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话题作文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写作(7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70分)义务教育免费,老人乘车免费,公园免费开放,商品免费试用……免费,已经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对此,你可能会有切身的-高三语文

[db:作者]  2019-01-30 00:00:00  零零社区

题文

写作(7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70分)
义务教育免费,老人乘车免费,公园免费开放,商品免费试用……免费,已经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对此,你可能会有切身的体验,也可能会有独特的感悟。
请以“免费”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立意自定。(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题型:写作题  难度:中档

答案

写作指导:
本题能紧扣时代脉搏,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这几年来,免费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在社会各界引起很大的反响。正如材料所说,义务教育免费,老人乘车免费,商品免费试用……免费,已经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当然,不同的免费,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所以,本次作文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篇好的作文,首先是审题和立意。
“免费”,是一个诱人的字眼,很多人都向往它,我们在审题时要搞清以下几点: “免费”的对象是谁? “免费”的实施者是谁? “免费”的内容是什么?
“免费”的目的是什么? “免费”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包括生活、心理、人格等)。
如何看待“免费”?
“义务教育免费”体现的是政府办教育的决心,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得到了实惠;“老人乘车免费,公园免费开放”,是社会的进步,体现出社会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幸福生活的具体的展示;而“商品免费试用”往往具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等待你的常是一些消费陷阱。因此,并非所有的“免费”都是美味,对待免费,需要三思而后行。
本次作文中,有些同学没有很好地解读题目的要求和“免费”的含义,出现了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种,误解题意,把“免费”写成了“不免费”。
如开头引用“天下不会掉馅饼”或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然后写一个人是如何通过勤奋拼搏最终获得成功。最后得出任何成功的取得都是不免费的,需要付出最艰苦的努力。严格说来,这属于偏题。语言不好,书写不好,只能在30分左右。语言不错的,书写不错的,也难以超过42分。
第二种,将“免费”置换为“降价”或是“无私奉献”,丢掉“免费”本身的内含。
第三种是穿靴戴帽式。前面写一个完整的亲情故事,行文几乎不提“免费”两个字,在文章的结尾,贴一下“免费”。这类文章也应视为没有严格地扣题,一般评为40分左右。
亲情类故事不是不可以写,但要有技巧。文章主体部分要能点击主旨或是题目。如写几个阶段,母亲免费为你提供了一个生命孕育的场所,免费为你提供了衣食住行,免费为你提供了教育条件,为你免费的事情太多太多,这样一路写下来,最后再深化情感和主旨,好文章同样得高分。
第四种是演义材料。把材料中的三个事例一一排列出来。不管是议论类的,还是记叙类,一般在45分左右。
第五种是观点不够明确。一下子说“免费”好,一下子说“免费”不好,最后文章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这样的一般为45分左右。这不同于辩证地分析,辩证分析是有中心观点,把问题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篇文章要有中心观点,基本要求是集中和鲜明,高要求是新颖和深刻。
第六种撞车严重。好多同学写商场搞免费活动,最后让人上当受骗。这类题材固然可以写,但写的人太多,若自己又不能出新,不能深入,很难得高分。
第七种是文体不清。学生可选的文体是记叙文和议论文。好的记叙文要从一个小且巧的角度切入,叙写与“免费”相关的故事,进而引发自己的体会或感悟,且构思精巧,语言富有意蕴;或者以独到的故事情节(或话题)为开篇,简洁而传神地进行描写,引发自己对“免费”的体验和感悟,且构思新颖,语言生动形象。
好的议论文要能紧扣“免费”的内涵,作个性化的解读,认识独到、深刻,观点与材料统一且分析透彻,论证有层次感,语言表达富有逻辑性;或者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切入,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论证,语言智慧、幽默、犀利。
记叙类:
1、如写一个免费的公园,里面还有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免费的活动,让人大受收获。
2、老人持“老人卡”上车,反而遭到一些人冷眼。文章呼唤在物质上“免费”后,要更多一些人文关怀。
3、商场免费容易受骗,而免费的亲情永远不会受骗。两个故事交织一起,相互映衬。
4、家境贫寒,父母给自己买了一些营养品,说是单位免费发放的。自己后来知道了,也要让父母“免费”享有幸福晚年。故事感人,融入真情。
5、有人享受了太多的“免费”,在其位不谋其政,最后成为阶下之囚。故事具有很好的讽喻和警醒性。
议论类:
1、剖析“免费”背后的深层目的。或是社会进步,或是有险恶用心。
2、剖析“免费”给社会带来的好处。或是“免费”给社会带来的一些弊端。
3、剖析人们追求“免费”的心理。
4、很多“免费”的背后,常是一些人辛勤的付出,大至社会国家,小至家庭,我们应好好地珍惜。
5、亲情常是“免费”的,但成长的历程,有时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一味的“免费”,免费的爱,有时恰恰是一种伤害。
6、超越物质的“免费”,享受自然的,精神的“免费”。如苏轼那样免费享有清风明月,或是通过阅读,免费和古往今来的大师们对话,灵魂得以提升。
这一次作文,很难宿构和套作,那些动辄屈原、司马迁等三段式的作文很难取胜。它在引导我们要一定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如果只是闭门死读书,不闻窗外事,很难写出精彩的篇章。
【记叙文】
免费
免费的生活,让奶奶更加喜欢质朴的农村。
小时候,总听奶奶讲过去的事,奶奶也总是强调过去生活的艰苦,处处要花钱,但是活得很踏实,
奶奶来城里住着这几天,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路上,奶奶一直嘱咐我要注意节约:“你看,坐车要花钱,上学要花钱,这吃和穿,哪一样不是钱朝前。”“奶奶,我念书不要钱。”这是我第三次跟她说了。
“车来了,赶紧上车。”我掏出了月票,奶奶赶紧摸出几枚温热的硬币很着急地递给我:“赶紧把车钱给了。”
“老人家,您只要付孩子的钱就行了,您啊,有老人证免费。”司机温和地说。
“啥,不要钱?”奶奶疑惑地摇头。
一路上,我发现奶奶坐立不安,好像很着急的样子,头上甚至冒出了汗珠,“奶奶,怎么了,不舒服了吗?”我担心了,“不是,白坐车我这心里不踏实。”奶奶很是焦虑,我无奈地笑着,但奶奶依然拘谨。
下了车,奶奶重重地吐了口气,好似卸下了千斤重的担子。晚饭后,我领着奶奶去附近的公园转转,沐浴着和煦的晚风,高兴的奶奶还哼起了小调。可是,马上奶奶又开始焦急了:“孩子,这里怎么没有卖票的啊?被人抓住可就麻烦了。”
“奶奶,这公园是免费开放的。”
“啥,又不要钱?”她不再像刚来那时候那么轻松了,甚至变成了小心翼翼,更别说唱歌了。
出了公园,奶奶伸了一个懒腰,似乎很累。
路过一个化妆品店的时候,一个销售员正在卖力地宣讲,奶奶被说动了。
“小姑娘,这套老年装的多少钱。”奶奶拿着很小的一袋包装问。
“这个啊,不要钱,免费送给您回家试用,好了,您再来买这种大包装的。”
“啥,又是免费的?”奶奶拉着我迅速逃离。
一路上,各种“免费试用”、“买一送一”、“进店就送”的广告牌充斥了大街小道,奶奶将她的担心和害怕一股脑地传染给了我,我跟着奶奶飞回了家。
那一晚,奶奶没有睡好,第二天硬逼着爸爸送她回家,问原因只说不习惯,跟着奶奶刚到村口,就见收电费的老周头手里拿着一张单子,交了钱的奶奶舒舒服服的喘了一口气:“还是乡下好啊!”
免费
小区里突然挂起了一条横幅,“某月某日,著名医生某某将来本社区坐诊,欢迎大家前来免费体检!”为了吸引人的注意,“免费”两字拉的特别大,还加了一个爆炸形的框。
某月某日上午,小区里来了一辆面包车,从上面搬下了一些木板和几张桌凳。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一辆车,从上面下来了几个医生模样的人。
等几个白大褂坐定,在一旁等待着得人便迫不及待的围了上去。场面顿时热闹了起来。
一群人围在临时搭成的台子边,看那些白大褂拿出了几台仪器。
开始了!一个白大褂站了起来:“我们都是某某医院的医生,这次来为大家免费体检,如果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咨询,都是免费的!”每当他说道“免费”的时候,语气都格外的重,声音拉的格外的长,一再强调着免费。又拿出传单,分发着。
这在人群里引起了不小的骚动。“我先来!”一位大爷自告奋勇的坐了下来。医生一阵忙碌,忙完了,摘下听诊器:“大爷,您的身体非常健康,一定天天锻炼吧?”老大爷一脸红光:“那是,我的身体可是不差的!”老大爷高兴的离开了。
又是一位老大妈,坐了下来。医生熟练的给他检查完后,对她说:“您的心脏好像不大好,气血不大通畅。”那位大妈说:“是啊,这不,我随身带着药呢!”说罢,拿出一个绿色的小瓶晃了晃。
人越来越多,又围上了几个看热闹的。“您心脏不大好!”“您血糖高!”“您有脑血栓吧?”医生检查忙碌了起来。“啊?不会吧……”“我怎么不知道?”“难怪我老头痛。”
“那么我该用什么药啊?”突然一个人问了一句。“我们这次带了一些进口的新药,”说着,医生拿了一瓶绿色的小瓶举起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脏病、脑血栓,都有很好的治疗、预防效果!”
“唉?”第二位大妈突然叫了起来,“这不和我那瓶一样吗?我儿子说是美国进口的,他从美国带给我的呢!你这儿也有啊!那么你这药多少钱一瓶啊?”
“88元!”
“啊?我的天!我的儿子买了两百多呢!这么便宜?这下亏大了!给我来几瓶吧,便宜不少呢!”
“我也来几瓶,保健也好。”
“我买!”“我买!”
转眼之间就卖空了。
晚上,某一家里。
“妈,这是什么啊?”
“美国新药,保健用的,才88,便宜!”一边拿出宣传单。
“什么美国新药啊!上面写着:made in china!”
“啊?”手中的传单落地,上面印着非常扎眼的“免费”两字。
【议论文】
免费
当免费深入人心,渐渐生根,蓬勃生长时,当“天下为公”又重新跻身“潮流”时……殊不知一场思想之争之变的硝烟已经燃起。
数十年辛勤劳作,经济发展,国民收入提高,于是,政府将充分发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职能。义务教育,老人免费乘公车,公园免费开放,商品……仿佛免费之门在“一只手”的作用下轻轻推开了。
免费的确惠民,利民。然而,免费并非浪费。因为是义务教育,不花父母半毛钱,于是学生对学业轻视,好学赖学,反正不花钱,国家义务的;乘车免费,三站乘车,两站乘车,一站也乘车,不乘白不乘,反正不花钱。于是免费便激涨起一阵阵占便宜之风,许多人便放弃多走路锻炼的初衷,几步路也乘车;公园免费开放,结果可想而知,又无意间造就更多的破坏。如此种种,不也发人深省吗?是惠民还是“害民”呢?
进一步想,免费的范围是在不断扩大的,当社会再进步十载,那便是天下为公啊!天下为公自然是理想状态,假如经济增长快过人文素养的提升,会是怎样的局面呢?不难想象,有的人妄图贪享权利、福利而无心工作;有人仅凭优越的保障制度消遣一生。于是社会发展背起沉重的负担,直到有一天止步,难道我们还要重新再经历一番回归历史的运动吗?
世界最新一项调查显示,丹麦以9.31的高分居“世界最清廉国家”的榜首,令各国深深折服。不妨深究,丹麦不仅没有层出不穷的免费政策,而且是“高税收”,于是国民赚的越多,税收缴的越多,税收缴的越多,人人越发努力,但又不盲目求利,发展适中,人民照样安居乐业。免费还是高税收,各有各的优缺点,既然我们选择前者,就有必要先思考其实施的前提条件。
免费需要一种心态,需要思想达到一定高度。免费不是浪费更不是安于享乐,它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我们享有免费的权利,同时我们有义务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做个好公民,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免费带来了一场思想考验,每个人必须勇敢地通过考验,进步升华我们的思想。免费也是一种奉献,正如“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标语一样。我们在进步,社会才会进步。
当免费之风吹遍大江南北时,我们要能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应该做的远不止形式上免费”。
免费
时代在变,生活也要变。于是我们开始迈向“免费时代”。
从最初的红色旅游免费,到后来的公园免费开放,商品免费试用……免费,已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免费,免费,免去的只是钱,与我们自身而言,民族文化与精神万不可免!
去年中秋节,南京玄武湖免费开放,这本是一件利民之事。可是一天下来,电视台去拍摄报道时,所到之处,所见之景,垃圾满地,草坪上的草被踩踏的“满身伤痕”,被折枝的桂花树,歪歪倒倒的盆栽花,无不令人心痛!公园免费开放,多好的一件事儿,结果却因为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让它抹上了一层黑,情何以堪?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雅号,古人创造的文明礼仪在我们现代人身上又体现在哪里呢?免费只是一种形式,而于我们,也是对自身道德素养的一种肯定和信任,作为千年文明古国,我们千万不应当免去我们的礼仪!
诚然,免费可以检测我们的品格,但与此同时,免费仍然可以塑造我们的灵魂。
“我就想通过自己的课来让这些青年开阔自己的视野,放飞想象的空间。”这是上海某大学的一位教授所言之语。他利用自己课余时间在自己家开设免费学堂。专门讲授中西文化。他没有课本,想到哪讲到哪,但也许正因为如此,他的学生几乎坐满了他家的客厅。“看着他们专注的眼神,我就觉得自己做得有意义。”有一次,两个学生因为意见不合而争得面红耳赤。他不但不加劝阻,反而笑着观战。事后他向学生解释,这就是他所要达到的目的,各执己见总比规范答案来的好。一个免费学堂,一个朴实的老师,也许他的力量还不足以影响全国的青少年,但那些听他课的人至少学到了些许“精髓”。有了这样一群人的带动,谁敢说他们中就不会出现一个犹如“孔子”般的人呢?
免费,是一种力量,它催促着人们要守原则,懂礼仪;免费,是一种责任,它要求人们热爱公共如爱己;免费,更是一种精神。它教导人们要乐观向上。
免费,总会为人津津乐道。无论是古代孔圣人的周游列国“免费讲学”;还是现如今的明星慈善义演;或是那些在他人遭受灾难时,毫不犹豫的伸出救援之手而不求回报的人。他们身上,都寄托着一种精神,都投射着一种无私和大爱!
好或坏,总是这样相互矛盾的存在着;免费之后,也亦会出现两种局面。但是无论怎样,我们仍然应该坚信,免费更多地为我们提供着阳光的一面。因为有了它的存在,社会才更和谐,生活也才会更加美好!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写作(7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70分)义务教育免费,老..”主要考查你对  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其他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其他作文

考点名称:话题作文

  • 话题作文:

    是一种用一段导引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

  • “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

  • 特点:

    1、相关性

    话题作文必须与话题相关,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的要求只规定话题的范围,而不限定作文的主旨。自由性这是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考生在题目、选材、文体、想象空间上有极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题目自由。所给话题可以不作题目,考生可以自拟题目。但所拟之题最好能体现文体的特点。
    2.选材自由。只要是选择与话题相关的写,都有效。
    3.文体自由。话题作文大都要求除了诗歌外,考生可自由选择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或戏剧等文体。4.想象自由。话题作文在题目、选材、文体等所赋予考生广泛的自由度也使考生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但要注意想象深度。总之,话题作文缩小了对考生的限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想象空间。考生可以在作文中最大限度发扬自己的长处,写出自己的个性,体现出自己的创造力。

    2、形象性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话题”式作文就是要让学生驰骋于形象思维的空间,表现中学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因为“话题”式作文更有利于形象思维的涌动,学生尽可以放开手脚,海阔天空,任意翱翔。他们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的空间,也可以任意展开联想的翅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应用写作》(月刊)2001年第6期)

    3、审题

    把握好题目的关键所在于审清话题的限制,确定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其次要审内涵,搞清话题的引申义.最后要审提示语,因为提示语是引出话题的材料.

  • 与命题作文区别:

    ①话题作文提供一个写作范围,所供题目仅仅起提示内容指向的作用。而命题作文一般提供的是写作内容的中心(当然命题本身是话题的除外)。
    ②话题要求所写内容与之相关即可,而命题作文一般要求紧扣标题。
    ③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一般来说远远大于某些命题作文。
    ④话题作文作者可以自拟文题,而命题作文作者当然不能另命文题。
    ⑤话题作文范围广,十分好写。⑥命题束缚性较强,相对来说发挥余地小。

  • 注意事项:

    一、把握文体

    话题作文往往不限文体,允许考生自由发挥。但是,不限文体并不等于不要文体。话题作文的“文体不限”其实是指不限于一种文体,让学生有选择文体的自由。
    当你选定了一种文体时,还得按照这种文体的特点来谋篇布局进行写作。有的同学观察能力强,生活积累丰富,不妨将生活中精彩的片断撷取出来写成一篇生动感人的记叙文;有的同学想象丰富,擅长编写故事,不妨写写童话、寓言或科幻小说;有的同学逻辑思维能力强,擅长推理,不妨写成一篇理据充分的议论文;有的同学感情细腻丰富,不妨写成一篇优美抒情的散文,肯定会非常出色。

    二、缩小范围

    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话题,而没有中心、材料、结构、文体、语言等等的限制;给了考生一个比较开放的构思空间,使考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如果不注意把握话题,缩小写作的口子,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因此,不管所给的话题多么宽泛,我们都要善于缩小“包围圈”,要选择一个小小的切入口,如一件事、一个人、一样物品、一种感受、一点看法等等,集中笔力加以突破,把你所选择的话题角度写细写深写透,做到“以小见大”。

    三、拟好题目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俗话说:“题好文一半”。话题作文允许自己拟题目,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拟题水平,力争使自己拟的题目准确、凝炼、含蓄、新奇,使阅卷老师“一见钟情”。

    四、善于联想

    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形式,要求考生放开手脚,尽情地驰骋在想象的空间,善于多方位地展开联想,这样,才能生发出丰富多彩的思路来。比如话题“风”,你可以联想到自然界的风:微风、大风、狂风、飓风、龙卷风等等;你还可以联想到社会风气:拍马风、送礼风等等;你可以联想到一种像风一样的流行时尚:金庸热、韩寒热等等;你甚至可以联想到假如你是风,假如你遇到风等等。

    五、写出新意

    话题作文,既然是应试作文,总得给评卷老师一个好的感觉,得到个好的分数。因此,写出特色、写出新意,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写作时,要善于“独辟蹊径”,也就是要求我们在立意上要有独特的感悟,不人云亦云;选材上要有独到的眼光,不陈题旧话;构思上要独具匠心,不四平八稳,波澜不惊语气上要有独到的魅力,不平铺直叙泛泛而谈。

  • 五个技巧

    一、要全面

    审清命题的所有信息要素。新话题作文文题的表述一般由导语、材料和要求三部分构成。对这三部分用语要全面关注。尤其是“要求”用语,其内容往往涉及角度、拟题、文体、字数、提示、警示等,大都是刚性要求,不可逾越,如2009年高考天津卷“要求”后的1至3点和第5点,而第4点则是一个善意的提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材料表述有时会表明题型如“以‘我说90后’为话题”,有时则比较模糊,需要借助有关信息参比才能半端出题型,如辽宁卷材料表述的第一节“513网上论坛。主题:明星代言”,它意味着以“明星代言”为话题写文章。

    二、要深入

    审清话题概念的内涵、外延甚至一些隐含信息还以“我说90后”为例,其中“90后”应指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而不能理解为时间、时代、社会等。“我”意味着文章应以第一人称表述,是写个人的认识,但不是写自己,并且第一人称还可以用“我们”来表述。“说”导向的文体应该是议论文,是要求作者发表对“90后”群体的感受、看法和评价。

    三、要分析

    审清材料的内容、含意以及不同的角度。如辽宁卷“明星代言”,应围绕“明星代言”现象衍生出“小主题”或要点,如诚信、责任、道德与利益、法制等。抓住这些要点便于围绕中心从不同角度逐层论述。而天津卷“我说90后”材料中“嘉许”、“担忧”、“诠释”三个关键词则是三个并列的角度,最好选择其中一个进行叙事或评说,不要将几个纠合在一起,以至缠绕不清。

    四、要推求

    审出话题背后的“命题意图”,以便有针对性地选择写作策略和方案。高考其实是一种社会行为,既要教育考生,又要引导舆论,自然应有积极的命意。话题或文题只是一个“窗口”,它要引导考生张望社会、世界和人生。因此我们应以正确的[2]思维方式联系社会热点,推求命题意图。比如“我说90后”这个话题,是要让考生了解、认识自己所处的这个群体,正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意识到自己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以便更好地健康成长。而“明星代言”这个话题,将材料和社会热点如三鹿奶粉事件联系起来则能推出其“引导考生关注社会民生的热点问题,学会辩证思考和分析社会现象,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批判意识”的命题意图。

    五、要抓“点”

    这样便于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合适的文体、合理的思路,形成最佳写作方案。比如“我说90后”,材料中那三个关键词,你只需选择一个以优化的方案展开;而其中的“说”,明眼一看,议论文便是最合适的文体。再如“明星代言”,抓住五则材料的要点,可快捷地理出文章的合理思路。当然也可以抓住其中一个方面如道德自律或法制监管深入剖析,形成最佳方案。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 写作策略: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 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

    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

    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

    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考点名称: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

  • 命题作文:

    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
    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这是因为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握在了作者手里,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考生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自由地进行写作。

  • 命题作文概说:

    1、命题作文类型:
    全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

    2、全命题作文特点:
    题目写作要求明确完整,利于考生通过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的步骤,迅速构思行文。但是,审题要求较高,要求审清题目里隐含的内容。只有审清题意才能根据写作特长或者生活积累,明确文体,确定写作重点。

    3、半命题作文特点:
    给予学生在选材、立意、构思上更强的自主性,开拓学生视野,减少学生审题失误,易于学生自由发挥。在半命题作文中,提示语是关键,提示语能从选材的内容、范围、角度给予学生于启示。

    命题作文类型:

    (一)全命题作文:
    ①直接式命题
    ②含蓄式命题
    ③设想式命题
    ④观点型命题
    ⑤散文型命题

    (二)半命题作文结构形式:
    ①命前半题
    ②命后半题
    ③命首尾题

  • 命题作文的提示语:

    1、设计提示语,创设写作情境(作用)
    ①多方列举内容,启发学生从多方面选材构思,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
    ②尽力拓展文题外延。
    ③提供想象空间。

    2、半命题作文设置备选项,拓展写作空间。
    补题遵循原则:
    ①补自己最熟悉的。
    ②补自己最有把握的。
    ③补自己最记忆犹新的。
    ④补自己最能写出新意的。

    命题内容范围:

    1、表达自己对社会、自然、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
    3、运用联想与想象,表达丰富的思想情感内容。

    命题作文审题方法:

    审题要做到“不漏、不改、不误”,“不漏”指全面审题,不遗漏任何要求;“不改”指准确审题,不随意改变试题要求;“不误”指正确审题,不误解题目要求。
    审题具体做法:
    ①审清作文题目中的限制语。限制内容主要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性质、程度、范围。
    ②审清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抓住关键词语,确立文章的写作表意重心,确定写作方向。
    ③审清提示语提示语对题目或作解释说明,或作补充介绍,或作扩展延伸,具有方向性与暗示性,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打开思路,写出切合题意的作文。

  • 半命题作文补题技巧:

    快速补题技巧补题时,要审清题意:
    半命题形式主要有:“半命题+要求”式、“导语+半命题+要求”式。审清导语主要是激发情思,界定选材范围。审清半命题,主要是注意半命题结构形式以及限制语,从而分析重点词语,明确题目限制的写作范围。作文必须围绕题目展开写作,切不可文不切题。
    ①具体事物补题法
    ②特定情景补题法
    ③修辞手法补题法
    ④特殊符号补题法

    补题遵循原则:

    1、熟悉性原则:指题目所表现的内容必须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平时积累的素材比较多的。
    2、贴切性原则:指标题范围尽量缩小,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宽泛,将大题化小。
    3、新颖性原则:指题目所表现的内容,角度应当是与众不同的、新鲜的。
    4、正确深刻性原则:指题目表现的内容能够揭示出正确深刻的主题。

    命题作文的“凤头”:

    技巧一:开门见山,迅速入题
    技巧二:文采斐然,引人入胜
    技巧三:巧用修辞,文采增色
    技巧四:巧妙发问,诱人深思
    技巧五:首尾呼应,彰显主旨
    技巧六:引用经典,形象寓理

    命题作文的“豹尾”:

    技巧一:自然收束法
    技巧二:首尾照应法
    技巧三:卒章显志法
    技巧四:抒发情感法
    技巧五:呼唤号召法
    技巧六:巧发疑问法
    技巧七:景物烘托法
    技巧八:耐人寻味法

  • 写作误区:

    1、不注意审题,盲目乱写。
    尤其是针对抽象的作文题或者具有象征意义、比喻意义的作文题的推敲,随兴而写造成偏题、离题。
    2、不注重文体各自特点。
    3、半命题作文补题随意,导致作文题与作文写作内容产生偏离。

    高分作文应对策略:

    1、书面整洁有序,字体工整美观。
    2、审准题目要求。
    3、开头引人入胜。
    4、精彩片段闪亮放光。
    5、结尾锦上添花。

考点名称:其他作文

  • 其他作文:

    是指不在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范围之内的作文形式。比如写观后感等。

  • 观后感

    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 观后感格式:

    大体上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由观而引出感。
    这开头部分就好比一条醒目的标语或引子一样,先交待清楚看了什么影片,有什么感想。一般来说,这一部分要求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千万不要绕圈子、卖关子、遮遮掩掩,而是要用肯定的语气概括地说出感受是什么?简单但明确,不含糊,这样就可以了!不必展开来说。

     第二部分,具体谈感受是什么。
    我们读书看电影都有一个过程,都需要一段时间,而我们的感受也是在这个过程、这段时间内一点一点产生的,感受由浅到深,感受由心而发、发自内心,因此要自然真实,有感而发,不要无病呻吟,虚假不实,这样才能感人,打动读者。 写法上,可采用夹叙夹议的形式,“叙”就是把感人的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或词句叙述出来,“议”就是抒发自己的感受,要有层次地把自己的感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顶点,得到升华。 叙述是简述,抓住要点,不能太长,否则就有凑字数的嫌疑,再者,这样也影响文章的结构。

    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
    联系生活中的事例来谈感受,因为“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导我们的实际行动,要不就毫无意义了。具体说来,就是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和电影中感动自己的人或事情做比较与对比,找出差距,找出不足,树立学习的榜样。

     第四部分,文章的结尾。
    要对全文内容做个收尾总结,可以进一步抒发理想或希望与祝愿,把全文的情感升华到顶点。

  • 注意事项:
     
    重在“感”
    不少同学开始写观后感,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读者不知其内容,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如一个同学在写《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观后感时,先将整个故事从头到尾讲述了一遍,先写张鸣鸣如何品学兼优,再写张鸣鸣的父亲突然去世,母亲因承受不了这一打击而重病缠身;接着写张鸣鸣从自己学梳头开始,怎样担负起繁重的家务,接受一个个严酷的考验,然后写她在社会的帮助下一天天长大。最后结尾时才写到:我要向张鸣鸣学习,不被困难所屈服,从小要学做自己能做的事。针对这样一篇结构的观后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认真,记住了影片的情节,但从观后感的文体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因全文只有最后一句“感”,虽然这句“感”的内容贴切,但文章没抓住“感”这个重点,写偏了,好像一篇电影内容简介。我强调学生应以“感”为主,从文字上看,“感”的内容大约占影片主要内容的四、五倍。文中适当引用影片内容,是为“感”服务的。因此,引用电影内容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具体叙述,更不要什么细致的描写。

    联系实际
    要写好“感”就该联系实际,深入发挥,把自己的“感”写深、写透。 这里的实际,不是单指自我实际,还包括他人实际,社会实际。



http://www.00-edu.com/ks/2/3/44/2019-01-30/490846.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