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孟子①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①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②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③,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两段文字分别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第1、5章) 孟轲,驺(zōu)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后有驺子之属。 (节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注] ①莫强:没有比它更强的。②比:替,为;一:全,都;洒:洗刷③耨:nòu,锄草。易耨:及时除草。易,疾,速,快。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夺不餍餍:满足。 | B.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悌:孝敬父母。 | C.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务:努力从事。 | D.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序:依次序整理。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 B.①夫谁与王敌 ②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 C.①南辱于楚 ②得复见将军于此 | D.①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 | 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小题3: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部属于孟子的仁政主张的一项是( ) ①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②王亦曰仁义而已矣 ③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 ④故曰:“仁者无敌。” 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 ⑥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小题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反对追求“利”,他认为人们之所以抛弃父母,弑杀君王,正是因为互相争夺利益,而“仁义”则是解决这些弊端的根本。 | B.孟子批评那些不实行“仁政”的君王使老百姓陷于痛苦之中,也直接地批评了梁惠王“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南辱于楚”的根本原因。 | C.孟子的思想主张并未被梁惠王等君王采纳,因为当时各国君王信奉的是“攻伐”之道,而孟子和这些统治阶级是合不来的的,因此退而跟弟子著书立说。 | D.孟子对孔子的学说不但有所继承,而且在此基础上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选文第一、二段所体现的即是这种思想主张。 |
|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试题分析:B.悌:敬爱兄长。 点评:对于实词的理解,要注意联系原文相关内容,可用代入法,在理顺文章大意的时候就将这道实词题解决。每次遇到带点的实词,就将选项中的实词的含义代入,看是否通顺,这样以来,文章看完了,实词题也就解决了。 小题2:试题分析:D.乃:副词,相当于“却”“竟”。A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语气助词,表猜测语气,可以为“吧”。B.与: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和、跟、同”/连词,连接并列成分,相当于“和”。C于:介词,被/介词,在。 点评:一般考这种题都是在四个句子中找出一项不同的,而这道题相当于考查了五个文言句子的理解,加深了一些难度。不过文言虚词就18个,而最常见的又更少,所以类似“而”、“以”、“于”,要让学生们多总结。 小题3:试题分析:C(①说明私利的后果。③说明实行“仁政”的具体措施。⑥说明孟子与弟子著书立说。) 点评:做本题首先要理解“为政有成”的含义,然后能明确各个分句里说的到底是什么。这种题型一般都会设置一些障眼法,有的是张岱的行为,却不能体现他的“为政有成”,有的可能能体现“为政有成”,却是别人的行为。所以做这类题一定要细心。 小题4:试题分析:B(并未直接地批评) 点评:这类题是对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涵盖广泛,要求考生整体把握文意,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高层次要求。题目所给选项特点是差别细微,似是而非,稍不留神就可能致误。做题要诀是严格比照原文,细心辨察正误。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孟子①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