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陶继新:用阅读积蓄生命能量

[db:作者]  2019-04-15 0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陶继新,教育学者,山东教育社原总编辑。曾荣获中国教育报2005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第四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年度人物卓越贡献奖。他以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座右铭,持之以恒而又取法乎上地诵读经典,行走于大江南北为教师等开办读书讲座,出版了《做幸福的教师》等专著50余本。

■“读享四月”特别策划③

    陶继新说

    ●读书不是一时的事情,也不单单为了教学,而是为了终身的幸福。

    ●背诵几乎改变了我的人生,不仅是改变了我的话语方式、思维走向,还提升了我的思想境界,使我步入到了一种心灵安适的境界之中。

    ●很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只是在“器”的层面行走,教的是教科书,看的是教参书,改的是教辅题,没有走进高层次的阅读之境,到头来,就只能是一个教书匠。

    ●每一个教师只有一次生命,读书质量的高下优劣,往往决定着其走向是幸福还是悲苦。

    四月春意好,读书正当时。近日,记者采访了在经典阅读、教师阅读等方面颇有心得的陶继新老师,他结合自己几十年来在经典诵读中的独特感悟,就教师阅读与生命成长、教师阅读与人生幸福、教师阅读与教学相长等内容进行了精彩解读。

    读书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

    记者:您曾经说,读书对于教师来说是生命成长的必需,为什么?

    陶继新:教师应是文化人,文化的要义,就是以文化人,如果经典文化内化到教师的心里,外化出来的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它可以改变教师的话语方式、思维走向、生命状态和幸福指数。

    要想真正地拥有文化,读书是必由之路。因为教师之教,很多时候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其语言的优劣,会让教师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师者形象,也会“于无声处”影响着学生的生命样态。有的教师出口成章,自然而然,让学生如沐春风,并会在这种优质的语言洗礼中,让自己的语言逐渐变得优美。有的教师说起话来词不达意,甚至比较粗俗,这无异于向学生不断地投放语言垃圾。

    教师的成长与学生的发展,不但需要优质的语言,也需要高尚的人格。而真正的好书,之所以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正是真善美的精神魅力。比如阅读雨果的《悲惨世界》,冉·阿让坚忍不拔的毅力、真诚善良的品质等荡涤着我们的心灵,照亮着我们的生命。教师长期徜徉在好书的海洋里,人格会不断升华,心灵会不断净化。而教师境界的高下,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格走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读书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

    记者:真正的幸福,更多体现在心灵的愉悦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上。教师如何通过阅读为自己的精神世界搭建殿堂,从而实现自我价值,收获幸福的教育人生?

    陶继新:要想达到这一境界,阅读就要升华到审美的境界。开始阅读的时候,有的教师也许会说工作太忙,无暇读书;或者认为阅读古代经典太难,没有兴趣。可是,当决不放弃地阅读相当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习惯,如同吃饭睡觉一样自然。而继续走过一段较长的阅读之路后,便再也难以割舍。这些年来,我就有这种感受。每天将近一个小时的经典诵读,让我在天天聆听着智者的教诲时,有了一种其乐无穷的感觉;而每天两个多小时的阅读或视听世界文学名著等,常常让我忘记日月之运行,时光之流逝,有一种“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妙不可言的快感。于是,我体会到了孔子之言的奥妙:“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专家说,这里的“知”,主要是从求知方面来说的,“好”则有道德的意义,而“乐”则有了审美的意义。

    有了审美的况味,阅读就会乐此不疲。当天天徜徉于阅读天地的时候,教师的教学,就会别具风采。因为通过阅读的滋养,能够渐渐地构建起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拥有超越常人的思想与智慧。备起课来,也会更加轻松自如。越是如此,就越有时间读书。如此良性循环,其“备课”就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备课,所有的阅读都成了其备课的有力支持。恰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如此幸福的“备课”,收获的不只是学生的喜爱拥戴、教学的轻松高效,还有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愉悦的心境与幸福的生命。

    记者:有人说您是“传统文化的布道者”,您自己也说过,“经典相伴,幸福一生”,读经典与人生幸福有什么直接关联?

    陶继新:有人说我是“传统文化的布道者”,这是对我的鼓励。我确实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情有独钟,而且在与经典为伴中,享受到了人生的幸福。

    经典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读之愈多,悟之愈深。比如人们在面对成败、顺逆、得失的时候,往往会有情绪的变化。当持续不断地诵读经典之后,就会拥有一种宠辱不惊的胸怀。它会让你感到,大自然有风和日丽,也有暴风骤雨,这就是其本然的样态。天天风和日丽,或者天天暴风骤雨,绝非大自然的本来面目。人生亦然,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有顺境,也会有逆境;有得,也会有失。成败、顺逆、得失,同样构成了人生的自然。懂得这个道理之后,在取得成功的时候,就不会得意忘形;遭遇挫折的时候,也不会垂头丧气。

    我对孔子仰慕之至,真的如颜渊所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他的很多话语,都成了我的生命铭记,并指引着我不断前行。比如他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目前,快速成名成家者并不鲜见,可是,这样的人又有多少经得起时光冲洗,大浪淘沙。当流星划过,泯然而逝后,其名何在?其人何在?所以,还是牢牢记住孔子的教导,为生命积淀能量。有的人在银行里储蓄存款,我一直在储蓄文化,我想通过文化升值来实现自己生命的裂变。有了文化的积淀,再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就会变得相对轻松。

    读书要取法乎上阅读经典

    记者:有的教师读了很多书,但总觉得没有多大长进,您认为这是什么原因?怎样通过阅读增长才干,提升自我?

    陶继新:当今出版图书之多,可谓汗牛充栋,但其质量优劣却大有区别。如果长期阅读思想与文化品位低下的图书,不但不会有所收益,甚至会在无意中被其伤害。所以,我主张取法乎上的阅读,因为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我们阅读大师的作品,很难达到他们的境界,却有可能步入中等层次;如果阅读中等层次的作品,则可能在下乘的怪圈里徘徊。遗憾的是,目前有的教师多在“中”甚至“下”的阅读世界里游逛,所以,尽管“读了很多书,但总觉得没有多大长进”。

    近年来,我采访了很多名师,他们几乎都是好书阅读者,尤其是那些极有造诣的名师,更是一直与经典为伍。他们徜徉于经典的海洋里,持续用大师的思想与智慧滋养着自己的生命,于是,他们就有了一般教师所没有的人生境界和灵动语系。他们的教学,在举重若轻中,独具特色而又异常美妙;而学生,则在“风景这边独好”的学习中,情不自禁地游进了精神享受的河流里,且在不知不觉中,叩开了高效学习的大门。

    有的教师惊诧于名师驾轻就熟的课堂教学艺术,却没有揭开这外显的精彩背后的神秘面纱。其实,没有日积月累的经典阅读,哪有出奇制胜的教学效果?试图在短时间内阅读十几本名著,就想在名师的殿堂里占有一席之地,这无异于痴人说梦。只有几十年如一日地阅读经典,并读而诵之,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命蜕变。

    因此,只有取法乎上且持之以恒地阅读经典,才能让教师们“通过阅读增长才干,提升自我”,实现生命的飞跃。

    记者:我们谈到阅读,大多数人认为是与语文教师关系更为紧密,您认为其他学科教师除了阅读自己的专业用书外,还应该阅读些什么?怎样阅读?

    陶继新:其实,不只是语文教师,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师都需要读书。因为读书是可以丰盈教师生命的,同时,读书也可以让所有学科教师呈现出儒者的风范。曾国藩写给儿子的家信中有这样一段话:“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即使品德高尚者,也需要用文化来“变其气质”。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教师,不但需要内在的人格品质,也需要外在的君子形象。一个文质彬彬的教师,会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择其善者而从之”。

    我采访过不少语文学科之外的名师,他们之所以成为名师,没有一个不是饱读诗书者。他们除了阅读教育名著,大多还读了很多教育之外的高品位的书。大诗人陆游对其儿子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那些从表面上看似与教学无关的书,其实都与教育教学有着内在的生命链接。

    比如我在采访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的时候,他就谈到他读了很多大师的作品,许多还是具有很大难度的哲学著述。为什么要读这些表面上看来与数学风马牛不相及的书呢?他认为,这些书是为生命打底色的书。这些大师的书蕴含着生命的哲理与智慧,读这样的书,就如同听大师的生命点化与智慧开示。大师的精神与智慧,也会渐渐地嵌入你的灵魂,活跃于你的大脑之中,彰显于你的课堂教学之上。这种智慧也为华应龙平时的数学教学注入神奇的能量,从而让他的课在不经意间闪烁出智慧的光芒。很多人惊诧华应龙的课,是不是早就精心预设好,他认为,其实更多时候,是灵感突然降临,才让其教学有了出奇制胜之妙。

    那么,怎样阅读这些高品位的书呢?

    一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上世纪80年代我初读李泽厚先生的《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美的历程》等哲学与美学著作,开始感觉有些吃力,但我没有放弃,而是一遍一遍地读。后来,不但读懂了,还读出了韵味。

    二是先要读透一本经典。比如我读《论语》,始于1983年我在曲阜师范教学的时候。学校与孔庙相邻,每天夕阳西下,只要没有特殊事情,我都要到孔庙里走一走。当时就想,我应当追寻孔子的足迹,学习他的哲学思想与教育思想。承载孔子思想最佳的载体是《论语》,我开始阅读《论语》,可是,读了两遍之后,尽管对其中的不少字词意义有了初步了解,可仍感觉孔子的思想依然是“飘在天边的云”。后来我调到山东教育社工作,又继续阅读了两遍,孔子的思想在我的大脑中还是呈现着“惚兮恍兮”的形态。此后,我便开始背诵。此外,我又把朱熹的《论语集注》、钱穆的《论语新解》、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张居正的《论语别裁》、杨伯峻的《论语译注》等各读了十多遍,有的还作了记录。这样,才基本走进了《论语》思想及其语系。而读懂了《论语》,再读《大学》《中庸》《孟子》《荀子》《学记》等其他经典的时候,就感到相对轻松。朱熹的《朱子读书法》对此有着详细的论述。曾国藩也有“一书不尽,不读新书”之说,尽管有些绝对,但却对我们研读古代经典,有着很大的启示。

    三是精读世界名著。世界经典文学名著,不能走马观花地读,而是要一心一意地精读。读得多了,就会让你在喧嚣的当下,始终拥有一颗澄明的心,并在与学生生命相遇的时候,给他们以特殊的心理慰藉。同时,大师们的语言也会让自己的语言渐渐变得诗化与美妙起来。这样,教学的时候,自己也常常会因为脱口而出、妙语连珠而欣慰不已,学生则会享受来自师者的妙语佳音。于是,不管是教,还是学,都会像自由遨游于大海之中的鱼儿一样悠哉游哉,幸福不已。

    写作需要长期的阅读积累

    记者:很多教师不愿写作,甚至惧怕写作,认为写文章是件苦差事。据说您也经历过这个阶段,您是怎么走出写作困境,渐入写作佳境的?您怎样看待阅读与写作两者间的关系?

    陶继新:是的,我也曾被写作困扰过。不但写得慢,而且写不好。写一篇五六千字的文章,大多要用七八天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且还常常搞得筋疲力尽、心力交瘁。写作如此之苦之慢,读书的时间自然就少之又少了,于是走进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

    其实,我知道之所以日复一日地陷入这个怪圈而无法突围,是因为自己的文化功力不足。之后,我下定决心,为读书留出了更多的时间,有时数日甚至一两个月只读不写。当再拿起笔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写得快了一些,质量也提升了。

    这让我感到惊喜,同时又为诵读多分了一杯羹,于是我将背诵经典提上了议程。日复一日不断地从大师的书中汲取哲学思想与语言精华,渐渐发现自己的作品有时也会闪耀出理性的光华,并有了比较优美的文字表述。

    可是,仅仅诵读还是不够。因为读书与写作,在逻辑上构成的是必要条件关系,即有之则未必然,无之则必不然。如果没有丰饶的教育实践,即使拥有很高的理论水平与美轮美奂的语言,也难以让佳作纷涌迭出。因此,在近十年来,我一年至少有一百多天行走在教育一线,在课堂听课评课,采访教育局局长、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并通过电脑打字记录下来。同时,写作之前不看他们提供的文字材料,用自己的语言和思想进行写作。因此我所写的所有文字,毫不夸张地说全部姓“陶”。

    其实,我是一个“困而学之”者,只不过在这方面下的功夫比一般人大得多罢了。几十年如一日地奔赴全国各地学校采访,几十年如一日地将采访的内容写成文章,以至每年的除夕及春节,我都是在办公室里享受着写作的愉悦。不管外面多么喧嚣,丝毫打断不了我的写作思路。如果没有这十几年的笨功夫,就不会有今天的陶继新。

    写作需要长年累月的储备,而不是急用现学。当你写作时,早已在你大脑里的储备就会极其迅速地作出反应,让你惊叹其何以如此神妙!于是,我的十指便条件反射般地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随即,一连串的文字沛然而出,让我兴奋不已地享受这人世间的美妙。此之谓“功夫教育学”也。“功到自然成”不只是一个写作的规则,也是一个自然的规则。试图在写作上走捷径者,到后来只能是“反误了卿卿性命”。而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记者手记

生命是如何实现裂变的

    在接受记者采访前,陶继新刚刚出差回到济南,身体欠佳,然而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他依然思如泉涌,妙语连珠,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记者不禁暗自赞叹他四溢的才华、满腹的经纶。

    其实记者早已认识陶继新,但真正了解他还是在近几年间。因为做读书周刊的缘故,记者经常会收到他寄来的新书,也时常阅读其中的文字。从他的新作《做幸福的教师》中,我更加了解到今天的陶继新是怎样“炼成”的,也揭开了他能有如此高产高质的新书不断问世之谜。

    记者以为谜底有二:首先是阅读经典。他自己总结说:“经典相伴,幸福一生。”陶继新从49岁开始背诵《论语》等古代经典,并持之以恒,从未间断。在持续不断的诵读中,他从一位“知之者”变为“好之者”,进而成长为“乐之者”,阅读对他来说有了审美的况味。阅读经典在他身上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他从一个被动的“诵读者”转化为一个主动的“审美人”,并乐此不疲,日日徜徉于经典诵读中,陶醉在“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妙不可言的快感中。而这种阅读经典带来的快感是没有经历过长年累月阅读积淀的人难以体会到的。

    其次是持续不断地写作。陶继新也曾经历过被写作困扰的阶段,甚至有时被写作搞得精疲力竭、心力交瘁。但他很快意识到自己是因为阅读不够而陷入写作困境的。于是他便开启了阅读经典之旅,不断地从大师的书中汲取哲学思想和语言精华,慢慢地发现自己的写作不时也会闪耀出理性的光华,并有了比较优美的文字表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长期的阅读储备,让他的写作如有神助,当写作需要时,它们就会自然地从指间涌出,一连串的优美文字沛然而出,让他兴奋不已地享受这人世间的美妙。

    在取法乎上、持之以恒的经典诵读中,他找到了人生的幸福;在笔耕不辍、日积月累的写作中,他提升了自我,实现了生命的裂变。这,就是陶继新给我们的启示。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9-04-15/1024947.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