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每题2分)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摩:通“磨” | B.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称:被称道 | C.仲尼厄而作《春秋》 厄:困穷 | D.则仆偿前辱之责 责:责罚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盖文王拘而演《周易》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 B.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 C.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可以濯吾缨 | D.至激于义理者则不然 圣人不凝滞于物 | 小题3:句式与“文王拘而演《周易》”相同的一项是( ) A.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 B.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 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 小题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中谈到孔子等人郁郁不得志,而发愤著述的事例,意在自况。 | B.作者身受“腐刑”却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 | C.在作者看来富贵顺达者难成大事,唯有历经磨难、卓越非常之人常能发愤而有所成就。 | D.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而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见解。 |
|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试题分析:从语法角度来看,“责”前有结构助词“之”,可判断“责”在此句中应是名词;从句意来看,责,通“债”可翻译为 侮辱。“前辱之责”可以理解为“从前所受的屈辱”。 小题2:试题分析:A项,前一“而”连接的是两个动词,且动作上有先后关系,因此,“而”为表承接的连词;后一“而”表修饰。B项,都为介词,但前者意为“给”、“与”;后者表被动, “为”字句――“为+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 C项,前者为介词,因此;后者为表目的的连词,相当于“来”“用来”。D项,都为介词,表被动。 小题3:试题分析:首先判断例句的句式,根据例句的句意,特别是主语与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判断,其句式为被动句式。A项,“身”与“物”后都有“之”这一定语后置的标志词,所以A句为定语后置句;B句为被动句,“见”表被动;C句通过“于”后置状语,为状语后置句;D句,“也”帮助表判断,为判断句。 小题4:试题分析:“不以为辱”错,据文中“则仆偿辱之责”,意即我以前所受的侮辱,可知B项“不以为辱”不符合文意。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每题2分)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主要考查你对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