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文言文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邴原十一岁而丧父,家贫,早孤。邻有书舍,原过其旁而泣。师问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一则羡其-高一语文

[db:作者]  2019-01-15 00:00:00  互联网

题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邴原十一岁而丧父,家贫,早孤。邻有书舍,原过其旁而泣。师问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曰:“欲书可耳!”答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我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自在童龀之中,嶷然有异。及长,金玉其行。欲远游学,诣安丘孙崧。崧辞曰:“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原答曰:“然。”崧曰:“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钧深致远,诚学者之师徒也。君乃舍之,蹑屣千里,所谓以郑为东家丘者也。君似不知而日然者,何?”原曰:“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迭仆之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故乃有登山而采玉者,有入海而采珠者,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君谓仆以郑为东家丘,君以仆为西家愚夫邪?”崧辞谢焉。又曰:“兖、豫之士,吾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原重其意,难辞之,持书而别。原心以为求师启学,志高者通,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书何为哉?乃藏书于家而行。(《三国志》卷十一注)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师亦原之言而为之泣——哀:悲伤
B.崧日——辞:推托
C.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见识
D.君舍之——乃:就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部分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A.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
B.心中恻然而为涕零
C.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
D.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原过其旁泣/子路拱
B.一则羡不孤/秦贪,负
C.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深,人海者不知山之高哉/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陋也
D.当书相分/斧斤时入山林
4.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师)于是遂就书。
B.(师)金玉其行。
C.君似不知(郑君)而曰然者。
D.(原)又曰:“兖、豫之士,吾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邴原童年丧父,家境贫寒,因而时常感伤哭泣。
B.邴原舍郑君而求学于孙崧,是因为孙崧的学问更大。
C.邴原认为孙崧如“登山者不知海之深”一样误解了自己。
D.邴原把书藏在家里不读,是因为他对求学有更深的认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1.B
2.A
3.C
4.C
5.D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邴原十一岁而丧父,家贫,早孤。..”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古今异义,文言句式,一词多义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古今异义文言句式一词多义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

    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
    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
    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文言文阅读方法:

    一、快速浏览

    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二、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
    学生应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
    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三、结合注释

    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
    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遇到个别疑难词句像“绊脚石”一样横在途中,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认真推敲,可用猜想的方法来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四、“对症下药”

    解答问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
    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
    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
    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内容理解题。
    一般来说,作者通过短小的文言语段,记叙一件事,表达一个中心或一种哲理。所以我们了解了全文的内容后,还要进一步思考作者蕴藏在文章里的写作意图。有时作者将主旨蕴藏在叙事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就要思考事件的含意;有时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时发表议论,直抒胸臆,以此来揭示文章的中心,我们也要倍加注意。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者将自己的写作意图蕴藏在叙事和写景中,直到文尾,才卒章显旨,赞颂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旷达胸襟,勉励自己和朋友以天下为己任,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  

考点名称:文言实词

  • 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和现代文里的实词是一样的,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

    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

  •  

  •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一、大纲要求:

    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常见”指出了考查范围,即教材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实词;
    “文中”是给出确定实词含义的具体语境;
    “理解”“含义”则说明高考既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但又不是对原来知识的照搬和死记,而是借助具体语境,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部分知识点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同形异义等。

    二、常见题型

    在文言文阅读中常作为第一题进行考查。考试题型主要有下列两种。
    题型一:给出四个文中词语的解释,选出错误的一项。这是最常见的题型。
    题型二:从试卷上的文段中选出四个词语,再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出四个相同的词语,不给出解释,让考生自己比较它们意义或用法的不同。

    三、注意几种情况:

    1.注意词的古今义文言实词,有的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
    这两类词都可以不去管它,重点应放在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上。如:
    “食已与与如也”的“已”今作“已经”,这里是“罢”“完”的意思;
    如“偷”,古义有苟且、马虎、刻薄等意,今为偷窃。理解时不能不辨古今差别而随便地以今义释古义。

    2.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汉语以双音词居多。
     不要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判白话文中的双音词,如“妻子”、“地方”、“指示”等。

    3.注意通假现象古代汉语常有通假字
    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能“才”,“禽”通“擒”,“卒”通“猝”;
    二是形近通假,如“说”能“悦”,“谕”通“喻“。因此,理解时不要误把通假字作为本字。如“以身徇国”,“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通“殉”,看不出来,就会解错。

    4.注意偏义复词现象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只作陪衬。
    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这三句中,“作息”只有“作”的意义,“公姥”只有“姥”的意义,“父兄”只有“兄”的意义。如果不解依据上下文看出它们是“偏义”,就会理解错误。

    5.要注意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在文言中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应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
    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中的“举”是“全”的意思(与“独”相对);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中的“举”,根据前后文,应解释“攻取”。

  • 推断实词意义的方法:

    1.利用音形的分析来推导
    如觐,从“见”旁可以推出“拜见”;“造”解为“到”、“去”。

    2.利用语法结构推导
    例: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解先入关破泰,“意”作动词,后面带有宾词语,应解释为“料想”。

    3.利用联想的方法推导,平时我们学过不少文言文和成语,在解题时,利用学过的知识并迁移过来,也是不难解决的。
    例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不速之客)。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

    4.利用组词来推导,文言文词语都是单音节的,现代汉语是双音节的。将单音节的文言词语,作为语素组成双音节的现代汉语词组,然后根据实际去选择一个最恰当的。

    5.根据前后述说的内容作推断。

考点名称:文言虚词

  • 文言虚词:

    主要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兼词几类。与实词相比,虚词数量少得多,但使用频率却很高。主要的虚词有:
    之、乎、者、也、而、然、矣、焉、哉、虽、以、其、为、则、乃、故、于。

    (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
    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虚词种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代词七类。

  • 一些常考的虚词:


    (1)连词,表假设,如果。
    (2)指示代词,此,这个。
    (3)副词,表推测,好像。
    (4)第二人称代词,你。
    (5)连词,相当于:“或”。
    (6)和“夫”连用,构成复音虚词。句首语气词,用在一段或一层意思开头,表示转换,有“在说”“至于”的意思。
    (7)连词,表示另提一件事,相当于“至于”。


    (1)助词,用在判断句主语的后边,起提顿作用,不译。
    (2)助词,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称上文所说的人、事、物,译为”的人”“的事” “的东西”。
    (3)助词,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气助词作用,不译。
    (4)助词,放在数词之后,可译为“……方面”“……样东西”“个”“样”之类。
    (5)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而”是古代汉语使用很频繁的一个虚词,常用作连词,有时也做代词、助词。“而”作为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可表示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修饰关系等。
    第一,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第二,表承接关系,在意思上往往是一种顺接,前后语意相承,但不是并列的,也不是转折的意思,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第三,表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并且”或不译。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第四,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可是”“却”。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第五,表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例子: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 推敲常见文言虚词的含义:

    (1)文本迁移法
    这一方法需要学习好所学的文言文,能在适合的时候迁移。

    (2)事理检验法
    通过常识或所学知识推断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若不能切合常理和事理,就要考虑是否有通假现象。

    (3)语境推断法
    看虚词在文言文中是否符合上下文,切合语境,常见的是虚词的褒贬异议。

    (4)语法推断法
    借助语法知识分析特殊虚词的含义。

    (5)互文见义法
    同义对应和反义对应结构句式相同,可利用上下文的对照来推断。

    (6)成语推断法
    我们可以在所知道的成语中推断出文言文中虚词的含义,看迁入是否顺畅。

考点名称:古今异义

  • 古今异义:

    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如:“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去”,古义是“离开”,后来演变为“到某地去”。还有一些字原本是古今异义,但不一定都是:“臭”在古文中原指“香”,但“朱门酒肉臭”此诗句中还是臭的意思。这类词语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加以注意。词汇的发展,体现在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今变化。 

  • 古今词义的差别:

    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
    ①词义扩大
    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中的“江”“河”与“淮”“汉”并列,指“长江”和“黄河”。“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
    ②词义缩小
    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
    ③词义转移
    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
    ④感情色彩变化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
    ⑤名称说法改变
    如,文言中某些事物的称呼,在现代汉语中已换成另一种说法。只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或固定短语中还保留着。如成语“目不识丁”现在已改用“眼睛”一词;“寡不敌众”中的“寡”现在已改用“少”字。
    ⑥词义弱化
    如,“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
    ⑦词义强化
    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除此之外还有:古褒今贬、古贬今褒、名称说法改变

  • 常考古今异义词:

    1.亲戚
    今义:旁系亲属;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妻子
    今义:爱人(女方);古义:妻子和子女。例如: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3.中国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义:中原地区。例如:或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
    4.非常
    今义:很、大(副词);古义:意外事故(名词);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鸿门宴》)
    5.所以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古义:
    ①缘故(名词)。例如:余即所以(《狱中杂记》)
    ②表原因的虚词。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用来,靠它来。例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6.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例如: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7.无论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古义:更不必说。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8.用心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古义: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9.稍稍
    今义:稍微;古义:渐渐地、慢慢地。例如: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
    10.更衣
    今义:换衣服;古义:上厕所。例如: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11.无日
    今义:不知还有多少时候服久;古义:不久。例如: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赤壁之战》)
    12.殷勤
    今义:热闹,周到;古义:关切、问侯。例如:肃奉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战》)
    13.唧唧
    今义:低声交谈,也可指虫的叫声;古义:①织布机声。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②叹息声。我闻琵琶又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琵琶行》)
    14.豪杰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古义:①有声望、地位的人。例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起义》) ②英雄人物。例如:山东豪杰遂并起…《陈涉起义》)
    15.何着
    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古义:哪怕,怕什么;怎怕。例如:而山不加增,何若而不平!(《愚公移山》)
    16.肉食
    今义:肉类食物;古义:指享受优裕的大官。例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17.鱼肉
    今义:鱼的肉古义:鱼和肉,意为被欺凌的对象(名词)。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18.卑鄙
    今义:品质恶劣;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指为人粗野。常用作谦词(《出师表》)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出,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19.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古义:不超过。例如: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赤壁之战》)
    20.其实
    今义:实际上(副词)古义:
    ①它的果实。例如: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②那实际情况。例如: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李固与黄琼忆》)
    21.春秋
    今义:①春季、秋季;②时代名称;
    古义:①年龄。例如:天子春秋鼎盛。(《治安策》) ②一年。例如:蝼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③书名。例如:孔子成春秋而知臣赋予惧。(《轩子·藤文公》)
    22.垄断
    今义:把持独占;古义:山川阻隔。例如: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愚公移山》)
    23.美人
    今义:美貌女子;古义:歌伎、宫妃。例如: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24.左右
    今义:①大致范围(方位词);②控制(动词);古义:侍卫人员。例如:王顾左右而言它。(《孟子》)
    25.结束
    今义:事情做完,一个过程的完结。古义:整装。例如:婉贞于是集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
    26.约束
    今义:限制;古义:盟约。例如:秦自缨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7.大风
    今义:大的风;古义:麻疯病。例如: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
    28.一切
    今义:所有的;古义:一律、一概、任何。例如: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梦溪笔谈》)
    29.宣言
    今义:表示政见的公告;古义:公开扬言。例如:宣言日:“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30.烈士
    今义:为革命而牺牲的人。古义:烈,有节操有抱负;士,一般指男子。例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31.牺牲
    今义:为正义而死;古义:用作祭礼的牲畜。例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判论战》)
    32.交通
    今义:来往和运输;古义:①交结。例如:因其富厚,交通王侯。(《论贵粟疏》) ②互相通连。例如: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33.扶老
    今义:扶着老人;古义:拐杖。例如:策扶老以流憩。(《归去来辞》)
    34.秋天
    今义:秋季;古义:秋季的天空。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5.可恨
    今义,令人憎恨;古义:痛惜。例如: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马钧传》) 36.留意今义:当心、注意;古义:考虑。例如:先生可留意矣(《中山狼传》)。
    37.举手
    今义:表赞同,或要求发言时的动作;古义:①动手。例如:先生举手击狼(《中山狼传》) ②告别时的动作。例如: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孔雀东南飞》)
    38.老子
    今义:①父亲;②自我的粗俗称谓。古义:老人。例如:遥望老子杖藜而来。(《中山狼传》)
    39.鞠躬
    今义:行礼;古义:①弯着身子。例如:我鞠躬不敢息(《中山狼传》) ②恭敬地、谨慎地。例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40.小生
    今义:古典戏剧中的一种角色;古义:青年人。例如: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曰奉壹。(《小石潭记》)
    41.虽然
    今义:用于让步复句的关联句;古义:虽,尽管;然,如此,尽管如此或虽说如此。例如:王日:“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必取宋。(《公输》)
    42.一毛
    今义:一角钱;古义:①一根小草;例如: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一根汗毛。例如: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
    43.怠慢
    今义:冷淡、待人不够殷勤;古义:松懈、轻忽。例如: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劝学》)
    44.口舌
    今义:由说话引起的是非、争吵;古义:口和舌,指说明。例如:国事如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
    45.不好
    今义:坏;古义:不美。例如:是女子不好。烦大巫为人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西门豹治邺》)
    46.丈人
    今义:岳父;古义:①老人例如:愿文人一言而生。(《中山狼传》) ②长辈。例如: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47.风流
    今义: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古义:①杰出、英俊。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例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③学问才华,雍容的风度。例如:摇落深知朱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卿。(杜甫《咏怀古迹》)
    48操持
    今义:料理、筹划;古义:拿着。例如: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苏武传》)
    49.开张
    今义:店铺开业;古义:广泛。例如: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50.学者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 古今异义之词义扩大 :

    (1)把ba [古义]动词。握住,端着。 ①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卖炭翁)) 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 [今义]①握住。②把持。③介词,将。④量词。
    (2)股gu [古义]名词。大腿。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 [今义]①大腿。②事物的一部分。③量词。
    (3)竟jing [古义]①动词。完毕,结束。②副词。终于,最后 ①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②或竟成痼疾。(《狱中杂记》) [今义]①完毕。②终于。③居然。④全。
    (4)履 [古义]①动词。践踏,踩。②名词。鞋子。 ①足之所履,(《庖丁解牛》) ②郑人有欲买履者。(《郑人买步履》) [今义]①践踏,踩。。②鞋子。③脚步。④实践。
    (5)再zai [古义]数词。两次,第二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今义]①又一次,再一次,多次。②继续,还有。 (二)词义缩小
    (6)夫fu [古义]①名词,成年男子。②丈夫。③夫子,对老师的称呼。④指从事体力劳动或奴役的人。⑤读fú,文言句首发语词、句中助词和句末语气助词。⑥读fú ,指示代词,这那种等。 ①一夫不耕,或受之饥。(《论积贮疏》) ②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口技》) ③夫子何命焉为?(《公输》) ④渔夫、夫役 ③今若焉,悲夫。(《黔之驴》) ⑥是叶公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叶公好龙》) [今义]丈夫。
    (7)购gou [古义〕①动词。悬赏。②动词。购买。 ①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 ②于购三百盆皆病者。《病梅馆记》 [今义]指购买物品。
    (8)或huo [古义]①不定代词,有人,有的。②副词,也许。③有时,间或。 ①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③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今义]①选择连词,或者。②副词,也许。
    (9)君jun [古义]名词。①封建帝王,一国之王。②对有地位的人的尊称。③对人的敬称。⑥[君子]指称有才德的人。 ①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原君》) ②今君与廉颇同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④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学》) [今义]对人的敬称。
    (10)劝quan [古义]动词。①鼓励。②劝说。 ①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论贵粟疏>>) ②肃劝权召瑜还。(《赤壁之战》) [今义]规劝
    (11)狱yu [古义]①名词。监牢。②名词。官司。诉讼案 ①狱中成法,质明启钥。(《狱中杂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今义)监牢。 (三)词义转移
    (12)科 [古义]①名词。法律条文。②名词。科举制取士的规格和年分。③动词。征税,判刑,摊派。④戏曲术语,多指元杂剧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搞的舞台提示 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②登科。 ③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促织》) ④卜儿哭上科(《窦娥冤)) 〔今义]①课程或业务的分类。②机关企业分职办事的部门。生物分类的等级之一。
    (13)熙xi [古义]同“嬉”,开玩笑。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宴子使楚》) [今义]光明。熙熙,和乐的样子。
    (14)爷ye [古义]名词。父亲。阿爷无大儿,本兰无长兄。(《木兰诗》) [今义]祖父,常重叠使用。
    (15)窃qie [古义]私下,私意,“我”的谦词。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答司马谏议书》) [今义]偷窃。

    古今异义的双音词释例

    1.中心:今义:①文章的主旨;②主要场合或指挥机构;②事物的重心古义:心里。例如: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叶公好龙》)
    2.中间:今义:当中。古义:中,当中;间,夹杂着。,例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3。束手:今义:没办法。古义:投降。例如:近者奉辞伐罪,族麾南指,刘琼束手。(《赤壁之战》
    4.指示:今义: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古义:指给人看。例如:壁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荫相如列传》)
    5.行为:今义,举动。古义:行,品行;为,做。。例如: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五人墓碑记》)
    6.父兄:今义:父亲和长兄,泛指家长。古义:有时偏指兄。例如: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孔雀东南飞》)
    7.赤子:今义:小孩子。古义: ①百姓。例如:皆我东南赤子膏血也。(《方腊起义》) ②初生婴儿。例如:赤子之心。(《孟子?离篓》)
    8.以为:今义:认为。古义:以,把;为,当做。例如: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9.可以:今义:能够。古义:可,可以,能够;以,凭,。例如: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10.从而:今义:连词。古义,从,跟随;而,而。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之)而师之。(《师说》)
    11.至于:今义:表示另提一事的连词。古义:终于达到。例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12.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古义:刚刚开始。例如:初一交战,操军不利。(《赤壁之战》)
    13.祖父:今义:父亲的父亲。古义:祖辈和父辈。例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
    14.会计:今义:管理财务计算的人。古义:会,聚会;计,商议。例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一会计事。(《陈涉起义》)
    15.不必:今义:用不着;不需要。古义:不一定。例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16.作文:今义:语文中进行的写作训练。古义:写文章。例如: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17.以往:今义:从前。古义:而往……。例如: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18.感激:今义:深深的感谢。古义:感,感动;激,奋激。例如: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19.因:今义:表示结果的连词。古义:趁此。例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0.具体:今义:明确,不抽象,细致。古义:具,具备;体,形体。例如: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21.智力: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古义:智,智谋;力,力量。例如: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
    22.前进:今义:向前行进,思想进步。古义:前,走上前去;进,奉献。例如:相如前进岳,因跪请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23.或者:今义:选择连词或副词。古义:有的人,有些人。例如:或者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封建论》)
    24.即使:今义:表假设性让步关系的连词。古义:即:就,让,叫。例如: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西门豹治邺》)
    25.弟兄:今义:①同辈之间;②[旧时军队称士兵。古义:有时偏指兄。例如: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孔省东南飞》)

考点名称:文言句式

  • 文言句式:

    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
    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
    文言文句式是每年高考语文必考考点之一,也是高中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版块。常见的文言句式有以下几种:

    1、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采用副词“乃”“即”等表示判断。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吾翁即若翁,必”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4)用动词“是”“为”表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动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很少作判断动词,在汉以后作判断动词则多起来,判断动词“是”正是由指示代词“是”发展来的,这是词义的转移。“为”一般也不表示判断,只有极少数句子中,“为”才和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相当。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上面两个句子中的“是”是代词,不表示判断。
    (3)“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上面两个句子中的“是”表示判断。
    (5)“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6)“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上面两个句子中的“为”不表示判断。
    (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前两个“为”表示判断)(《鸿门宴》)
    (8)“故今之墓中全乎为无人也。”(《五人墓碑记》)
    上面两个句子中的“为”表示判断。
    (9)无标志判断句。这种判断句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而是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①“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②“夫鲁,齐晋之唇。”(《左传·哀公八年》)

    2、倒装句: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
    (3)介宾短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3、被动句:所谓被动句,是指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表达方式有两大类型:一是从语义上表示被动;二是借助一些表示背诵的词来表示被动。
    (1)从语义上表示被动即不用任何专门表示被动的词语来表示被动,主语的被动性质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
    ①“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②“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
    ③“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2)借助表示背诵的词来表示被动常见的用表示被动的词来表示被动的句子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用介词“被”表示被动。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③“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随者,贞也。”
    第二种,用“见”“见……于……”(“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与张仪。”(史记·楚世家)
    ③“臣诚恐见欺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三种,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
    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前一个“于”表示被动)(《师说》)
    ②“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第四种,用“为”“为……所……”或“……为所……”表示被动。
    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②“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史记?项羽本纪》)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4.省略句: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①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②承后省(也作蒙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③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④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 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在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例如: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例如: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
    例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
    例如: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考点名称:一词多义

  • 一词多义:

    指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有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由本义引申和假借而形成。
    文言文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几个义项,多则几十个义项。

  • 一词多义: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中是一个义项,在另一个句子里又是一个义项。一般说来,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均有一定的联系。 一词多义是由本义引申、比喻和假借而形成的,因此应该由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

    A.就词的来源说,即该词的最初意义。如“去”的最初意义是“离开”,“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
    B.就词的应用来说,把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如“兵”的常用意义是“士兵”等。 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而来的,同基本义有相似的、相对的或相关联的意义。如“刑”,本义是“刑法”,基本义还包含对犯人的处罚,后来这个意义发展出“惩罚”的意义(皆刑其长吏《陈涉世家》)。 比喻义是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的意义,有的比喻义是从词的本义、基本义产生的。如“窝”的本义、基本义都是“鸟兽昆虫居住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产生出的比喻义,即“坏人居住的地方”。

  • 比较重要的4个“xing”:

    信:
    本义是话语真实。
    (1)形容词。意为“诚实”“忠诚”“守信”。如:A.信臣精卒。(《过秦论》)B.皆明智而忠信。(《过秦论》)
    (2)动词。意为“相信”。如:A.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B.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屈原列传》,这里“信”可进一步引申为“亲近”“宠爱”之意。)
    附虚词用法:用作副词。
    (1)表随便,可译为“随意”“随便”。如:低眉信手续续弹。(《琵琶行》)
    (2)表确凿,可译为“实在”“确实”“的确”等。如:烟波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兴:
    本义是共同把一件东西举起来。
    用作动词:
    (1)兴起,发生。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2)发动。如成语“兴师动众”。又如:怀王大怒,大兴师伐秦。(《屈原列传》)
    (3)兴办,创办,复兴,振兴。如成语“百废待兴”。又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一说“兴”为形容词,意为“兴旺”“兴盛”,在此活用为使动词。)

    行:
    本义是道路,读háng。
    (1)动词。读xíng。
    ①运行。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②行走。如: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③行动,执行,奉行。如成语“行之有效”,又如: A.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B.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行古道:奉行古人求师之道。)
    (2)名词
    ①读xíng,意为“品行”“品德”。如: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B.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②读xíng,一种古诗体,属歌行杂体。如:《琵琶行》
    ③读háng,古代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如:(陈涉)蹑足行伍之间。(《过秦论》)附虚词用法:副词,读xíng,可译为“将要”“即将”。如成语“行将就木”。又如: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行休:即将完结。)

    幸:
    本义是幸运。
    (1)动词
    ①宠爱,宠信。如: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特指皇帝到某处,可译为“驾临”“来到”。如: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③庆幸。如成语“幸灾乐祸”。附虚词用法: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情态,可译为“侥幸”“幸亏”“幸好”。如: A.……则幸得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B.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表尊敬,相当于“希望”,有时不必译出。如: A.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屈原列传》,冀幸:希望。) B.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可不译。)

  • 文言实词集锦

    1、爱
    吴广素爱人(爱护,加惠)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喜爱)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喜欢)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阿》(爱护)而臣衰,窃爱怜之《触》(怜爱)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吝惜)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齐》(吝啬)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邶风?静女》(通“薆”,隐蔽)

    2、安
    君者,知人安民(安抚)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安享,感到舒适)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怎么)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安稳,安定)
    君安与项伯有故(怎么)
    如寡人者,安与知耻《勾》(怎么,哪里)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使……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项王曰:“沛公安在?(哪里)

    3、被
    泽被后世(施及,加于……之上,引申为蒙受)
    被火之后,无处安身(遭受)
    文天祥被执于五坡岭(介词,表被动)
    被发行吟泽畔《屈》(通“披”)
    将军身被坚执锐《陈》(通“披”,穿)
    凝霜被野草(覆盖)操吴戈兮被犀甲(穿)

    4、倍
    每逢佳节倍思亲(加倍)
    倍以结之,则民不倍(背叛背弃)
    愿伯俱言之不敢倍德也《鸿》(违背)

    5、本
    本在冀州之南《愚》(副词,本来)
    墨之道,兼爱为本(根本,基础)
    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活》(量词,册)

    6、鄙
    齐孝公伐我北鄙(边境)
    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报》(平庸,卑微)
    鄙臣不敢以死为戏(自谦,代词)蜀之鄙有二僧《为》(边境)
    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郑伯克段于鄢》(边境)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地位低下)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边境)
    越国以鄙远《烛》(以……为边境)

    7、兵
    可汗大点兵(军队)兵刃既接《寡》(兵器)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军队)
    勒兵,下令军中《信》(军队)

    8、病
    君之病在肠胃(疾病)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担心,忧虑)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病》(患病)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困苦不堪)

    9、察
    徐而察之《石》(细看,观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明察,了解)
    微察公子《信》(观察)人又能以身之察察《屈》(洁白的样子)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陈》(考察,举荐)

    10、朝
    于是入朝见威王《邹》(朝廷)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期年不听朝(朝政)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早晨)
    能谤讥于市朝《邹》(朝廷)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上朝,朝见)

    11、曾
    曾益其所不能《愚》(通“增”增加)
    相逢何必曾相识(曾经)曾不若孀妻弱子《愚》(竟然,简直)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竟然,简直)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信》(竟然,简直)
    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兰》)(竟然)

    12、乘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乘坐)
    可以乘虚直抵其城(趁机)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卫风氓》(登上)

    13、诚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假如,果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啜泣而就也《祭》(假如,果真)
    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也《祭》(确实)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假如,果真)
    可谓智力孤为,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确实)
    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祭》(真诚的心意)

    14、除
    洒扫庭除(台阶)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修治,整理)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承蒙国恩,除臣冼马《陈》(任命官职)

    15、辞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告别,辞别)
    臣等不肖,请辞去《廉》(告别,辞别)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道歉)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屈》(言辞,文辞)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托辞,说辞)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告别)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托词,辩解之辞)
    归去来兮辞(古代一种文体)

    16、从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跟随)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顺从,跟随)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听从)
    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介词,由)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通“纵”缔结盟约)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通“纵”缔结盟约)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介词,由)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使……跟从)

    17、殆
    骊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石》(大概,恐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怠”,懈怠)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几乎,近乎)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危险)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危险)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报》(大概,恐怕)
    农者殆则土地荒(通“怠”,懈怠)

    18、当
    当窗理云鬓(对着,向着)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抵挡,抵御)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抵挡,抵御)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捕》(两者相抵)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过》(方,值)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方,值)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阻挡)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时候)
    吏当广所失亡多(判决,判罪)

    19、道
    会天大雨,道不通《陈》(道路)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取道)
    治世之道(方法)
    背道而妄行(道义)道不同,不相与谋(志向)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说)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说)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道理)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游》(道路)



http://www.00-edu.com/ks/2/3/36/2019-01-15/29022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