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上欲封爵诸舅,太后不听。会大旱,言事者以为不封外戚之故。太后诏曰:“凡言事者,皆欲媚朕以要福耳。吾不才,夙夜累息,常恐亏先后之法,有毛发之罪吾不释,言之不舍昼夜,而亲属犯之不止,治丧起坟,又不时觉,是吾言之不立而耳目之塞也。吾为天下母,而身服大练,食不求甘,左右但著帛布,无香蕃之饰者,欲身率下也。以为外亲见之,当伤心自敕;但笑言‘太后素好俭’。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仓头衣绿耩(褠,音gōu直袖的单衣),领袖正白,顾视御者,不及远矣。故不加谴怒,但绝岁用而已,冀以默愧其心,犹懈怠无忧国忘家之虑。知臣莫若君,况亲属乎!吾岂可上负先帝之旨,下亏先人之德,重袭西京败亡之祸哉!”固不许。帝省诏悲叹,复重请曰:“汉兴,舅氏之封侯,犹皇子之为王也。太后诚存谦虚,奈何令臣独不加恩三舅乎!”太后报曰:“吾反复念之,思令两善,岂徒欲获谦让之名而使帝受不外施之嫌哉!常观富贵之家,禄位重叠,犹再实之木,其根必伤。且人所以愿封侯者,欲上奉祭祀,下求温饱耳。今祭祀则受太官之赐,衣食则蒙御府馀资,斯岂不可足,而必当得一县乎!吾计之孰矣,勿有疑也。夫至孝之行,安亲为上。今数遭变异谷价数倍忧惶昼夜不安坐卧而欲先营外家之封违慈母之拳拳乎!”上乃止。 太后尝诏三辅,诸马婚亲有属托郡县、干乱吏治者,以法闻。其外亲有谦素义行者,辄假借温言,赏以财位;如有纤介,则先见严格之色,然后加谴。其美车服、不尊法度者,便绝属籍,遣归田里。广平、巨鹿、乐成王、车骑朴素,无金银之饰,帝以白太后,即赐钱各五百万。于是内外从化,被服如一;诸家惶恐,倍于永平时。(节选自《资治通鉴》第四十六,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常恐亏先后之法——亏:损害 B.欲身率下也——率:约束 C.吾计之孰矣,勿有疑也——孰:通“熟”,仔细 D.其美车服、不尊法度者——美:使……变得很美 2.下列各组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
A.皆欲媚朕以要福耳——木欣欣以向荣 B.且人所以愿封侯者——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C.其美车服、不尊法度者——则或咎其欲出者 D.诸家惶恐,倍于永平时——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3.对文章中加粗的文字断句准确的一项是 |
[ ] |
A.今数遭变异/谷价数倍/忧惶/昼夜不安坐卧/而欲先营外家之封/违慈母之拳拳乎 B.今数遭变异/谷价数倍/忧惶昼夜/不安坐卧/而欲先营外家之封/违慈母之拳拳乎 C.今数遭变异/谷价数倍/忧惶昼夜/不安坐卧/而欲先营/外家之封违/慈母之拳拳乎 D.今数遭变异/谷价数倍忧惶/昼夜不安坐卧/而欲先营外家之封违/慈母之拳拳乎 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皇帝想给自己的几个舅舅封爵位,太后却不答应。于是,皇帝让言事者借口不封外戚造成了天下大旱,谁知却被太后识破了。 B.马太后不但自己生活朴素,对身边的人要求很严,见到问起居的外戚随从很多;看到外戚家的仆人穿戴比自己身边的人还好,很不满意。 C.马太后认为,外戚家无论是祭祀所需还是平时生活用度,朝廷都已经有了很多赏赐,不必再封爵位。何况当时天下灾害多,谷价高。劝皇帝以天下为重,使皇帝放弃了封舅舅爵位的念头。 D.皇帝看到广平、巨鹿、乐成诸王都很简朴,就告诉了太后,太后对这几个王进行奖励。马太后崇尚节俭,对当时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是吾言之不立而耳目之塞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不加谴怒,但绝岁用而已,冀以默愧其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马婚亲有属托郡县、于乱吏治者,以法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