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沐浴着新世纪职业教育改革的强劲春风,宁夏积极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以“小省也能办大事、也能有大作为”的气魄,全面推动职业教育实现了新的历史性跨越。“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坐落于宁夏职教园区内的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近10年的高职教育实践中,以其先进的办学理念、实干担当的办学精神、能打硬仗的教职工队伍、自我超越的校园文化、卓著的办学成绩,彰显出改革创新的无限活力,折射出作为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宁夏乃至西北高职教育的无穷魅力。
上篇
负重拼搏 抢抓机遇谋发展
巍峨贺兰山,滚滚黄河水,见证着宁夏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所发生的沧桑巨变。曾几何时,人们惊奇地发现,在银川西部、贺兰脚下,一座颇具规模的现代化高职院校迅速崛起,强烈地撞击着人们的眼球,这便是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发展历程:十载春秋育人路 一曲桃李争艳歌
如同每一个人都有他独特的成长经历一样,隶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的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十年的风雨洗礼中实现了跨越发展。学院的前身为宁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10月,由原宁夏商业学校、宁夏经贸学校、宁夏供销学校合并组建而成。2006年9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正式更为现名,成为面向商业流通领域主要为第三产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龙头学校。2007年9月,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办学成果得到宁夏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然而,学院跨越发展的脚步并未就此停止。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2008年8月,一体化建设的学院新校区暨宁夏职业实训基地正式开工,高水平、高质量的办学平台为学院的改革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09年8月,原宁夏化工技工学校、宁夏农业机械化学校(宁夏机电工程学校)整建制并入后,学院的办学规模和办学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学院在全区职业教育布局中的龙头作用进一步彰显。借此东风,在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全院近600名教职工在学院党委的带领下高歌猛进,于2010年10月,成功跨入首批立项建设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行列。这一次次的跨越,创造了宁夏职业教育一个又一个奇迹,也成为世人认识宁夏、了解西部的一个窗口。
办学理念:德能并重 多元融通 对接产业 服务社会
从服务商品流通类企业的中职教育发展到立足现代服务业、面向装备制造和能源化工业的高职教育,从占地140亩、在校生人数不足3000人发展到占地1648亩、超过万人规模的现代化新学校,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厅属普通学校发展到首批立项建设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之所以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壮大,与学院决策层瞄准需求、引领发展的办学理念密不可分。
办学理念是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在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同学院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需求和发展的观点看职教,以顽强和创新的精神办职教”,按照国务院提出的“高水平建设好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发展旅游和金融等服务业”的战略指导意见,紧扣自治区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方向,立足自身办学优势与特色,确立了“立足现代服务业,面向能源化工与装备制造业,培养艰苦地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自觉承担起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仅有责任意识还不够,还必须志存高远,敢为人先。为此,学院主要领导提出了“全力创建宁夏领先、西北一流、全国知名、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国家骨干高职学院”的发展定位。宁夏工商职院人亦深知,实现所确定的目标没有任何捷径,只有脚踏实地,秉承“厚德、勤学、敬业、强能”的校训精神,发扬“负重拼搏、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坚持“德能并重、多元融通、对接产业、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方能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才能使学院在全国高职院校百舸争流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学院精神:实干 突破 担当
宁夏工商职院人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申报建设这一项工作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11年这一年间,学院就有9个项目团队约130多人,历时7个月,鼎力合作修改7稿,逐条响应专家意见4次,累计加班70多天,最终形成了205705字的建设方案和84925字的建设任务书定稿,并率先通过了教育部、财政部专家评审,在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上公示。随后,按照建设任务书承诺,推进完成了8个项目和综合职能责任部门共计762个任务点的建设与验收工作。学院能够激发活力、实现跨越发展,靠的就是这样一群敢打硬仗的教职员工,这样一股闯劲、一股韧劲、一份对职业教育的忠诚和对社会的责任。
十年办学,十年探索,十年奋进,十年辉煌。奇迹就是这样在宁夏工商职院人团结、拼搏、奋进中悄然发生。十年来,学院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自治区培养和使用技能型人才先进集体”、“自治区大中专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科研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劳务输出先进培训机构”、“自治区治理教育乱收费先进单位”、“自治区安全生产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校务公开达标单位”等,先后获得“技能人才培养奖”、“全国教育成果奖”、“职业教育创新奖”、“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抗击冰雪抗震减灾奉献奥运”突出贡献团体奖、2008北京奥运会餐饮服务“优秀组织管理”奖、“9·10教育奖状”等。试看今天的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实现了新校区与宁夏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一体化管理运行,实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万人办学规模,真正成为宁夏职业教育的“大哥大”。从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学院党委把方向、抓大事、谋发展、驾驭全局的工作能力,更深刻领悟到学院倡导的“实干、突破、担当”的精神内涵。
中篇
特色推进 执著创新铸品牌
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生命力的重要表征。一所高职院校只有着力打造并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进而拥有持续发展的旺盛生命力。
特色之路: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激发办学活力
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2011年9月,学院探索创建了包括9家政府部门、4家行业协会、36家合作企业在内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建立了理事会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等多项制度,向社会发表了《政行企校四方联动理事会成立宣言》。理事会下分别成立了师资、教学、学生、实训四大工作委员会,具体指导教师流动中心、校中厂、创业园的建设以及课程开发、校园文化建设等。先后争取到企业捐助的教学设备181.9万元,吸纳企业奖学金1000多万元,奖助学生2100多名。同时,找准学院与企业互动的利益平衡点和持续合作的激励点,编写了《校企合作指导手册》,修订实施了《校内津贴分配办法》、《专兼职教师管理与考核激励实施意见》、《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80多项规章制度,积极创建校企合作“互惠多赢”的小环境,优化人才培养机制。
探索“双主体”育人路径。学院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组织广大干部、教师和学生下企业、进车间、访技师,经过大量卓有成效的调研与筹备,相继在神华宁煤煤化工公司、银川新华百货、银川同福餐饮有限公司、宁夏力成电气集团等企业建设了6家教师流动中心,将新长机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宁夏康辉旅行社等5家企业引进校内,创办了校中厂和创业园。各校企合作共同体均实行双主任负责制,即由学院与合作企业共同聘任,共同履行建设与管理、专业与课程调研、校企合作研发、兼职教师选聘、专任教师挂职锻炼、学生顶岗实习等职责,真正实现教师学生“双身份”、学生学习“双场地”、校企育人“双主体”。同时,在税收、信贷、知识产权等方面引导、激励校企合作,尝试“投资合作式”、“筑巢引凤式”等校企合作模式,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景育人的新路径。
特色之本: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不断优化师资队伍
狠抓师德师风建设。“玉在山而草木润,渊有珠而崖不枯。”人才作为学校的第一资源,学院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以院党委书记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考核评估办法,并由各系部对本部门的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进行总结和评议。坚持从严考德,违规必究,在年终考核、评优评先、职称评聘中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目前,全院已形成了“严谨、求实、敬业、博学”的优良教风,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优秀教师。
着力“双师”素质建设。学院把提高专任教师实践技能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将“双师”素质作为教师岗位工作标准与职称评审条件,出台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生产实践、开展科研和技术服务的政策措施,组织专业教师到流动中心轮训,全面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同时,结合专业建设需要,加大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目前,学院专任教师中35岁以下者占30.5%,硕士以上学位者占25.8%,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者占33.8%,已建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打造“双师”教学团队。学院进一步完善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与管理的相关制度,严格专业带头人选拔条件和程序,实施以自我评价为主的量化考核评价和动态管理。全面实施兼职教师倍增计划,创建了兼职教师资源库,加强聘后管理和培训,保障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还通过实施教师流动中心“双主任”机制、课程建设团队“双成员”参与、教师培训“双身份”提升,全力打造专兼结合、能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运行的教学团队。
特色之基:对接区域产业发展 不断提升竞争实力
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专业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载体,也是高职院校联系社会的纽带。学院主动适应自治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需求,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整合专业教学资源,聚焦专业发展方向,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并以国家骨干校建设为抓手,强化清真烹饪工艺与营养、物流管理、应用化工技术、机电一体化4个重点专业和专业群建设,形成可资借鉴的经验,带动学院整体专业建设和发展。目前,学院己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特色,主要面向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业的专业布局。以国家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为品牌(特色),院级重点专业为支撑的多层次塔形专业结构。
着力课程改革与建设。学院严格执行国家就业准入制度,着力推行“双证制”。各专业根据预期服务面向的职业岗位(群)要求,确定了专业核心技能、基本理论结构、主要技术应用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结构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并将企业生产的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服务规范等引入教学内容,大力推行项目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课程建设的意见》等11项制度,推进了20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编写和修订工作,创建了多个重点专业的教学资源库。近万名学生参加了20个工种中级以上职业资格鉴定,通过率为90%以上,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优化实境教学环境。孔子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院依托宁夏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作用,有效整合实训教学资源,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先后引进宁夏新长机数控机床公司等企业,建成了“车间与教室、学生与学徒、教师与师傅、作品与产品”合一的校中厂。按照标准化、真实化、实战性、开放性的建设要求,完成了实习酒店、烹饪、机电、物流等10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力成电器、宝丰能源、同福大饭店等企业合作“共建、共享、共管、共督”的131个校外实训基地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现场教学、顶岗实习、教师挂职、技术研发、兼职教师聘请等人才培养亟需解决的问题。
下篇
锐意改革 高瞻远瞩绘蓝图
“质量是职教的生命,信誉是职教的未来。”审视职业教育工作面临的责任,内涵发展风生云起,育人事业任重道远。宁夏工商职院人从未停止过改革、创新、奋进的脚步。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院紧紧围绕宁夏区域支柱产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依托宁夏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天然优势,依靠中国烹饪协会、宁夏力成电器等行业企业资源,与区内有影响的中职院校组建“职业教育联盟”,校企合作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将岗位需求化为教学目标,职业技能融入教学内容,工作任务导入学习过程,创建了“三段阶梯、知训融合、学工轮替、循序顶岗”、“三共建、三融合、三阶段、三能力”、“工学一体、实景育人”、“多能并重、学做一体、校企融通”等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践努力,使特色品牌专业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融合、职业技能标准与教学内容融合、工作任务与学习过程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成为西部同类专业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范式。
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学院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理念。狠抓学生日常管理和行为养成教育,重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培养,广泛开展社会调查、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发展大讲堂、校园读书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大力倡导“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清真烹饪、物流管理、应用化工、机械加工、计算机、会计等类全国大赛和自治区职业技能大赛,广泛参与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志愿服务活动,近年来,学生共荣获各类奖项300多个。
切实做好招生就业工作。学院以“订单培养”为突破口,不断推进校企深度合作。近年来,在招生形势严峻、生源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始终保持住了生源质量持续提高的良好势头,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毕生后广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始终保持高位。学院全面实施“双线全程”的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模式,即通过“课程教育、渗透教育、活动教育、环境教育、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创业,运用“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程管理”指导学生就业。学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8%以上,居自治区各高校前列。在关注毕业生就业率的同时,学院更关注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起薪水平、岗位稳定度、可持续发展环境等就业质量因素,力争为学生搭建更多、更广、更高、更优的就业平台,提供更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学院还坚持开展毕业生跟踪调研,据2011年调研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特别是对其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工作能力、工作业绩评价高,其中91.80%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评价满意;95.39%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满意;90.79%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表现满意。
强化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学院充分利用自身办学资源优势,积极承担“生态移民就业培训援助”、“回族厨师轮训计划”、“农民工培训与就业项目师资培训”、“南部山区九县中小学免费午餐厨师培训”等40多项“民生工程”。开展了中式烹调师、数控机床等20多个工种5个等级200多批次20000多人次的培训鉴定工作。同时,积极同行业企业联合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及新产品、新工艺开发和成果转化等科技服务,近年来共获得100多个教科研项目。有20多名专业教师在行业协会、企业任秘书长、顾问、总经理助理等职,进行应用技术研发,其中张天禄老师研发的多个清真面点产品投放市场获得认可,为宁夏清真面点走向全国作出贡献;赵润良老师研发的马玲薯种植机和葡萄藤条埋土刮平机已获得专利,为服务宁夏“三农”作出了贡献。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展望未来,宁夏工商职院人目光坚毅而自信。步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行列只是学院改革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学院党委将全面实施骨干建设攻坚工程、专业建设品牌工程、师资建设名师工程、环境建设强基工程、素质教育厚德工程、内部管理固本工程、服务社会民生工程、校园文化底蕴工程、科研工作先行工程、党建工作统领工程这十大工程,把学院建设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与技术服务中心,成为宁夏高职教育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成为办学综合实力强、特色突出、在西部地区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的示范性高职院校。
结语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2002年的首轮合并开始,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已走过近十年的不凡历程。这十年,是宁夏工商职院人呕心沥血、奋发图强、励精图治的十年,是学院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书写辉煌的十年,是学院党委一班人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在他们的人生履历中,在宁夏职业教育发展史册上,写下无悔一页的十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业已兴,路正长。“勇向潮头立”的宁夏工商职院人必将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精神、更加执著的努力,携手书写高职教育更加华美的篇章!
(高安京 陈晓东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