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材料作文 > 正文 返回 打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有一个奇怪的男子,他的鞋子总是比脚大好多。有一次,一位老人忍不住问他:“你为什么总是穿这么大的鞋?”他说:“大鞋小鞋都是一样的价钱。-高三语文

[db:作者]  2019-01-30 00:00:00  互联网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个奇怪的男子,他的鞋子总是比脚大好多。有一次,一位老人忍不住问他:“你为什么总是穿这么大的鞋?”他说:“大鞋小鞋都是一样的价钱。花同样多的钱,我为什么要买小的呢?”老人问:“你的脚应该穿多大的鞋?”男子吐吐舌头说:“很久没穿过合脚的鞋,不知道脚的尺码。”老人语重心长地说:“驱除心中的贪念吧,年轻人。很多时候,人们昂首追求的并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找到合脚的鞋,才能把人生之路走好;鞋太大,反而会妨碍自己前进。”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及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题型:写作题  难度:中档

答案


莫让贪念蒙住了双眼(例文) 
刘炜昆 
物欲横流的社会,稍有不慎,便会让贪念蒙住双眼,失去对人生之舟的方向的控制,落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500万大奖,人人都会心动,可是诚实的彩票站站住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诚信的价值绝不是金钱可以衡量,贪念也曾占据他的心灵,但他没有让贪念肆无惧惮的蒙住那双看见无价诚信的双眼,他还给了那个托他买这张中了500万大奖的朋友,朋友说咱们对半分吧,当他再一次面对这金钱诱惑时,也许他也动了心,可是他坚守住了自己诚信的赤子之心,婉拒了这位朋友的好意。他的故事被改编成小品,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我相信那年除夕夜,在万千灯火的见证下,他的人性光芒闪耀着“莫让贪念蒙住了双眼”。那不属于自己的就不去贪恋。 
可是现实生活却不乏让贪念蒙住了双眼的人,我们耳熟能详的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那个说出反正我是信了如此荒诞之言的中国铁路掌权人,他贪污金额高达千亿人民币,可是他还是睡觉时只能睡在一张床上,住的房子也只需那么大,多了他也吃不下,可是为何他要贪污那么多钱呢?是贪念,是贪念蒙住了他的双眼。再看看他的前半生,从一个目不识丁的铁路维修工到铁道部部长,其中,他的努力奋斗必不可少,而如今的反差,却令人唏嘘不已。从高官沦为阶下囚,是贪念作怪,是贪念蒙住了他的双眼。 
我国现今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基本原理那个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日子,可我们却忘记了心中的贪念会左右我们的心绪,忘记那些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即使得到也用不着,人一日三餐只能吃那么多,即使名牌也只能起装饰作用,可我们有时就会让贪念蒙住双眼,去追求那些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去贪恋无谓的东西,失去本心,走上犯罪道路,最后毁掉自己的一生。可能最终什么也没有得到,像是手中的水,越是想抓住它,却越是流失的快,是自己的终究是自己的。 
莫让贪念蒙住了双眼,莫忘本心,才能始终。贪念只会让我们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偏。


试题分析:男子之所以宁可鞋不合脚也要买大鞋子,是因为他内心的贪欲在作祟。贪欲使人无视自己的现状、能力,盲目地追求,这就是好高骛远。老人的话启示我们:追求适合自己的事物、情感、理想等,才能走好人生路;否则,我们的过高的追求会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最大障碍。
符合题意。1.驱除心中的恶魔;2.驱除贪念,走好人生路;3.驱除贪念,活出精彩;4.放弃贪念,成就自己; 5.贪念是人生的绊脚石;6.勿被贪念所惑;7.莫让贪念蒙蔽双眼;8.贪兮贪兮奈其何;9.贪念毁灭人生;10.贪念膨胀危害社会;11.欲望是魔鬼,放下贪念;12.欲望与理性;13克服贪念,超越自我。
偏离题意。如:1.贪念的好坏;2.坚持自我;3.活出真我;4.实事求是;5.脚踏实地;6.杜绝奢侈浪费之风;7.倾听自己的内心;8.倾听心灵的呼唤;9.有舍才有得;10.大小要适合;11.把自己的目标放小;12.正确面对自我;13.知足常乐;14.适而可止;15.成功的目标;15.寻找自己的路;16.总有一条适合自己的路;17. 贪要有度;18.大谈人生理想;19.如何对待生活。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有一个奇怪的男子,他的鞋..”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 写作策略: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 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

    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

    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

    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http://www.00-edu.com/ks/2/3/43/2019-01-30/48404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