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荔湾,钟灵毓秀。”这是人们对广州市荔湾区这片承传了岭南古韵土地的描绘。璀璨的西关文明在这里演绎着一篇篇绚丽的文化乐章,即便历经千年也无法风干西关先人们求索的身影,那些熠熠生辉的传奇志史,总能唤起后人内心深处的遐想和暖意。
当然,从梁朝禅宗始祖达摩,千里迢迢登岸弘法开始,在荔湾这片热土上最值得人们眷恋和追寻的还是“教育”的足迹。
广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之一,素以敢为人先、勇于开拓创新而令世人瞩目。而荔湾,作为广州“千年商都”的金字招牌,孕育着传统历史标志性代表的西关文化,其教育的发展正以突破常规的探索勇气和赶超一流的实践锐气,在“文化引领教育发展”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创新思路,用智慧和汗水,浓墨重彩地在广州这座国际化大都市诠释着教育现代化改革和发展的凤凰涅槃。
文化,无疑成为改变这片土地教育未来的力量……
文化荔湾:把历史照进教育的现实
走在荔湾的大街小巷,穿梭于城乡之间,陈家祠、上下九,西关大屋、沙面岛……随处可见的西关风情仿佛在不停诉说那久远的历史。
荔湾地处广州市西部,俗称西关,因“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美丽景致而得名,是广州市独具岭南特色的中心城区和广佛都市圈的核心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现在的荔湾区是“新荔湾”,由原荔湾区和原芳村区于2005年广州市行政区划调整时合并而成,常住户籍人口近90万。
荔湾是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岭南文化的中心地、近代中国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的缩影和窗口。两千年的历史长河,在古老的西关流淌、沉积,形成了商埠名店、古刹祠堂、老街旧居、美食曲艺、国医保健、掌故传说、花香茶浓等丰富的人文资源。佛祖达摩的“西来初地”、“岭南建筑艺术宝库”陈家祠等享誉中外。
荔湾教育植根于古老而厚重的西关大地,割不断五千年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早在清代,西关就是广州私塾和书院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近代“西学东渐”的窗口。现荔湾辖区内有西隅义学和爱育善堂义学,著名的书院有十九世纪建立的文澜书院、真光书院(现真光中学)、广雅书院(现广雅中学)。清廷“废书院,设学堂”后,广州的中小学堂以西关最盛,名声最著。著名的有时敏学堂,坤维女子中学堂(西关培英中学前身),南海县立中学堂(南海中学前身)等。
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荔湾众多的老校、名校。昔日西关的书院、学堂以其厚重的历史积淀已然发展成为今日国内外知名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学校。荔湾的百年老校是全广州市最多的,共有11所之多。其中包括全广州市最古老的学校真光中学、清朝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广雅中学、由中国第一所培养幼儿教育人才的学校演变而来的协和中学及协和小学、新中国成立前“全国最优的九所中学之一”的南海中学、广州市最早的乡村现代学堂芳村小学、中国最早期的幼稚园之一的协和幼儿园。另外,具有80多年历史的广州市第一中学是民国时期广州国民政府举办的第一所公立中学。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荔湾区委、区政府坚持崇文重教,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荔湾教育事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荔湾区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普及小学教育先进单位”、“普及初等教育先进单位”、“普及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校舍建设一级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区”、“广州市特殊教育先进区”;“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广东省信息化试点单位”等。原荔湾区和原芳村区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通过了广东省教育强区的督导验收。近年来荔湾还被评为广东省教育收费规范区、广州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先进区、广州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区。2008年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强区复评。截至2011年,荔湾连续5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这一块块奖牌、一个个奖杯、一面面锦旗,虽然无声无息,却记载着荔湾教育事业波澜壮阔、栉风沐雨的发展历程,是一代代荔湾教育人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结出的累累硕果。
在荔湾这片热土上,一代又一代子民开启知识的启蒙,一代又一代学子寻找着实现梦想的路途。无数出色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社会各种机构的管理工作者的名字都与荔湾联系在了一起: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罗富和,著名艺术家关山月、廖冰兄……广州一中、广雅、省实、真光中学、四中、协和中学等学校共培养了21位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近年来,荔湾坚持实践大教育观,把教育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谋划,把教育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重要引擎来推进,把教育作为文化引领的重要力量来实施,把教育作为关系民生的头等大事来落实,把教育现代化看作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看作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看作是创建和谐社会、建设幸福荔湾的必由之路。
从完成“两基”验收(“有学上”)到教育综合改造(解决教育用地困难,突破学校发展瓶颈),从等级学校和规范化学校建设(标准化建设和提升办学质量),到全面实施教育“三品”工程(优质均衡、特色发展),从“十一五”的“科教强区”,到“十二五”的“文化引领”发展战略,荔湾教育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经历了“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从常规建设向教育现代化迈进”的完美嬗变。
2009年,荔湾区委十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了“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力争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2010年,区委十届八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快荔湾教育现代化建设,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11年,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再次重申“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在《广州市荔湾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明确提出了2015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2020年“教育现代化水平进入国内先进行列”的目标,把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定位为荔湾教育未来十年改革和发展的中心工作。荔湾向教育现代化进军的号角已经嘹亮地吹响,荔湾人民满怀豪情地向教育现代化先进区迈进。
目前,荔湾辖区拥有普通中学39所、小学52所、职业技术(技工)学校13所、幼儿园88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全区约有优质学位5.7万个。区属公办中小学中,省、市一级学校34所,占了55.7%。全区教育系统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员工5486人,在读中小学生87111人,在园幼儿21202人。全区基本上形成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公办、民办、联办等多重办学体制并存的大教育格局。
木铎传金声,悠悠越千年。“荔(枝)湾”这个延用了数千年的名称,如今,在“文化引领”、“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思想旗帜引领下,不仅成为广州这座名城深厚文化底蕴的代名词,也成为广东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进而走向国际的亮丽名片。
文化引领: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利益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促进教育公平,保证人民群众,不论贫富贵贱,都能平等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广东省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说:“收入不公平影响人一时,教育不公平影响人一生!”的确,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就是一杆秤,承载着成千上万老百姓的期盼、孩子们的希望。
而教育均衡发展的要义是在提高教育质量、坚持内涵发展的前提下,追求区域内适龄儿童获得更加公平、更高质量义务教育的目标,实现每一位适龄儿童的最充分发展。均衡发展既包括地域间、城乡间、校际间的均衡,也包括学生间的均衡,还包括各级各类教育间等诸多方面的均衡发展,均衡发展并不等同于平均发展、同步发展,更不是限制发展、划一发展,而是共同发展、特色发展。均衡是一个辩证的、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个“均衡——不均衡——均衡”的不断螺旋上升、循环发展的动态过程。
基于这样的认识,荔湾区在实现“人人有学上”的目标之后,开始用动态均衡和高位均衡的发展观来指导整个教育的发展,坚持用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的理念来引领整个教育的发展,力争实现“人人上好学”。为了能让每一位适龄儿童获得最充分发展,荔湾提出“文化是学校办学的灵魂”的理念,将“一校一品牌”作为破解教育均衡发展这一难题的核心策略,推动学校挖掘文化内涵,打造出内容不同、形式各异、满足不同类型学生发展需要的学校品牌,在学校、教师的进步中,努力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成长。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说到底是管理机制、教育手段、教育资源、师资队伍以及校际和区域间一次脱胎换骨式的变革。更何况还可能面对城乡之间不均衡、区县之间、同一个区县内的不同区域之间、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受教育程度不均衡等等种种现实情况。教育均衡其实是一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大工程。
郑健恒是荔湾区河沙小学的校长,他所率领的沙河小学是一所位于广州市西郊珠江河畔、大坦沙岛内的城中村学校。一直以来,外人给予学校的评价是:观念不新,成绩不好。教师也大多不愿意来此任教,担心环境不好,怕学生难教。“每到一个学年结束,作为校长的我就会为教师的流动发愁,没有区内高素质的人才交流,学校发展的确举步维艰。”郑说。
可自从荔湾区“研耕工作坊”的教研员区思品科伍宝琴老师来到学校,变化悄然而生。“不言学生差,积极想办法”、“全员施教,不失一生”成为沙河小学教师们的口头禅,从来没有想过能获得荣誉的师生们,不仅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教师团队在《我们共同享有的社区》异地教学比赛活动中获得三等奖,而且学生们参与征文活动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原来,教研员伍宝琴这次来沙河小学并不是简单地听听课看看效果,例行公事地检查调研一下,而是长时间蹲点,积极发挥研究、指导、专业引领的作用,直接参与组织教研活动,为老师们解疑释惑,为每位教师找到突破方向。“虽不能让这些学校起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却为每一位受益的老师提供了解决教学困惑的有效途径。”郑校长这样评价。
“研耕工作坊”成立于2010年,成立伊始,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小学部就把18名教研员全部出动“下教”,分别进驻到河沙小学等16所学校和广雅幼儿园等两所幼儿园,蹲点到教研一线,对口指导工作,教研员以学习者、参与者、研究者、合作者、指导者的角色在学校蹲点开展教研工作,实施“扶弱促优、分类指导”。同时,有6所学校结成了“跨校结对”,未来有可能形成“校际联盟”,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仅这项专项帮扶活动运行一年多,就让18所学校、幼儿园近万名师生受益,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大幅提升了教研员和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
实际上,荔湾区早年面临的具体挑战远不止类似沙河小学这样的一类问题:2005广州市区划调整,原荔湾区和芳村区合并成立新荔湾区时,由于历史和文化差异等系列原因,使得南片(原芳村区)与北片(原荔湾区)的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质量方面存在差距。就拿生源不均衡来说,荔湾区总面积62.40平方千米,当时常住人口近90万,其中北片面积约16平方千米,人口约52万;南片面积约46平方千米,人口18万余。南北两片人口分布不均,直接造成北片小学学位紧张,学生人数多,占地少;而南片小学学位空缺,办学的成本与效益比例失当,教育资源存在浪费。另外,荔湾作为旧城区,老学校多,部分学校占地面积相对较小,校舍改造任务重、资源配置难度大。
针对这些具体问题,除了设立“研耕工作坊”首创教研员到校蹲点的教研新模式,荔湾区还采取了一系列组合措施来解决南北间的不均衡:积极开展学校帮扶和共建工作,通过学校之间的学习、交流、研讨、资源共享等方式,全面提高南片学校的发展能力;制订和实施区属学校校长交流制度,畅通校级干部交流渠道,2007年以来,南北片互调任职校级干部26名,使中小学干部队伍配置更科学、更均衡;教育经费投入也向薄弱学校倾斜,全面改善区域学校的硬件条件,2011年信息化更新设施设备1000万和信息化设施设备维护费用160万专项经费主要投向了南片相关学校。
小班教学,则是荔湾基于另一种现实构建出的薄弱学校发展新模式。花地中学由原广州市第119中学和第120中学两所学校“弱弱合并”而成,校区不大、校舍残旧,办学水平一直处于下游水平,坊间甚至有“不好好读书就让你去读花地”的说法。为了提升办学质量,摆脱困境,荔湾从2009年开始在花地中学探索小班教学模式。
小班教学,不仅仅是每班人数减少,在课室座位的编排、教师配置、教学方法上也有创新: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课室桌椅摆放为六边形,便于学生合作学习和共同探讨,促进学生参与;在教学观念上,教师按照“自学”、“互助”、“展示”“评研”四个环节设计教学环节,注重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共同探究中学习知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感受、体验;同时教师制定发展式的评价机制,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使用课堂绩效评价表,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氛围营造方面,创设轻松、宽容、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增加了师生间、学生间交往的频度和密度,上课形式灵活多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与活动;在课程设置方面,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开发出一套以“张扬个性、享受学习、体验成功、快乐成长”为发展方向共15个项目的校本课程。
一个学期下来,花地中学初步尝到甜头,在参加全市6个区的联合质量检测中,花地中学小班教学实验班跃居荔湾区35所中学的第五名。
小班教学在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已很普遍,美国有研究发现,一个45~50人的班,学得好的学生可能只有两成,但每班人数降到30人以下后,因为每人受到老师的关注多了,有八成学生能学好。花地中学的调查也显示,100%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关注到自己,95%的学生喜欢小班化课堂教学形式及座位形式的变化,89%的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感到快乐,91%的学生认为自己进入中学小班后变化很大,85%的学生认为自己进入中学小班后进步明显。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据了解,长期以来,荔湾区在财政相对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原则,不断完善教育投入优先保障机制,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近3年的财政预算内支出,教育专项占预算支出比例平均达到30%。荔湾认真贯彻《教育法》关于教育投入的规定,依法落实“两个提高”、“三个增长”,确保教育经费支出占GDP和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提高,实现教育财政拨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生均教育经费及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2008年至2010年,区财政对教育拨款数分别比上年增长7.17%、17.84%、26.02%,高于同年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5.18%、17.09%、9.52%。2008年至2010年,小学、初中、高中、职中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以及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均实现了逐年增长。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荔湾重点开展了区域教育的固本强基工作,进行学校布局调整、全面完成教育综合改造工程、建设示范性高中、建设规范化学校以及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等,累计投入资金近20亿元。
三品工程:用文化的方式发展有生命的教育
在全面挖掘荔湾区教育发展经验的走访中,上至区委、区政府下至街道、社区,上至教育行政部门下至学校、教育机构,从党政领导、负责人到一线的教职员工,“文化是学校办学的灵魂”、“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质的学校教育”、“用文化的方式进行有生命的教育”等观点,被大家反复地提及。看来,“文化引领”的大教育观念,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每位荔湾教育人的心灵深处。
在荔湾,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景象:校长们积极挖掘学校的核心文化,每所学校都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展现出独特的光芒;教师们以课堂为载体,传播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潜心、用心“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中吸取营养,感情、意志、信念、习惯等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欲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荔湾教育由于深深植根于厚重的西关文化而枝繁叶茂,正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学校、教师、学生们的素质、气质、品质都和过去不一样了。是文化让教育充满了活力,富有了实力,更有魅力。”一位校长骄傲地说。
文化对于现代教育的确具有巨大的作用力。一方面文化直接深入到学校教育活动内部,作为学校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成为各类学科知识,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另一方面活跃于学校教育活动外部,作为文化背景形成学校教育的特殊气息,通过优秀文化感染人,潜移默化地教育人。
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活动的过程,不同教育反映着不同文化背景,体现着迥异的文化传统。文化,它与教育相伴而生,相随而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互为前提,互相砥励。文化给教育以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教育给文化以生存依据和生机活力。
荔湾教育植根于古老而厚重的西关大地,使得荔湾具有了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文化品牌,具有了无法复制的核心竞争力。荔湾教育人果断地举起文化的旗帜,以文化改变教育事业的未来,以文化改变莘莘学子的未来。
与绵延两千年的深厚文化背景相称,荔湾教育要向高质量、高效益的目标迈进。在内涵式发展的大背景下,“三品工程”应运而生。
2006年3月,荔湾全面启动创建“品牌学校”、“品牌学科”和“品牌教师”工程,分别在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4个学段中实施。品牌学校和品牌学科评审采用五星级制,五星为最高级别。品牌教师则分为新星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荔湾名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教师和特级教师5个级别。同时下发的《关于印发荔湾区创建品牌学校、品牌学科、品牌教师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给出了具体的考量指标:品牌学校七大项,创建品牌学科八大项,创建品牌教师三大项,共五十七项指标。
显然,这是荔湾通过建设“办学理念优、书香校园雅、品牌课程多、师生素质高、学教方法对、帮扶经验好、社会口碑佳”的品牌学校及书香校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全区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实现荔湾教育上层次、上水平、上质量和上效益的战略之举。
一场教育的“寻根”、“构魂”、“拓源”的书香校园建设之旅,就此在荔湾的各所学校如火如荼地展开……
忽然有一天,日日徜徉在石板大街上的荔湾人悄然发现,身边一些学校的名字更换了,多了一些以历史名人或文化资源命名的学校:康有为纪念小学、陈嘉庚纪念中学……
走进康有为纪念小学,但见园内竖起了康有为雕像和纪念馆,教室门口挂起了康有为的书画词句,处处可见其事迹和精神标语。早前,该校原名大策直街小学,因为康有为年轻时曾在小学对面的醉观公园小蓬仙馆求学而更名。
5年以来,荔湾开风气之先,已为区内16所学校“复古”改名:广州市第30中学的前身是陈嘉庚在20世纪20年代创办的师范学校,更名为陈嘉庚纪念中学;广州市第59中学复名为美华中学,广州市第11中学复称南海中学。先前还有詹天佑小学、何香凝纪念小学、林凤娥小学等。
事实上,利用本地名人及文化资源为学校更名或复名,只是荔湾确立“文化是学校办学的灵魂”理念,提升文化引领功能,实施“三品工程”的一个开端。荔湾鼓励学校通过更名与复名,通过老校提炼与新校挖掘的思路,确立学校文化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实现内涵发展。像康有为纪念小学更名后,其办学理念重新定义为“有为人生”,诠释为:“锻造有为教育,奏响有为人生”、“成功每一步,有为每一天”。
荔湾教育人深谙品牌营建之道:以在荔湾区生活过的历史名人作为学校的名字,这些名人的影响很大,利用这些名人的精神及名人效应,推动学校的发展,以这些名人的精神,作为学校发展的思想主线,既承传历史又影响新辈,从而增强了学校的影响力、辐射性、示范性,可加快教育品牌的形成。
当然,不管是复名还是更名,都不是一个名字那么简单,其实质是让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学校所用,把历史名人的事迹一代一代传承和弘扬,为培养学生所用,将相对优势变成绝对优势,将独特历史变为办学特色,将名人思想转化为师生精神追求,形成凝聚全校师生人心的精神支柱。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荔湾的百年老校,像真光中学、南海中学、西关培英中学、西关培正小学、文昌小学等,依托百年的文化积淀和历史遗存,不断提升和彰显着学校品牌;荔湾的名人学校,像詹天佑小学、何香凝纪念学校、陈嘉庚纪念中学等,用名人雕像和纪念馆,传颂着名人的故事,传承着名人的精神和品质。荔湾的学校文化,如一中镌刻着“诚恒勇毅”四字校训的蜡黄石、美华中学以“仁义礼智信美健”命名的七幢大楼、耀华小学“玉石文化”玉石园、乐贤坊小学“崇文乐贤”壁画、环市西小学“竹文化”竹园、正南街小学茶文化、金兰苑小学棋文化等等,无不在浓浓的书卷墨香和人文气息中引领着学校的内涵发展。
截至目前,荔湾全区共有五星级书香校园23所,四星级书香校园10所,三星级书香校园1所,共34所,占区属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总数的47.9%。四中、沙面小学、耀华小学等5所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书香校园。在书香校园,学生坐拥校园一隅,听风声雨声读书声,感家事国事天下事,与草木为朋,以名人为友,相约优秀文化,让一花一叶传情,让一碑一石育人,实现师生与传统的对话,与文化的沟通,与人类崇高精神的交流,实现文化品位与教学效益的和谐发展。
当然这些星级学校的冠名,并非一劳永逸,而是实行星级动态管理。学校(园)被命名和授牌后,需要对品牌进行维护,制定新的发展规划,确立新的发展目标,并接受区教育局每两年一次的复核。复核未通过的,应下降星级或者取消星级;复核通过的,将保留星级或者提升星级。
基于这些优质教育资源,荔湾进而探索到了一个新的方向,更进一步地革新了模式:以品牌学校为依托构建并深化“组团式”教育发展。荔湾以4所名中学为龙头,以其良好的管理模式、教育教学模式形成的良好声誉为内涵,带动一批以地域分布为域界的中小学、幼儿园共同进步,形成能够资源整合、特色共享、教学互补、研究互动的四个学校群体,即一中教育组团、四中教育组团、真光中学教育组团、西关外国语学校教育组团。在组团内部,充分发挥办学水平高的学校和优秀骨干教师、品牌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学校间的结对帮扶、同课题的整体带动、优秀课例的教学研讨、异校教学交流、名校长工作站、名师工作站、名班主任工作站的设立等多种方式,培育骨干教师团队,带动全区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典型范例之一是西关外国语教育组团。2006年3月,全市第一所公办外国语学校——西关外国语学校成立,该组团内的市一级学校——中山八路小学更名为西关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以英语教育为特色。眼下,在西关外国语学校的带领下,周门社区俨然已成为外国语教育特色的品牌社区。而一中教育组团致力于发扬其体育和数学的传统特色,同华侨小学、体育实验学校和奥林匹克数学试验学校形成一条龙。
在品牌学科建设上,专项冠名活动培育学校特色,是荔湾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的一大创举。其基本内容是通过对学校某项具有鲜明特色和优良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予以专项冠名。被冠名单位利用已有的教育教学资源,负责全区范围内该专项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并承担相应的集体文化活动。学校围绕该专项活动,建设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打造学校品牌。
若闻丝竹绕园,学生唱念做打,想必是到了“三元杯”民乐粤剧粤曲大赛现场;若见挥毫作画,动漫设计,想必是到了“何香凝杯”中小学生书画大赛;如碰见象棋大师许银川与学生们车轮大战,应该是到了“金兰杯”小学生“三棋赛”……
冠名活动包括书法、绘画、三棋、科技、拳操、管乐、民乐、粤剧、粤曲、舞蹈等综合项目,以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时政、历史等学科项目,基本涵盖教学领域的方方面面。经过评选认定,荔湾目前已有22所学校21个项目获得专项冠名:以科幻画、机器人、“三模”等为主要内容的“詹天佑杯”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这项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何香凝杯”中小学生书画大赛、“培英杯”中小学生管弦乐大赛、“三元杯”民乐、粤剧、粤曲大赛等,这些项目以传统书画、电脑绘画、动漫设计、管弦乐团、民乐合奏、粤剧、粤曲等为主要内容,能促使学生塑造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金兰杯”中国象棋赛、“培正杯”中小学拳操赛,以中国象棋、各类集体拳操、集体形体舞等为主要内容,让学生通过活动的开展,以棋益智、以美健体;“一中杯”数学知识应用赛、“真光杯”物理应用知识赛、沙面“协同杯”语言艺术比赛、“广州南海杯”中小学生现场作文赛、“芦荻杯”小学趣味数学赛、“张道真杯”英语邀请赛、“西关风情杯”少儿英语情景交际活动、“康有为杯”时政与历史知识赛等活动,更是学科知识的拓展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科知识生活化……
品牌学校和品牌学科离不开品牌校长和品牌教师。为了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发挥作用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引导广大教师不断自主创新、多元发展、积极参与教育科研,荔湾早在2006年5月就第一次启动了“品牌教师”评选活动。
同时,为进一步解决名师数量不够、分布不广、尤其在学校之间分布不均衡等突出问题,2009年7月,首个“品牌教师工作站”授牌成立。“品牌教师工作站”包含品牌教师、品牌班主任和品牌校长工作站,首批设置了30个工作站,其中26个教师工作站,分别从中小学每个学科中挑选出一位有公众说服力的“品牌教师”作为“领头羊”,“旗下”还有副主持人2名,研究人员约10名。此外,还有2个品牌班主任工作站,2个品牌校长工作站。荔湾寄希望于通过这个平台,进一步挖掘名师蕴含的潜在资源,逐步建立起荔湾名师体系,进一步提升荔湾品牌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同时营造品牌教师相互学习、交流、研究、合作的良好环境,科学创立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机制,逐步培育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梯队,使平台成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和名师发源地、集聚地、孵化地。
除了向内涵要发展,荔湾还积极推进以凸显传统文化、西关文化、校本文化为主题的三大文化实践活动,打造充满西关人文情怀的教育大环境。近几年来,细心的荔湾人不难发现,演绎着这座城市最原始的味道的西关元素在娃娃们身上越来越多:幼儿园的孩子向粤剧大老官学台步,小朋友向广绣大师陈少芳学刺绣,学生们在荔枝湾旁与红线女齐唱《卖荔枝》,年纪小小就获得中国戏曲最高奖项小梅花奖……每位西关学子,似乎都和本土文化产生了天然的关联。
在传统文化方面,荔湾区利用我国新年、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举办新年音乐会,广雅幼儿园举行“敲锣打鼓闹元宵”活动和“巧心巧手巧儿女”乞巧活动,耀华小学举办“爱国魂——端午颂诗会”,教育局把每年9月28日孔子诞辰纪念日定为尊孔敬师活动,连续3年举行尊孔敬师暨学校文化建设研讨会,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在西关文化方面,渗透了西关的粤剧粤曲、西关大屋和骑楼、西关风俗和饮食,开展“我心中的荔湾元素”评选和诗歌创作比赛,举办“大益杯”茶韵飘香系列活动,让学生们体会悠久的西关文化。
在校本文化方面,荔湾将2007年确定为“荔湾区校园文化年”,2008年为“荔湾区学校体育年”,2009年为“荔湾区教育科学年”,开展了校训、校风、校歌、校徽等校园文化标志系统评比活动,组织了“荔湾教育十大文化活动”、“荔湾教育十大文化人物”评选活动。
荔湾还积极倡导开展各类学生社团活动,仅文学社团就有22个,其中广州市第一中学远航文学社、广州市第四中学蕴风社等在广州市学生社团中享有声誉。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和特色张扬的需要,丰富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和谐校园。
“三品工程”实施6年来,荔湾政府共投入了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专项建设。通过全面实施教育三品工程,荔湾教育在内涵规范发展中不断得到提升。三星级以上的书香校园占学校总数的50%,三星级以上的品牌学科占学科总数的30%至35%,品牌教师占区属公办学校教师总数的20%。
书香致远,满园芳华。近年来,荔湾区的高考成绩连创辉煌。2009年,区属学校本科上线率达41.1%,本科指标达成度152.3%,超标率位居全市第一,实现历史性突破。2010年,区属学校本科上线率再创新高,达54.2%,总上线率达98.7%,跃居全市十二区(市)之首、全省前茅。2011年,本科上线率达60.1%,总上线率蝉联广州市第一。
如果说教育是一泓清泉,文化就是源头活水;如果说教育是参天巨木,文化就是盘地虬根。创建“三品”工程是荔湾教育的寻根工程,找到了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源头,并最终作用于学生,通过学生的“文化”,最终实现人的“人化”。
新型人才:从知识到文化的跨越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爱因斯坦直接道出了当代学校文化的核心功能与价值所在:培育学生坚实深厚的科学与人文基础,铸就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
在教育认识上,荔湾一直在谋求“从知识到文化的跨越”。当前许多学校过分强调自己“加工”能力强,学生如何低进高出,创造高考奇迹。这种提法把学校喻为“工厂”,学生则是生产线上被加工的产品,忽略了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存在。如果没有提炼出文化的价值,知识就是停滞的、彼此分割的,而文化是一种人文的修养,是一种对知识内在的理解和升华。荔湾以“培养有文化而非仅仅有知识的学生”作为行动策略,实践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荔湾区就开始发展学校教育教学特色,培育学生全面发展,创建了乐贤坊、三元坊、宝源中约、沙面、荔湾培正等一批特色学校,受到国家教委基教司的高度评价。1998年以来,荔湾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素质教育的成果,形成德育、科技教育、体教结合、艺术教育、环境教育、特殊教育六大特色。
百育德为先。荔湾一直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生态型德育模式。近年来,荔湾深挖岭南文化资源,大力培育厚德载物的环境氛围,积极推进“书香校园”、“书香社区”、“书香家庭”建设,发挥环境对青少年的教化功能,积极构筑人才成长的和谐生态环境。创新“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工作机制,让浓郁的书香充满家庭、洋溢校园、飘香社区,让学生在浓郁的书香氛围中成长为“好学生、好孩子、好公民”。
同时,在德育实践活动中,荔湾重视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鲜活事例,在传承和培育传统文化、西关文化和校本文化中,去开展学生的教育工作。并结合专项冠名活动,挖掘和张扬学校文化内涵,在实践校本文化中培育爱校情怀。
生态型德育实践不仅在人才培育方面硕果累累,更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2008年10月广东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创新建设德育现场会在荔湾召开,2009年荔湾区生态型德育探索与实践被评为广州市中小学德育创新一等奖;2010年荔湾《整体构建“生态型教育”实践研究》在广东省中小学德育创新成果展示活动中荣获德育创新(研究)项目一等奖。
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荔湾在坚持德育为先的基础上,坚持科教、艺教、体教三结合,努力搭建学生发展的良好平台,全面促进素质教育。
科教结合,荔湾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科技普及,提高区域学生科技素质;一手抓特色特长,彰显学生个性特点,促进学生特色成长。近代科学家、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出生在西关,其故居矗立在十二甫西小巷。为此荔湾于2006年5月成立了詹天佑少年科学院,并聘请荔湾籍中国科学院院士刘颂豪担任荣誉院长。
詹天佑少年科学院采用“一体两翼多点”的组织架构,以荔湾区青少年宫科技中心为总部,在四中和詹天佑小学分设詹天佑少年科学院中学部和小学部,负责对全区十多万中小学生实施科普教育,开展各种科技创新活动、竞赛和各类“小院士”、“小博士”的评选等。还组织科普快车进校园,科技创新大赛、教育科学年、科技活动周活动。成立至今,“一体两翼多点”均取得骄人成绩:詹天佑少年科学院被评为“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区青少年宫被认定为“广州市科普基地”,四中被定为全国科学教育基地并被评为广州市青少年发明创造特色学校。四中等一批学校的科技项目被确认为广州市科技教育特色项目。近年来该区青少年科技成果卓著。荔湾学生先后获得科技方面的国际大奖6项、国家级奖项75个、省级奖项110个。在广东省9名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中,广州市占了7人,其中6人来自荔湾。
荔湾区被誉为“粤剧曲艺之乡”、“诗人、词人和书画名家”荟萃之地,在岭南文艺史上享有盛誉。这里有近代粤剧会所——八和会馆,有近代著名艺术家何香凝女士。荔湾在艺教结合上,有着不可比拟的文化优势。2007年,在何香凝纪念学校成立了何香凝少年艺术学院。以“求真尚美,德艺双馨”为育人宗旨,以区青少年宫为主阵地,以23所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为基地,推动全区学校艺术社团建设,组织开展各项艺术教育活动。
艺教结合,按照三层次推进。一是按照课程设置要求,认真落实艺术课程计划,切实保障学生的基本艺术素养。荔湾积极推进“五个一”艺术教育活动,即“每月一画,每月一家,每月一曲,每人一艺,每校一队”,让每位学生每月学习,了解一幅名画,认识一位名家,会唱一首名曲,每校有一支常年训练的艺术团(队),培养每生有一项艺术特长。
二是不断把文化融入到艺术教育中,将艺教结合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平台,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荔湾以粤曲粤画走进课间活动、“茶韵飘香”渗入学生言行、“民歌民谣”陶冶学生性情,让艺术成为传承文化的载体。
三是积极推进艺术的竞赛活动,丰富学生成长和成才的渠道。通过以赛代练、赛练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艺术尖子学生的专业水平,以艺术特长,实现学生进一步深造的梦想。
荔湾自从开办全市第一个少儿粤剧班以来,先后涌现出以区青少年宫艺术学校、三元坊小学、西关培正小学、西关实验小学等为代表的多所民族艺术特色鲜明、具有省市影响力的学校。2011年刚刚成立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中国保护中心”的首批10个粤剧推广基地中,荔湾占了3个,分别是荔湾文化艺术中心、三元坊小学、西关培正小学。荔湾区的粤剧小红豆们先后参加了第八届-第十五届的“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均获金奖。在广东省第三届中小学校艺术展演中,获广东省一等奖9个,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2012年的寒假,荔湾区华侨小学的学生和家长们不再为寒假作业而心烦焦虑。因为学校推出了一项新举措,今年的寒假作业不再有书面作业,只要求学生完成一项社会实践调查以及每天进行体育锻炼,具体要求是:学生每天锻炼一个小时,每天完成慢跑3分钟,跑程为300米~400米,学生是否进行体育锻炼由家长进行监督,家长每天在“雏鹰争章”的小单子上签名予以确认。原来,这是荔湾区教育局为了给学生减负,开始在全区推广寒假作业里布置体育锻炼。
“体教结合”是荔湾教育“六大特色”之一。说起体育,不得不提一下荔湾连续八届荣获全国“游泳之乡”的称号(1984年至今),连续5年荣获广东省“体育突出贡献奖”的荣耀。在广州市第十五届运动会上,荔湾体育代表团总分和奖牌总数均位居全市首位,实现自1985年以来广州市城运会的“七连冠”。荔湾还先后培养出陈伟强(举重)、梁丽珍(乒乓球)、庾耀东(羽毛球)等一批为国争光的奥运冠军、世界冠军。这些光环的背后,是荔湾完善的体教结合体系和青少年体育人才的选拔、培养、输送、表彰等机制。
荔湾素有男儿习武、女儿学操的传统。中国现代武术代表人物李小龙的故居就坐落在荔湾。为此,荔湾挖掘李小龙自强不息的精神,弘扬中华武术传统,结合素质教育要求,在学校推行“一拳一操”活动。在男生中开展武术教育,培养他们的阳刚之气;在女生中开展形体操教育,弘扬西关小姐高雅细腻的独特风韵。
为进一步推动“体教结合”,荔湾成立了“奥林匹克少年学院”,培养学生奥林匹克精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在奥林匹克少年学院的章程上写着:创建一个青少年学习奥运知识、参与奥运活动、接受奥林匹克精神熏陶的良好平台,建立青少年体育人才的选拔、培养、输送、表彰等一系列制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国家未来的高素质人才。
当然,除了上述三个结合,还有环境教育等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环境教育不仅是是保持环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而且对学生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的作用,一个布局合理,生机盎然、整洁优美、宁静有序、蓬勃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必然产生巨大的影响。荔湾高度重视青少年环境教育,以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为抓手,以深化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增强师生的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养成选择低碳生活的习惯,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环境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广雅中学、广州市第四中学、西关外国语学校、沙面小学等4所学校被国家环保部、教育部授予“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学校”的称号,南海中学等27所学校(幼儿园)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西关培英中学等52所学校(幼儿园)被评为广州市绿色学校。
多元交融:融入世界浪潮的荔湾
21世纪是开放合作的世纪。在全球化时代,教育资源在国际间进行配置,教育要素在国际间加速流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世界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提高,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已经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共同选择。
教育开放发展的实践也使荔湾人认识到,教育国际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大势所趋,加快推动荔湾教育与国际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教育国际化的必由之路。荔湾投入过亿的资金改造信息化设备,不断加强基础环境建设和应用推进,完成了教育宽带专用网的建设,所有学校光纤接入教育专网。教育系统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门户网站系统和教育综合服务应用系统等三大应用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基于三大平台开展了资源库、教研网等应用系统的建设工作。教育信息化已跃上了办公网络化、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在线管理、远程学习的新台阶。同时,荔湾还以科研推动信息化工作,组织申报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的课题研究和参与实验校创建工作,努力提高区域教育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
目前,荔湾是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推广示范区,区内有3所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推广示范学校,有10所国家级课题“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研究”实验学校,1所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8所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4所广州市教育E时代实验学校。近3年,在中小学多媒体软件制作活动和电脑作品评选活动中,荔湾获国家级奖项8项、省级奖项136项、市级奖项328项,累计8次获得省市优秀组织奖。
教育信息化不仅给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技术和传播介质,还全面影响着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使得荔湾教育人的胸怀和视野越来越宽阔。
作为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门户,荔湾教育在中国教育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这里既有当年清政府首次派遣赴美留学生如詹天佑等人的身影,也留下了不远万里来华创办真光书院的那夏理女士的足迹。国际合作,多元交融,既是荔湾教育的传统,也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在办学理念体系方面,有把“尔乃世之光”不断发扬光大的真光中学,有以融通西关文化与西方文化为己任、以“外语特色、中西兼容、文理并重、国际合作”为办学理念的西关外国语学校;在教学方式方面,西关实验小学等积极引进加拿大浸入式教学理念,在文化融合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学生培养方面,广州市第一中学在广东省公办学校中率先引入了PGA国际课程,在中西方教育理念的融合和跨国文化教育中培养国际化人才。
荔湾多元交融的教育环境,吸引了一批境外来粤工作人士子女入读荔湾的学校。目前,在荔湾就读的境外人士子女共有200多人,他们在接受良好的中华文明教育、感受西关文化熏陶的同时,也积极促进境内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为了促进交流,更好地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2007年荔湾曾专门组成科技教育考察团,全面考察德国和俄罗斯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在学习、交流和借鉴中提升荔湾科技教育水平。区内各学校也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方面的境内外青少年文化教育交流活动。
如西关外国语学校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逐步探索出一条国际化教育的绿色通道。学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多方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一方面,通过公派留学、定期交流、短期游学等方式,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增进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另一方面,邀请国外知名院校专家,如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郝令昕教授、美国缅因州理学院院长Kyle Dodson先生等,到学校举办专题讲座,让师生在校内就可以接受到世界级专业知识的辅导和异域文化的熏陶。
此外,荔湾通过与部分香港学校结成姊妹学校、选派教学骨干参加校长论坛等方式,加强两岸三地之间的文化教育交流。部分学校以体育、艺术项目为媒,积极进行境内外的文化交流活动。
荔湾学生积极参加国际性赛事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8年在捷克举行的第十四届世界航海模型锦标赛中,广州市第一中学王京艺同学获亚军;2009年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第三届亚太机器人锦标赛中,荔湾学生获得两个铜奖和一个专项创造奖;2010年在德国举行的第十五届世界航海模型锦标赛中,广州市第四中学刘展宏同学荣获1金1银。
如果说荔湾区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使上百万个家庭和数以万计的学子受益,那么,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又使荔湾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时的荔湾已经不仅是珠江畔那抹碧绿深处的荔湾,还是中国的荔湾,世界的荔湾。
日月嬗递,大河奔腾;水秀花香,百舸争流。
在荔湾,教育现代化已成为一项事业,荔湾人不断开拓创新,追求着这项事业的意义;在荔湾,教育现代化已成为一种使命,荔湾人不断与时俱进,探寻着这种使命的轨迹;在荔湾,教育现代化已成为一种责任,荔湾人不断努力奋斗,承载着这种责任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