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字文举,河内轵人也。少爱山水,尚嘉遁。年十三,每游山林,弥旬忘反。父母终,服毕,不娶,辞家游名山,历华阴之崖,以观石室之石函。洛阳陷,乃步担入吴兴余杭大辟山中穷谷无人之地,倚木于树,苫覆其上而居焉,亦无壁障。时猛兽为暴,入屋害人,而文独宿十余年,卒无患害。恒著鹿裘葛巾,不饮酒食肉,区种菽麦,采竹叶木实,贸盐以自供。人或酬下价者,亦即与之。后人识文,不复贱酬。食有余谷,辄恤穷匮。人有致遗,取其粗者,示不逆而已。有猛兽杀大麋鹿于庵侧,文以语人,人取卖之,分钱与文。文曰:“我若须此,自当卖之。所以相语,正以不须故也。”闻者皆嗟叹之。猎者时往寄宿,文夜为担水而无倦色。余杭令顾扬与葛洪共造之,而携与俱归。扬以文山行或须皮衣,赠以韦袴褶一具,文不纳,辞归山中,扬追遣使者置衣室中而去,文亦无言,韦衣乃至烂于户内,竟不服用。 王导闻其名,遣人迎之,文不肯就船车,荷担徒行。既至,导置之西园,园中果木成林,又有鸟兽麋鹿,因以居文焉。于是朝士咸共观之,文颓然箕踞,傍若无人。温峤尝问文曰:“人皆有六亲相娱,先生弃之何乐?”文曰:“本行学道,不谓遭世乱,欲归无路,是以来也。”又问曰:“饥而思食,壮而思室,自然之性,先生安独无情乎?”文曰:“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又问曰:“先生独处穷山,若疾病遭命,则为乌鸟所食,顾不酷乎?”文曰:“藏埋者亦为蝼蚁所食,复何异乎!”又问曰:“猛兽害人,人之所畏,而先生独不畏邪?”文曰:“人无害兽之心,则兽亦不害人。”又问曰:“苟世不宁,身不得安。今将用先生以济时,若何?”文曰:“山草之人,安能佐世!”导尝众客共集,丝竹并奏,试使呼之。文瞪眸不转,跨蹑华堂如行林野。居导园七年,未尝出入。一旦忽求还山,导不听。后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临安令万宠迎置县中。及苏峻反,破余杭,而临安独全,人皆异之,以为知机。(选自《晋书卷九十四 隐逸》)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采竹叶木实,贸盐以自供——贸:购买 B.食有余谷,辄恤穷匮——恤:救济 C.取其粗者,示不逆而已——逆:违背,拂人意 D.余杭令顾扬与葛洪共造之——造:拜访 2.以下各组句子,全都表明郭文“爱山水,尚自然”的一组是 |
[ ] |
①倚木于树,苫覆其上而居焉 |
②年十三,每游山林,弥旬忘反 |
③园中果木成林,又有鸟兽麋鹿,因以居文焉 |
④韦衣乃至烂于户内,竟不服用 |
⑤山草之人,安能佐世 |
⑥后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 |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①②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郭文自幼喜欢游山玩水,到山林中去游玩,10多天也不回家。后来父母死了,他 守孝完了以后,也不想成家立业,干脆离别家乡,到名山大川游历。 B.郭文搭建简陋的草棚作为栖身之所,当时山中猛兽肆虐,而郭文独宿山中十余年 竟安然无恙。打猎的人经常到他那儿寄宿,并在夜里为他挑水,毫无厌倦之色。 C.王导听说郭文的名声大,派人请他出山。郭文不肯坐船乘车,自己挑了担子徒步 行走。朝中官员都来看望郭文,郭文却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视若无人。 D.郭文在王导的园子里住了七年,一直不曾出园。有一天他提出要求回归山林,王 导不答应。后来郭文寻了个机会逃出,欲继续过与猛兽为友的日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生独处穷山,若疾病遭命,则为乌鸟所食,顾不酷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苏峻反,破余杭,而临安独全,人皆异之,以为知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