:地区与地区的界线,多指国界)

    09、不详、不祥:前者指
    (1)不详细、不清楚;
    (2)不细说。后者指不吉利。

    10、不止、不只:前者是副词,不停止或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句中一般带有表数量的词。后者用于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相当于“不但、不仅”。

    11、报复、抱负:前者指对别人反击。后者指远大的志向。

    12、不齿、不耻:前者指不愿提到。后者指不以之为耻。

    13、不肖、不孝:前者指品行不好(多指子弟)。后者指对父母不敬。

    14、编辑、编撰、编纂:“编辑”主要指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编撰”指编纂、编写。“编纂”指编写(多指资料、篇幅较大的著作)

    15、变换、变幻:前者指事物的一种形式和内容转换成另一种。后者指不规则的改变(多指抽象、概括性事物)。

    16、把戏、伎俩:前者指花招,蒙蔽人的手法。后者指不正当的手段(贬义重)。

    17、颁布、公布:前者指公布(法令条例、大的正规性文件)。后者指(法令、文告、团体的通知)公开发布。

    18、抱怨、报怨:前者指自己不满情绪很大;后者指向别人报仇。

    19、辨(辩)正、辨(辩)证:“辨正”指辨明是非,改正错误;“辨证”指辨析考证。

    20、摈弃、摒弃:二者都是动词,都含有“排除”的意思,多用于书面语。“摈弃”表示抛弃,多用于人和具体事物。“摒弃”表示舍弃、除去,多用于较抽象的事物,较少用于人或具体事物。

  • 一些常见的辨析词语:

    01、沉重、繁重:都有分量重的意思,但,而、任务的数量重。
    02、刹那、霎那:前者形容极短的时间,后者指瞬间。
    03、斥责、叱责:都含“用严厉的语言指责别人的错误或罪行”的意思。“斥责”偏重于严辞指责。“叱责”偏重于大声喝叱,强调声音大。
    04、驰马、马驰:从前,有个人骑马到乡下去。路下,马受到惊吓,突然狂奔起来,把行人撞成了重伤。于是伤者的家属向县衙告状。县官要骑马人写答辩状。骑马人在答辩状上写了自己“驰马伤人”。他写完后向一位朋友请教。朋友问清了情况,提笔将“驰马伤人”改为“马驰伤人”。他说:“‘驰马伤人’的主要责任在你,而“马驰伤人”的主要责任却在马不在人。”结果,本应重判的骑马人,却因一处妙改而得到了轻判。“驰马”和“马驰”,只颠倒了一下词序,意思却大不一样。
    05、呈现、浮现: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指具体的事物在眼前显现出来。“呈现”较清楚,持续的时间长,多是直接看到的(不是想象的);呈现多在事物本身,有时在人的眼前;对象多是现实的事物,如颜色、景色、神情、气氛等。“浮现”往往是影影绰绰的,持续的时间较短,多是想象的,有时是直接看到的;浮现多在脑中、眼前、脸上等。对象多是人的形象、印象、往事、表情等。有时可换用,如“脸上呈现(浮现)出喜悦的神情”。
    06、嘲笑、讥笑:都含有,取笑人,只是语意轻重程度不同。,语意比较轻;、挖苦意味的取笑,语意较重。
    07、查看、察看:前者指检查、观察事物存在的情况;后者指为了解情况而细看。
    08、处罚、惩罚:前者词义轻,后者词义重。
    09、沉思、深思、寻思、神思:“沉思”重在思考的精神贯注;“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入;“寻思”重在思考的反复;“神思”指精神、心绪。
    10、才能、才华:前者侧重于做事的能力,后者侧重于在文学艺术方面显露出来的智慧和特长。
    11、篡改、窜改:前者指用作伪的手段对历史、理论、政策等故意改动或曲解;后者是一般意义上的改动。
    12、处世、处事:前者指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后者指指处理事务。
    13、查核、察核:前者指检查核对(帐目);后者指对某事物特性加以利用。
    14、查访、察访:前者指调查打听案情;后者指通过观察访问去进行调查,多公开进行。
    15、草率、轻率:前者指(做事)不认真,敷衍行事;后者(说话做事)随随便便,不经过慎重考虑。
    16、常(成)规、陈规:前者指久已通行的规则(不带贬义);后者指不实用的旧规章。
    17、筹划、筹备:前者指想办法,定计划/筹措(钱粮);后者指为进行工作,举办事业或成立机构等事先准备。
    18、陈设、摆设:前者(动词),指摆设;后者(名词),指供欣赏的艺术品/徒有其表而毫无用处的东西。
    19、传诵、传颂:前者多用于美名;后者多用于事迹。
    20、船、船只:前者表具体的,后者表概括的。
    21、查阅、查验:前者指(把书刊、文件等)找出来阅读有关的部分;后者指检查是否真实。
    22、常、长:“常”有以下几个义项:
    ①一般、普通,如“常识、常事“等;
    ②经常、固定不变的,如”常备不懈、常客、常量等;
    ③常常、时常,如“常来常往、常见面“等。”“常”和“常常”都侧重于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次数多,但“常常”在证据上比“常”要强,而且否定式多用“不常”,极少用“不常常”,例如多说“他不常来”,很少说“他不常常来”。“时常”强调有一些时候常发生,较多用于口语,如“近来他时常发病”。“经常”和“常常”“时常”区别不大,可以通用;但有时指较长时间接连地、比较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强调一贯性,如“由于经常锻炼,他身体棒极了”。这时则多少有点不同。另外,“经常”除作副词外,有时还有形容词意义,如“经常的工作、经常性”等,这跟“常常、时常”的区别就更明显了。“长”本义是“长”,又可指长度;指距离远,如”源远流长、长途跋涉“”等;时间长,如“长夜、长寿”等;再引申一步,可指永远,如“长逝、长眠、长生不老”;还表示长处、擅长,如“特长、一技之长、长于技击”。因为“常”和“长”同音,有时不注意可能混用,如有人把“语重心长”和“长年累月”的“长”误写作“常”。又因为“长”有经常的意思,也有人把“细水长流”误写成“细水常流”。



http://www.00-edu.com/ks/2/3/17/2018-12-25/232521.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