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高校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座谈会发言摘要

[db:作者]  2008-12-13 1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现新的繁荣发展

  教育部副部长 李卫红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要在回顾总结高校哲学社会科学30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认清现实、把握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力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现新的繁荣发展。

  一、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现新的繁荣发展,需要我们更加自觉地总结历史,认清现实

  30年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从恢复起步到蓬勃发展,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迎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春天。以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开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突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积极贯彻全国科学大会精神,全面落实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热情空前高涨,文史哲等人文学科迅猛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师资队伍、研究机构、学科建设基本得到恢复,科学研究作为高校中心工作的地位得到初步确立。

  确立“三个面向”,拓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新视野。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迅速成为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解放思想、谋求发展的行动指南,对此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时期,人文学科的发展相对平稳,以经济、管理、法律为代表的社会科学发展速度加快。

  树立“主战场”意识,开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新领域。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全社会思想解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意识更加明确。制度和管理创新带来了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的大变化,使高校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中的主力军地位得到稳固确立。

  落实“四个同样重要”,开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新时代。世纪之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四个同样重要”等一系列重要观点,对哲学社会科学提出明确期望和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和重大决策,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这一时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最突出的成就是,启动实施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

  进入新时期新阶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挑战,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都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使命新任务。

  二、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现新的繁荣发展,需要我们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多数学科,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要求我们坚定不移、理直气壮地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关系。

  (二)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哲学社会科学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人民这一根本宗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跟时代步伐,投身火热生活,努力把个人的学术兴趣与国家利益、社会发展、人民需要结合起来,将学术责任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与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在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重大问题的积极回应中创新理论、繁荣学术。

  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人民这一根本宗旨,内在地包含着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自觉地担负起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中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文化培育大学生。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尊重学者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主体地位。要全心全意依靠学者,充分发挥他们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的主人翁作用。要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政治上关怀,事业上支持,学术上尊重,生活上关心,努力造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各类人才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三)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

  尊重规律,就要深刻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本质。深刻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本质,是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要求。要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深刻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大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创新”。

  尊重规律,就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要走出校门,走向田野,深入火热生活,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切实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能力,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尊重规律,就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的一系列重要关系。第一,正确处理基础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的关系。必须加大投入,巩固高校基础理论研究的优势,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优势。同时要立足国情,根植实践,大力加强应用对策研究,切实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

  第二,正确处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关系。要努力探索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结合点,围绕教学搞研究,搞好研究促教学,形成研究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把科研与育人结合起来,大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

  第三,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发展观念,坚持数量与质量的辩证统一,把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放在突出位置,改变重数量轻质量的发展理念、管理模式和评价标准,在保证一定数量增长的基础上,着力提高研究质量。

  第四,正确处理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要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汲取精华,剔除糟粕,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钻研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要面向世界,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最新成果,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世界影响力。

  三、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现新的繁荣发展,需要我们更加自觉地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第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开展大讨论、大调研,在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的重大论断上形成共识,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确立起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体制机制。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大力改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条件,努力实现经费逐年增长。

  第二,面向未来,谋划发展。要继续做强做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要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和推进方法创新为导向,凝练学科方向、会聚学术队伍、努力构建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核心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平台体系;要确定重大领域,实施重大专项,不断完善项目类别,努力构建团队攻关研究与个人自由探索并重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体系;要重点建设一批专题数据库,建设一批中外文的权威学术网站,形成功能完善、方便快捷、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的条件支撑体系。

  第三,改进评价,提升质量。一是将质量导向作为科研评价基本方向,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和研究质量的提升。二是将分类评价作为基本原则,对项目、机构、人员、成果等不同评价对象,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不同研究类型,论文、著作、研究报告等不同研究成果形式,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标准。三是建立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相协调、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衔接、适时评价和延时评价相补充的多元评价体系。

  第四,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要研究制定《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规划(2009—2015)》,制定新一轮5年研修计划,继续开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修工作。要增加高校文科教师所占比例,建设一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团队。

  第五,扩大开放,走向世界。要支持和鼓励高校与国外高水平科研机构开展高水平的实质性合作,探索设立海外中国学术研究中心。要有计划地组织面向国外翻译、出版和推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鼓励在国外发表、出版高质量学术论文和著作,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外文学术期刊和外文网站建设。要大力培养和引进哲学社会科学国际优秀拔尖人才,培育能在国际学术界自由交流、引领国内学术研究潮流的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

  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

  北京大学 陈志尚

  中囯改革开放30年在理论上最重要的成就是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的最新成果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被确定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党执政治国的重要理念。我理解,它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核心理念。

  “以人为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主体思想。科学发展观,其实是讲人民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提出“以人为本”充分肯定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贯彻整个发展过程始终,自觉的人对如何发展社会主义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能否保持正确的方向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做到遵循自然社会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的统一。

  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理解和解释以人为本的内涵,着重把握“人”之所以为“本”的根据。第一,“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必须尽最大努力保护人的生命,尊重和保障人权,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二,人民是“人”的主体和核心。在当代中国,人民是由所有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以及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结合而成的最大群体。因而发展必须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第三,人民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人。强调发展就是为了人民,体现了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这是党提出的“以人为本”与中国古代“民本主义”、西方“人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集中显示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原则界限。

  应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全面领会和把握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以人为本”是一个包含多方面含义的综合性的基础概念,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的内在的本质联系和统一。提出并使用这样一个概念,可以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地表达,党确认并保证人民的主体和主人地位,忠实奉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以人为本”为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处于核心理念的位置。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基本理论,是一次重大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的重大发展,是继“实事求是”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囯化的又一个典范。

  解放思想与创新理论的基本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 程天权

  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波澜壮阔,30年解放思想与创新理论的历程艰难复杂,积淀了丰富的经验。没有思想的解放,没有理论的创新,就没有改革开放。

  一是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利益、意愿、要求和实践创造。总结思想解放的历史经验,必须正确认识领袖与群众的作用。人民群众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存在的弊端有切肤之痛,对改革的要求最迫切,他们最敢于突破旧体制的束缚。解放思想是面对广大群众的,其命题只能来自实践的需要,来自群众的要求。群众积极参与,是每一次思想解放的明显特点,是思想解放能够取得成功的基本原因。

  二是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的焦点是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谱写新的理论篇章,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三是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解放思想的本质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基础,只有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解放思想才能获得正确方向和科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思想解放。

  四是必须始终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有其特定含义的。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解放思想与创新理论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五是必须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在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继续发展。在此背景下,要坚持解放思想,就要密切关注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发展变化的趋势,不断进行新的理论概括。

  历史经验表明,解放思想与创新理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定性因素。解放思想,创新理论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当前,我国的改革正向纵深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触及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因此我们只有继续运用解放思想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才能科学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新趋势,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武汉大学 顾海良

  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贯穿于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全过程,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大理论主题。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大形态和三大理论主题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在对这一理论体系科学内涵的理解时,既要对不同理论形态的主题作出概括性说明,更要用发展的眼光、从整体的视角作全面的、准确的把握。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主题,也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全过程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一开始,邓小平就把发展问题,提到了能否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能否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问题、能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高度。“发展才是硬道理”,从思想观念上和政治意识上解决了中国为什么需要发展、为什么需要快速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江泽民在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十分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看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所在,把发展问题同党的性质、党的执政理念紧密地联系起来。关于“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对我国现阶段“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作出新的全面的探索。

  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理论形态对三大理论主题分别作出过凸显、阶段性的回答,但三个理论形态并没有忽略对其他理论主题的探讨和回答,以这样的基本视角来理解就更为科学,也更为客观和全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可以认为,这三大理论主题还将是我们今后长期探索的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主题。

  总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将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从而指导发展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鲜明特征

  河北大学 韩振峰

  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既符合我国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道路。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主要特色。一是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是建立在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现实基础之上的,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二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三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调整所有制结构、允许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分配制度上的鲜明特色。四是坚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很不发达,经济发展也不平衡,所以为了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通过部分先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五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发展需要而确立的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政治建设方面的主要特色。一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这是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结合中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具体运用和发展。二是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种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政权组织形式。三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这种政治制度是由“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主要特色。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别强调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三是建设和谐文化。通过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使当代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是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

  深化改革开放实践创新永无止境

  南开大学 逄锦聚

  改革开放30年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第一,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要符合民心、顺应时代潮流,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目标。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其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的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让全体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坚持这样的方向和目标,符合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是改革取得成功的保证。今后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还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

  第二,最重要的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之路。从世界范围看,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原有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大都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革,但改革的方向道路并不相同。我国的改革开放,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既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又不拘泥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既注意借鉴国际范围内各国的经验,又不盲目照抄照搬。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相互促进,相互统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整体推进和局部突破相结合,循序渐进,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坚持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协调推进,协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坚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重视群众切身利益,使改革赢得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

  第三,最关键的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同时又成为指引改革开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保证。过去30年,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今后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会取得更加伟大的成功。

  改革开放尚在继续,实践创新永无止境。在深化改革开放的道路上我们还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深化改革开放任重道远。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但不管道路如何曲折,前途一定是光明的,一个在深化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的中国,一定会更加朝气蓬勃、英姿焕发,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当代中国伟大历史转折的起点

  北京师范大学 杨耕

  无论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一个里程碑。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当代中国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型社会转向开放型社会。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历史转折。

  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前提就是发展生产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提出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而且提出了如何发展生产力的问题。这就是“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并大力加强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这是一个极富有真知灼见、极具有远见的战略思想,它从生产力的内部构成上指明了当代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在当代中国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强科学和教育,“必须采用世界先进技术”,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为起点。这样,在对如何发展生产力的思考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站到了时代的制高点上。

  中国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它没有形成一个商品经济形态,市场经济极不发达,这种经济状况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而市场经济恰恰是当代合理配置资源和提供激励的有效形式。因此,在当代中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发展商品经济并实现经济市场化。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生产力的社会形式指明了当代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标志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共同之处,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毕竟建立在新的制度环境基础之上,必然具有自己的特殊运行规律。对此,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有着清醒的认识。所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以人为本,把提高效率同促进公平结合起来,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同时通过发展保证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化、现代化和社会主义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的特殊关系。正是在这种关系中,市场经济、现代化运动和社会主义制度都具有了新的内容。这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是这一历史转折的起点。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型社会转向开放型社会,使当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整体转型和历史转折,这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08-12-13 180000/10828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