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招博士,年薪80万,求转发,求扩散,求推荐”……据《齐鲁晚报》报道,省内多所高校扎堆招博士,招聘博士的信息在网上甚至是朋友圈内热传。记者梳理多所高校的招聘简章发现,省内不少高校进入密集招聘期,各高校扎堆招人才,至少是博士以上学历,人数少则10多名,多则近百名。
其实,不只是山东,其他省份博士招聘工作也是热度不减。一些地方高校对博士求贤若渴,诚意十足,有的甚至打出“急需引进博士,专业不限,根据不同专业,给予30万—60万不等一次性安家费,其他待遇可面谈面议”“分配商品房、安置配偶工作、解决子女入学问题”等诱人条件。许多高校热衷招聘博士,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近些年我国高校普遍加快发展脚步,许多学科与专业急需博士、教授等高端人才,即高校出于提高学术生产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不得不在师资建设方面早作准备。
客观原因正如报道中所言,为了满足对高校办学条件,如师生比、教师中博士硕士学位获得比例、具有高级职称师资比例等基本指标的考核需要,或为了应对新一轮学位授权审核评估。还有一些学校面临转型升级,如从学院升级为大学,也需要全面提升硬件条件。另外,我国经济社会多年来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高端人才需求强烈,倒逼高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从而使得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师资成为你争我抢的“香饽饽”。
一边是高校对博士需求旺盛,一边是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如发布包括《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在内的研究生招生培养文件,对博士培养的入口和出口严格把关,进而拉大了优秀博士的求大于供。应该说,高校招聘博士是好事,持续旺盛的需求使得博士培养单位必须把好关,同时督促招聘博士的高校爱惜人才,即不能只招而不培,只拿数量说事,将博士数量作为招生或宣传的噱头,或只为迎检评估,这样既违背了博士生培养的初衷,也造成了人才的浪费。
之所以需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学校与所招博士之间是一种互利互惠、相互成就的关系。尤其是在建设一流高校、一流学科的大背景下,学校发展离不开优秀师资,需要高水平教师来助推办学水平和专业能力的全面升级。包括博士在内的优秀人才,也需要学校给予广阔的发展空间、良好的工作环境、良性竞争的学术氛围。对于办学水平相对较弱的高校,更要珍惜博士资源,类似“无论男博士还是女博士,只要抢到就是赚到”等抢占先机的想法,虽然可以理解,但要认识到,这只是人才招聘的初级阶段,后续的人才发展环境营造才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优秀师资历来是一种稀缺资源,就像报道中专家所描述的,“目前博士不是太多,而是优秀博士太少”。既然优秀博士难求,因此一旦招来博士,不能变成一锤子买卖,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培养其逐渐成为专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乃至学科带头人。相对而言,在营造人才发展环境上做文章,在提升博士培养的软环境上下力气,才是可取之道,也有助于招来更多的优秀博士。特别是对于边远地区的高校而言,招聘博士与名校相比确实存在劣势,如果基于博士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反而能在博士招聘大战中占得先机,实现博士自身发展与学校办学水平的双赢。
说到底,博士招聘热是人才的竞争,也是学校师资待遇、办学能力的竞争,更是人才培养环境的竞争,而后者从长远来看无疑是博士招聘的利器,也是学校弯道超车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系渤海大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