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09年12月19日闭幕的哥本哈根会议虽然暂时未形成具有约束力的减排目标,但这并不能阻挡碳交易和相关金融市场在国际角逐中快速成长。碳交易市场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强制性减排约束。1997年《京都议定书》为碳交易市场提供了这一条件。 为实现减排目标,《京都议定书》确立了三个机制:一是发达国家之间的排放贸易机制。二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清洁发展机制,该机制允许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投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由此产生的经核证的减排量可充抵本国减排义务。这样既可以降低发达国家履行减排义务的成本,又能通过资金和技术转移,促进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是基于项目的双赢合作机制。三是东欧经济转型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联合履行机制。 由此衍生出两种国际碳交易市场:基于配额的市场和基于项目的市场。前者的原理是“总量控制和碳排放交易”即由管理者制定排放总量,并按照一定比例分配或拍卖给参与者,参与者再根据自身需要来进行排放配额买卖。基于项目的市场原理为“基准和交易”,即受排放配额限制的国家或企业,可以通过如清洁发展机制或联合机制,建立合作项目,购买经过核准的减排单位调整其所面临的排放约束。但是,目前全球还没有统一的国际排放权交易市场。 《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出现了爆炸式增长。国际排放交易协会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碳交易市值为1263.5亿美元,比2007年上升100.6%。而据世界银行预测,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值将达到1500亿美元。 与传统商品类似,碳交易价格也由供需变化决定。2009年,受全球经济衰退影响,企业生产规模缩小,排放量降低使排放配额需求减少,市场失去支撑。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中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一度跌至 10欧元以下。 在决定供需的因素中,国家可以发挥一定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改变供给调整价格。但从长远来看,碳交易定价必然受制于外部多边政治协议确定的减排目标,以及碳排放、碳交易领域的制度建设以及国际谈判能力。国家发展战略在碳交易领域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 哥本哈根会议未能就下一阶段全球具体减排目标作出限制性决定,围绕碳排放的国际斗争将更加激烈。一些国际社会成员之所以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仍自愿减排,正是希望通过约束性减排促使企业自主创新,掌握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进而把住低碳经济发展的命脉。 1.下列对碳排放权交易的理解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 ] |
A.强制性减排约束直接导致碳交易和相关金融市场在国际角逐中快速成长。 B.基于配额的市场原理是由管理者制定排放总量,并分配或拍卖给参与者,参与者再来进行排放配额买卖。 C.在碳交易市场进行交易的可以是一个国家,也可以是一家企业。 D.碳交易价格也由供需变化决定,因此国家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供给决定碳交易的价格。 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 ] |
A.《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几个机制衍生出了基于配额的碳交易市场和基于项目的碳交易市场。 B.确立清洁发展机制是为了通过资金和技术的转移,促进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 C.2008年全球碳交易市值比2007年上升一倍多,但目前全球还没有国际排放权交易市场。 D.2009年,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中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价格在10欧元以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碳排放权已经超越气候变化领域,进入金融领域。 B.围绕碳排放的国际斗争将更加激烈,未来碳交易定价必定受制于政治谈判及本领域的制度建设。 C.国家发展战略对本国碳排放、碳交易制度建设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 D.一些国际社会成员自愿减排的最终目标是借助约束性减排使企业自主创新,从而掌握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