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材料作文 > 正文 返回 打印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2011年5月4日,中国发布了首部有关社会心态研究的年度报告——《社会心态蓝皮书》,蓝皮书认为,当代中国人主要有九个生活动力,依强度渐次排-高三语文

[db:作者]  2019-01-30 00:00:00  零零社区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2011年5月4日,中国发布了首部有关社会心态研究的年度报告——《社会心态蓝皮书》,蓝皮书认为,当代中国人主要有九个生活动力,依强度渐次排序为:一是子女发展期望;二是个人利益追求;三是追求家庭幸福;四是追求人际优势;五是追求一生平安;六是尽力做好本分;七是实现自我价值;八是为社会作贡献;九是追求生活情趣。
蓝皮书真实反映了社会心态,“为了子女”、“为了利益”、“为了家庭幸福”分别居前三;说明这个社会的开明程度,体现了一种自主的意识。我们可以正大光明地来讨论作为一个“人”的真正需求,承认一个人的发展,不是为了什么“伟大意义”,而是首先作为一个人的利益追求。
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且文体特征明显。

题型:写作题  难度:中档

答案


参考例文:  
从小写的人做起
没有人是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出生的,我们来到这世上的第一声啼哭正是宣告着自己的存在。
中国的历史从“君让臣死,臣不敢不死”已经成功地过渡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直到这部《社会心态蓝皮书》的发布,我们终于可以大声呼喊:“人”的时代来了——从小写的人做起。
其实,这本就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自从九零后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后,这种新潮与历史的碰撞便从未减弱过。“九零后”强调自我以至于将第一人称的范畴进一步扩大,各种新奇词汇被不断地增添到“我”身上。
当然,新潮与历史的交锋必定好戏连连,其中高潮部分出现在前年的周洋“感谢门”中。夺得短道速滑冠军的周洋在发表获奖感言时,首先说感谢父母,而后是感谢国家,正是如此,让一些习惯了“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国家……”这种固定句式的人产生了不满,于是提出要求周洋修改前言,最后不可避免地掀起了一场“先感谢谁”的论战。
是的,我们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都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但有些必然已经成为过去,在当今这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人们都是从自我出发,从做小写的人做起。这个现世安稳的时代需要的不是轰轰烈烈的革命,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
在去年结束的澳网公开赛上,李娜为亚洲人赢得了多年以来的第一块金牌,比赛结束后,主持人问到比赛胜利后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李娜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是奖金,这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是的,李娜的坦率与真诚,表现出了她对小我的重视,也正是因为这样,她同时也为国家赢得金牌,赢得荣誉。
当然,这也并非意味着爱国主义的衰落,恰恰相反,仅从最近几年的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来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紧紧相拥的中华民族,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惧艰险的大家庭。
正所谓,最安全的粮仓就是百姓的家。所以大可不必担心个人的发展会阻碍国家的进步,更不必担心小家的幸福会阻碍大家的未来。
现在,“人”的时代到来了,我们强调个人的发展,追求小家的幸福,这俨然已是一种不可遏止的潮流,历史与新潮的较量并没有输家,两者很好地融合起来,打造出了双赢的盛世。
只有从小写的人做起,才能书写大写的中国;只有小家的幸福,才有“大家”的盛世。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作文要特别关注材料之后的分析语,分析语有两个基本作用,一是帮助解读原材料,二是提示立意的角度和写作的方向。明白了分析语的作用,自然而然就能解决“往哪写”“写什么”的问题了。
分析语一共两句话,第一句话的核心是“社会的开明程度”、“自主的意识”,第二句话的核心是“首先作为一个人的利益追求”,两者彼此是有关联的,如此就转化成了话题作文,即“个人利益(价值、追求)与社会文明(开明、进步)”,围绕这个话题,立意就豁然开朗了,角度就多了起来:“有一种生活叫自我”、“小安方可大同”、“剥下虚假的外衣,展现真实的自我”、“开明的社会,自我的人生”、“利益追求下的自主与开明”、“先‘小家’,后‘大家’”等等。
其次是选材组材。
选材组材的依据是立意,其实追求个人利益与社会开明不矛盾,从某个角度讲,人只有满足了自身需要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社会的开明恰恰是承认人的利益追求。如:“最美妈妈”吴菊萍欣然接受单位奖励的二十万元奖金,顾“小家”才能成“大家”;周洋夺冠,为的是父母生活得更好;李娜,比赛最高兴的是赢得了奖金等等。这些典型事例无不告诉我们:人们在追求并实现个人利益价值的同时也为国家和社会弘扬了正气,做出了贡献。
总之,要写好材料作文,必须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通过解读分析语(没有分析语的材料要整体感知其主旨),将材料作文转化成话题作文,围绕主旨或分析语的指示立意;二是明确分析语的情感倾向性,写作时切勿背道而驰;三是围绕材料写作,不能超出材料所圈定的话题。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2011年5月4日,中国发布了首..”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 写作策略: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 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

    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

    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

    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http://www.00-edu.com/ks/2/3/43/2019-01-30/48536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