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材料作文 > 正文 返回 打印

阅读下面的童话,按要求作文。有两只兔子--小白兔和小黑兔,小白兔的生活观念很简单很实际:守住萝卜,天长地久。基于此,她每天都忙忙碌碌,播种、收获、储存,单纯而快乐。-语文

[db:作者]  2019-01-30 00:00:00  互联网

题文

阅读下面的童话,按要求作文。
有两只兔子--小白兔和小黑兔,小白兔的生活观念很简单很实际:守住萝卜,天长地久。基于此,她每天都忙忙碌碌,播种、收获、储存,单纯而快乐。小黑兔却并不如此,她的精力不是放在种植萝卜上,而是每天早出晚归,去品尝林间各种各样美味的野草,累了就在花丛间美美地睡上一觉。
冬天来了,小白兔看着家里储存的满满一仓萝卜,便无比欣慰--自己的日子虽然平淡,却在冬天守
住了萝卜。小黑兔无法找到食物,只能以一些难吃的枯叶草根充饥。而小黑兔并不懊丧,照样乐呵呵的:虽然我放弃了萝卜,但尝到了小白兔一辈子也无法尝到的“美味”食物。
白兔与黑兔,对应着生活中的两类人;“守住萝卜”和“放弃萝”,代表着两种迥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对于这个问题,你是如何认识的?我们在生活中该“守住萝卜”,还是该“放弃萝卜”?还有没有其他的选择呢?请根据你对上述故事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辛。

题型:写作题  难度:偏易

答案


何种人生
前几天,偶然在一大堆CD和磁带里翻到了一盘录音带--是我很小的时候好玩录下来的。放出来一听,居然是大人们在问我的理想。那个幼稚的声音毫无顾忌地描绘着她的“宏伟蓝图”,而一旁的我不由瞠目结舌地倒了一遍又一遍,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家伙怎会是我?(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引入正题。)
是啊,不知从何时起,我忘却了儿时的梦想:那时的我说我要成为一名画家,而现在面对着白纸却只反应得出xyz;那时的我说要周游世界,而现在的我却盘算着要花多长时间做完试卷……(不甘平庸的“梦想”与如今的“现实”形成鲜明对照。)
我惊愕地发现,随着一天天地长大,我竟变得越加实际,原本的梦想竟与不切实际划定了等号。
曾经羡慕庄子,无所顾忌地穿行于天地山水,尽管他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但现在,我竟对这种生活态度逐渐否定。随着阅历的增长,我愈加明白了金钱与地位的重要,我开始意识到这样的人被当今社会接受的不可能性。我知道我惟一的出路便是读好书,上好学,庄子式的人物,注定只能游走于社会的边缘,我当不起。(文因实话实说而感人。)
曾经崇拜玛丽?居里,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毅然剪去美丽的秀发,投身于浩瀚的知识海洋,尽管长年的辛劳为她的双鬓镀上了银霜,射线无情地侵蚀了她的健康。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却愈加对这种人生产生畏惧:我不敢想象,若是心血的倾注都归结为徒劳,那我的人生岂不白白浪费?毕竟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那些与真理擦肩而过的科学家,那些艰辛一生却一事无成的当年的有志青年……我写不出他们的名字,而恰恰也就是这一点,成了他们生命最大的悲哀。这样的赌,我输不起。
我常听明星们说,希望自己的子女成为平凡人;我常听过来人说,平淡是真。或许,当看过了一切红尘嘈杂,也就会觉得生活不过就是如此:每天忙忙碌碌,播种,收获,抑或是失去。当疲惫了一生,闯荡了一生,回头看看,竟忽视了沿途的风景,擦身而过的路人,会后悔吗?(“当疲惫了一生……”一句,表意似不够明晰。)
但我仍旧不能下定论,究竟该选择哪种人生。有时看着两鬓斑白的外婆烧饭、洗碗,竟也无来由地生起一种悲哀--难道我也会如此?这时的我,又会有一些不甘。
何种人生?这确实是一个困难的命题。既然现在的我已与10年前的我截然不同,那么,我的答案一定还会有所改变。只是无论如何,希望到我终老的时候,不会后悔当时的选择--尽管,这很困难。(对于选择“何种人生”并未给出答案,因为“这确实是一个困难的命题”。)
评点
“诗言志”,“我手写我心”,这是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作文训练追求的根本目标,更是新一轮课改的方向。好的作文,理应写出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何种人生》一文,真诚地展开自我剖析,诠释了面对不同人生态度(或者说生活方式)的两难选择,折射出强烈的主体意识。全文“我”字当先,化虚为实,结构严谨,语言凝练,基本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思路点拨
本题参考立意:一、“小白兔”“守住萝卜”--在平实的生活中守住平淡,容易满足,这样的人往往铅华洗尽,只注重生命的厚实和平淡,就像一只背负厚壳的蜗牛,永远在地平线上爬行,在厚实与平淡中开采生活,给生命拔节。二、“小黑免”“放弃萝卜”--在单调生活中不满足现状,这种热烈的人,永远都在追求不枉活一生的乐趣,勇于冒险尝试,哪怕因为尝试而面临暂时的生存危机,也在所不惜。三、这两种人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短处。其实,生活中还是存在“第三只兔子”的。这种人面对生活灵活机动:当平实的时候,他们会沉下心来呆在园子里种好每一棵萝卜;当他们热烈的时候,又会把握好每一个契机“拾级而上”,去观赏“无限风光”;当他们有一天退出舞台、归隐平凡,又会守护好每一个黄昏。我们姑且称之为“小灰兔”吧。“外儒内道”的苏东坡,不就是这样的人吗?
上面几种观点,考生无论肯定哪一种,否定哪一种,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童话,按要求作文。有两只兔子--小白兔和小黑兔,小白..”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 写作策略: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 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

    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

    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

    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http://www.00-edu.com/ks/2/3/43/2019-01-30/48076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