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这一个”鲁迅离我们很近

[db:作者]  2012-05-21 0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叶继奋

  翻阅《鲁迅传——苦魂三部曲之一〈会稽耻〉》(以下简称《会稽耻》),我的第一印象便是该书带着厚重的历史感和纯粹的文学味。《会稽耻》很好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之间的辩证关系。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笔者的阅读直觉,那就是作者张梦阳先生复活了当年的鲁迅,以及他生活过的绍兴古城和特定的历史年代,使读者最大限度地进入了历史现场。

  要让读者走近鲁迅,首先在于将鲁迅还原为“人”。《会稽耻》的时间跨度自1893年至1902年。根据年龄特征和鲁迅的特定身世,作者层次清晰地勾勒出传主从少年到青年思想发展的基本轨迹。他是三味书屋里天资聪颖的学童,赏蝉蜕、捉苍蝇、看蚂蚁,也不乏善意的捉弄与活泼的嬉戏;他是一个爱做梦的诗性少年,憧憬初恋,渴望温情,梦幻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与琴表妹翩然起舞;他更是一个早熟懂事的长子,奔走于药店、当铺之间,为母亲分担苦难。根据鲁迅含蓄深沉的性格特点,传记注重通过追忆和梦境展示其丰富的内心世界。除了两次绿雾飘渺的爱之梦,更为深刻的是通过“父亲的死”、“世相百态”、“故家败相”等章节中的几次夜梦,层层展示了鲁迅在遭受家的败落、爱的悲剧以及亲历人间冷暖、经受外族入侵等多重苦难中,通过对人性、历史、生死的思索,逐渐由单纯天真到敏锐深沉的精神成长过程。正如作者所言,鲁迅虽然有很高的天赋,但他是一个人,而不是天降的“圣人”。“鲁迅正是在从小康坠入困顿的路途中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在困惑中博览群书,刻苦自励,逐步成长起来的。”这样就消除了“横眉冷对”的单一平面和思想巨人的先定印象,还原给读者一个散发着生命温情和多个层面的鲁迅形象,从而自然地走近他,继之进入他丰富而复杂的精神世界。显然,《会稽耻》已为鲁迅的后期思想埋下伏线:在他人白眼中“就要吃给你看”的倔强坚韧、“打恶狗”表现出来的复仇思想、赞赏“三个汉子”的民间立场、看“野史”对“吃人”民族的认识、读“红楼”萌生的“色空”观念和“过客”意识等。同时,作者也为读者接受作好了知识铺垫和心理预设。

  《会稽耻》描述鲁迅自13岁到22岁的人生历程,这是人的一生从少年向青年的转型时期,非常贴近学生们的实际生活。鲁迅有很高的天赋,但并不是最聪明的,同样的书,鲁迅读几遍能背出40行,而他的同窗、叔伯兄弟周寿恒却能背出80行,但寿恒有点儿嬉皮相,不像鲁迅那样既聪明又正派,刻苦努力。后来寿恒干脆退了学,骑马、唱戏、迷上赌博,结果成了一事不成的“嬉客大少爷”。少年丧父、家庭灾变会给人带来苦难,但是如果能像鲁迅那样坚韧地对待,灾难也会化为成才的熔炉。一味地依靠父辈的“富二代”、“官二代”,倒可能没有出息。这就是《会稽耻》通过鲁迅的少年经历告诉我们的人生真理。

  (作者系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2-5-21/1065898.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