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全国最早试点春季高考的4个省区市之一,也是迄今为止仍在继续前行的唯一地区。然而,这个“唯一”的状况并不乐观:2009年共有8所院校计划通过春考招生950人,继2006年2725人、2007年1800人、2008年1500人之后进一步缩减,重回2000年起点。难道春考就此宣告“失败”吗?
历史贡献:
撬动了“一考定终身”的坚冰
“这场冬天里的春考具有重要的历史贡献。”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张民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说。春考规模虽不能与“历史悠久”的秋季高考同日而语,但正是这看上去波澜不惊的一场考试却撬动了“一考定终身”的坚冰,改变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时代迈向大众时代的标志性一步。对于上海而言,以2000年春考为发端,上海升学“立交桥”逐渐打通。时至今日,上海青年学子不仅可以参加6月秋考和年初春考,还能参加3、4月间的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5月三校生高考和9、10月间成人高考,“条条大路通罗马”正在变为现实。
每年6月高考结束,总有一批考生可能落榜,还有一批考生由于种种原因发挥失常,第二年的春季高考则为他们提供了再次尝试的机会。春季考试,春季入学,形成一年“两考两招”的高考新格局——这就是对春考来由的描述。
“春考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在于自主选择。”张民选告诉记者,9年春考探索已将长久以来单向的“高校选学生”转变为“高校选学生,学生选高校”的双向格局。试验中的春考与传统的秋考不尽相同。首先,高校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其次,更为重要的是考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权,考生可根据学校、专业选择参加一所或几所高校组织的综合能力测试,最后若同时被几所高校录取,还可自主选择一所学校报到。一个学生能够拿到几所高校的录取通知书,这在2000年是难以想象的突破。
现实尴尬:
叫好不叫座的独角戏
无疑,“给学生多一次选择和入学机会”,这是春考制度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上海、北京、安徽、内蒙古等省区市相继推出春考的良好愿望。然而,几年过后只留下上海仍在唱“独角戏”,且即便是上海,也处于“叫好不叫座”状态。
张民选分析了个中原因。首要原因是随着扩招和高校毛入学率的不断提升,通过6月秋季高考所能吸纳的学生量已远远超过了2000年春考起步之时。事实上,在上海6月高考前,特别优秀的高三学生已被一批名校自主招生“预订”,另一部分毕业生被专科层次院校的自主招生“圈走”,加之秋季高考本身录取率逐年提升,而每届高三毕业生人数却并没有明显增加。如此一来,“剩下来”参加春考的学生数就明显减少,春考似乎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第二个原因是由于“春考春招”给高校教学管理带来了“麻烦”,春季班学生的加入“打乱”了高校的课程设置、住宿编班等一系列常规秩序。以录取200名学生分散在10个院系为例,如果该校院系将其单独编班,人太少;如果把这批学生插入秋季入学的学生中,教学又会出问题。因此,一些热门高校和本科院校并不热衷参与春季招生。
第三个原因除了高校硬件和软件方面的限制,春考还产生了因生源质量而导致的某些异化。按照规定,应届生不得报名参加,这样春考的对象为“落榜生”和社会青年。虽然落榜生中也有因种种原因发挥失常的一部分考生,但大部分生源质量不够理想,致使春季班整体质量走弱。更进一步的状况是,这些春季班学生因无形中戴上了“落榜生”帽子,使他们在学校里“感觉不好”。
另外,虽然参加考试的人数在减少,但对于实施考试的部门和学校来说,命题、保密、考务、阅卷、录取等一系列招考环节却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一丝不苟。因此,这也大幅增加了考试成本。
面对未来:
试行春考秋招适应教学管理
既然春考凸显了那么多现实难题,那么是否该让春考功成身退呢?张民选坦言,的确面对各方质疑很有压力,然而制度设计者依然选择了继续前行。
张民选带领他的团队开始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并在不同国家寻求国际比照。调查中,张民选发现,大多数发达国家,尽管一年中设置了多次大学入学考试,但学生的入学时间依然是每年9月统一入学。这是因为国外大学的学分制虽已较为完善,但每一门专业课程都是自成体系的,而且教师有缜密的教学计划,要遵循学科规律,中断或割裂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并不是明智之举。
那么,对于上海而言,既然“春考春招”给高校教学管理带来诸多不便,是否可以试行“春考秋招”呢?记者了解到,在2009年参与春考的沪上8所高校中,上海大学、上海商学院主动提出申请,将首次试行“春考秋招”,凡是报考这两所高校的学生将参加明年初的春考,然后于明年9月与被秋季高考录取的学生一起入学。与此同时,这两所学校将在这一过程中总结出先行经验,只有得到肯定,才可逐步在其他学校推广。
另一个问题是如何降低考试的高成本?美国历史较为悠久的SAT(大学入学测试)带来的启示是,该项考试之所以能够在一年中进行多次,就是依靠庞大的题库做支撑来运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起科学的高考题库是降低春考成本的一个途径。张民选设想,如果有了较为科学和完备的题库的话,不仅可以在春考和秋考中使用,还能进一步提升考试的公平性和标准化,甚至可以避免坊间通常所说的“大小年”的波动现象。
另外,对于转变春考所出现的某些异化观念,也是需要假以时日的,或许只有等到真正拆除“落榜生”门槛,允许应届生也可参加,那样春考对于考生和学校双方的吸引力才会进一步显现出来。当然这是一个更加漫长的期待……
■本报记者 沈祖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