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11日在北京举行启动仪式开始,作为教育部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示范性工程,“2008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共推出6大项目,持续近半年时间,直接培训教师30多万人,数百万教师通过光盘、网络学习,国家级培训计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这项计划创新培训机制,进行了大规模开展教师培训的新探索,有力地促进了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素质的提高,形成了国家级优质培训资源的共建共享,支持和促进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为推动全国各地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作出了示范,受到各方面特别是参训教师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参加今年培训的大部分学员是第一次参加国家级的培训,从最开始带着点意外和吃惊的感觉,到接受头脑风暴似的培训后,知识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很多参训教师都感到收获颇丰。四川省绵阳市潼川中学教师范海云在参加培训后说,教育部组织的培训无愧“国家级”3个字,“实”,实在,实至名归。
这种震撼性的效果来自于在教育部领导高度重视、教育部有关部门的全面统筹和协调下,2008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从内容到形式的精心设计和各项目有效的管理。在教育部的支持和指导下,国家级教师培训先进的培训理念、高水平专业化的培训团队、科学完善的培训方案、严密的管理和技术保障,使整个培训一开始就站在了前所未有的高起点上,实施效果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
国家级培训着力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素质,不仅收获了学员的高满意度,还积极创新培训模式,充分发挥了辐射、示范效应
(一)整合调动东部发达地区和高等师范院校优质资源为西部地区教师服务,组织实施“教育部支持西部边远地区骨干教师培训计划”。
此项计划采取教育部专项经费支持,结合对口支援方式,委托上海对口云南,江苏对口西藏,广东对口广西,浙江对口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陕西师范大学对口甘肃,西北师范大学对口青海,“送培到省、送教上门”,共计集中培训西部地区1万余名骨干教师。同时,将优质培训资源,通过光盘和远程教育方式让西部地区百万中小学教师受益。此项计划成效显著,得到受援西部地区省份的高度肯定和评价。问卷调查显示,各受援省对本次培训的总体满意率都达到了90%以上。
此次培训堪称新时期创新教师培训方式的新尝试,第一次采取了教育部专项经费支持,统筹协调,整合调动东部发达地区和高等师范院校优质资源为西部地区教师服务的方式,针对西部地区的问题和需求制定实施方案,将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参与式教学、互动答疑有机结合,采用集中培训与光盘培训、远程培训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了西部教师培训和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二)第一次采取网络培训的方式,大规模、低成本、高质量地对高中教师实施新课程培训,组织实施了“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计划”。
此项计划采用网络远程培训方式,通过招标机制遴选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新思考网及百年树人远程教育有限公司3家网络平台服务单位承担培训技术支持与服务任务。采用网络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班级化管理手段,保障远程培训的过程管理与培训质量,共计覆盖了高中12门主要学科,培训了山西、江西、河南、新疆等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75个县市2617所学校的8.7万多名普通高中教师。对高中新课程培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示范作用,有效推动了高中新课程培训工作的开展,受到各实验省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参训教师的一致好评,参训教师对培训的总体评价满意度达87.15%,对培训内容的满意度达91.18%。
此次培训第一次采取计算机网络培训的方式,大规模、低成本、高质量地对高中教师实施新课程培训。培训在系统设计、手段方法、组织管理、资源建设、专家辅导答疑、监控考核、评价反馈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积累了新经验,为各地开展高中新课程培训起到了示范作用,使培训资源实现了效益最大化。在国家级教师培训的带动下,山西、吉林、山东、河南等省继续组织了大规模的高中新课程教材远程培训。
(三)“天网”、“地网”、“人网”三结合,组织实施“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远程培训计划”。
教育部委托中央电教馆组织实施了此项目,共覆盖中西部22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1个县的25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数学、体育等学科教师,超过了20万人的预定目标,是历年来远程教师培训人数最多的一次。同时,通过互联网、卫星电视资源下载和光盘等方式扩大辐射面,使中西部100余万名农村教师受益。参训教师普遍认为培训内容切合实际需要,可操作性强,满意率达94%以上,有效促进了中西部农村地区教师素质的提高。
这次培训的一个重要创新点是进行了“天网”、“地网”、“人网”三结合的成功尝试,使远程教育与集中学习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光盘相结合,在培训机制、培训手段、培训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一步积累了新经验,为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培训农村教师作出了示范,积极推动了中西部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
(四)为全国32个省份不同地域100个县万名班主任提供专题培训,组织实施“中小学班主任专项培训计划”。
此项计划采取集中培训与网络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国百余名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和100个项目县1万名中小学骨干班主任进行了专题培训。培训分两个阶段:一是组织实施了“2008年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国家级培训班”,以集中培训方式为全国各省份培训班主任骨干培训者和远程辅导教师112名。培训突出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不但帮助骨干班主任学习掌握班主任工作的专业知识,而且重点培训了如何承担远程培训的组织辅导任务。根据调查问卷反馈显示,学员对此次学习内容安排和组织管理的满意度达91%。这些学员在接受培训后,又在“万名班主任远程培训”中承担辅导教师的工作,发挥了重要的辐射作用。二是组织实施“2008年万名中小学班主任国家级远程培训项目”,采取远程培训与骨干培训者培训相结合,借助网络远程教育的优势,为万名班主任教师提供了50学时的高质量专题培训。紧贴班主任工作实际,为班主任解决了大量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和难题,培训内容从班主任日常工作细节入手,由“班主任每一天、班主任每一学年、班主任与每次活动、班主任与每个班级、班主任与每个学生、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6个模块48个专题组成,共计有近百位班主任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和培训讨论答疑。此次培训的网络平台访问量达到846万人次,日均访问量18万人次。据问卷调查反馈,有96.1%的参训教师认为此次培训内容设计的“案例培训”选题紧密贴近班主任工作实际,对培训的总体满意度高达96.9%。
(五)推动农村体育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促进西部地区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组织实施“西部初中骨干体育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暑假期间,教育部委托北京教育学院、西北师范大学以集中培训方式,分别为西部12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培训了592名初中骨干体育教师。
这次培训是教育部近年来组织的规模比较大的体育教师培训,实行专家与一线优秀教师相结合、教师面授与学员互动研讨相结合、专业技能与教学技能实践相结合、专题讲座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等方式,针对西部地区体育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帮助学员学习和掌握中学体育项目基础专业与教学技能,突出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同时,培训机构组织培训专家结合培训过程中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交流形成典型案例,补充到课程资源中,将学员的学习资料手册、总结与体会、教学设计与活动方案汇编成册,形成了西部初中骨干体育教师国家级培训总结与反思集、教学设计文集等培训学习材料。通过构建西部体育教师培训网络平台,将培训课程资源上传到网上,提供给更多的体育教师学习,做到了资源共享。学员对培训的总体满意程度达到95%。同时,在培训的方式方法、组织管理、课程体系、资源建设、评价反馈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积累了新经验,为推动农村体育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促进西部地区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出了示范。
提高灾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调整身心状态,“援助四川地震灾区教师培训计划”大灾之后送大爱
为帮助和支持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灾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帮助他们调整身心状态,积极投入灾后重建工作。从6月份开始,教育部组织实施了“援助计划”。主要内容包括:组织实施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暑期国家级培训,组织实施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康复教育国家级培训,把支持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培训纳入各地对口支援计划。
(一)组织实施“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康复教育国家级培训”。
根据灾区教师灾后心理创伤修复及开展灾后学生心理康复教育工作需要,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著名心理学家牵头组织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由四川师范大学具体承办,采取“送培到省”方式,为四川地震灾区培训500名骨干教师,帮助他们科学地进行灾后学生心理康复教育。同时,在国家级教师培训计划安排上优先满足灾区的需要。通过培训帮助灾区教师尽快恢复自身心理状态,提高教师开展灾后学生心理康复教育的能力。此次培训效果显著,参训学员满意率达97%以上,参加培训的教师作为“种子”,在培训结束后回到家乡,对灾区开展中小学心理康复教育工作发挥了示范和辐射作用。
(二)组织实施“地震灾区中小学骨干教师暑期国家级培训”。
今年暑期,教育部采取集中培训方式,委托四川大学等5所高校组织实施了“地震灾区中小学骨干教师暑期国家级培训计划”,共为四川省极重灾区(县)和重灾区(县)培训中小学骨干教师1500人。培训根据灾区教师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安排了心理康复、课程改革及人文、自然、社会、艺术和体育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精心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参观游览等。由于培训内容“聚焦灾区”,培训方式“以人为本”,后勤服务“周到热情”,广大参训教师深为感动,纷纷撰写感谢信,向教育部和培训的组织实施方表达谢意。在参加完培训后,参训教师对此次培训的满意率高达99%。
(三)组织实施“省际对口援助培训计划”支援灾区。
根据中央要求,各有关省份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对口支援关系,将灾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作为对口支援的一项重要内容。重庆、江西、福建、安徽、上海、天津、辽宁等省份,以及西北师范大学在暑假期间紧密结合灾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采取“送培到县、分批集中”的培训方式,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心理康复、课程改革及人文、自然、社会、艺术和体育等方面的专题讲座教育活动,帮助灾区中小学教师提高业务能力,调整身心状态,为新学期开学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此项对口援助培训计划受到各地的高度重视,各省共援助培训地震灾区教师人数约5000余名,有效推动了灾区学校恢复重建工作。
国家级培训不仅让教师学到了用得着、用得上、用得好的知识、方法和技能,还极大提升了教师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境界
很多参训教师用自己的心声和感受描述了国家级培训的巨大影响力。
“大地震给我们造成的身心疲惫已经完全消失,伤痛也已神奇般地痊愈……我们不仅活着,还将活得更好。”这段话摘自一封8月19日晚写于四川省安县迎新小学灾后板房中的信,写信人是教师陈正清,收信人是国家教育部。
让陈正清恢复了信心的不是什么灵丹妙药,而是“2008教育部援助地震灾区中小学骨干教师暑期培训班”。
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虎跳镇小学教师魏玉梅亲眼看到家庭和学校在地震中遭受重创,心里一直非常压抑,也无法接受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出现沮丧情绪的现实。在听完培训专家的课、参加了课堂组织的心理援助活动后,她终于能够告诉自己“我是正常的”,并劝勉自己做一个更加热爱学生,热爱生活的好教师。教师学员唐晓兰说:“培训让我们紧锁的眉头重新舒展,看到了属于自己的未来,我将把学到的东西带回家乡,带回学校和课堂,以饱满的热情让我的学生绽放纯真的笑脸,以充沛的精力让我的课堂比以前更精彩。”参加完培训的学员还说出了这样的话:“我们回去后要像太阳那样,不断进行新的核聚变,持续产生新能量,照亮灾区孩子原本明亮的幼小心灵。”背着包袱来,放下包袱去,是大多数参加了国家级培训的灾区教师的真实写照。
一位培训专家表示,任何一次成功培训都可能带来知识和视野的提升,但像这样不光给学员带来知识,还带来切切实实的心灵洗礼、精神震撼的培训,还从来没有看到过。
“援助地震灾区中小学骨干教师暑期培训班”是2008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6个项目中的重要内容。2008年,国家级培训的每一个项目在实施后都得到了参训教师的高度评价,获得了很高的满意度,这得益于从上到下所做的扎实工作。
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教育部领导对国家级教师培训工作高度重视,在“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远程培训计划”启动仪式上,教育部部长周济要求各地高度重视教师培训,特别要重视和加强农村教师培训,要把教师培训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提供政策支持、经费投入和条件保证,为教师学习提供帮助和支持。陈小娅副部长亲自关心培训项目的实施,多次就做好培训工作、提高培训效果提出要求。在部领导的直接关心下,在师范司和相关司局的共同组织下,国家级教师培训也得到了全国各地和有关高校的支持,从上到下形成了合力。
师资队伍的高水平和培训环节的科学设计,保证了培训效果最大化,得到了参训教师的好评,学员们认为“真正体现了国家级水平”。受教育部委托,承担培训任务的地方和高校认真选聘培训者,专家、一线教师共同组成了体现国家级高水平的、多元化的培训团队。在培训团队中,建立学科培训专家负责制,避免了传统教师培训中培训者单打独斗、各自为政、自以为是的情况,强化了团队合作,集体备课、主讲和助讲共同参与教学,把教师培训彻底变成了培训者全员参与、协商、交流、研讨和帮助的过程,打破了那种一人一讲、一人一课、分工明确、互不干涉的培训,也避免了培训内容、方式上的重复和矛盾,保证了学科培训的整体、系统和有效。
让教师学到用得着、用得上、用得好的知识、方法和技能是2008年国家级培训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它广受参训教师好评的重要原因。为了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部分培训项目的组织者都先期深入基层学校进行调研,了解一线教师的意见建议和培训需求,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科特点精心设计培训方案和具体的培训主题,辅之以多样化的培训内容和方式,使培训内容最大限度贴近教师的教学实际。在培训中及时反馈、及时总结、及时调整,利用简报的形式进行交流,培训中不断生成了新的培训资源,这些从参训教师中产生的培训资源被应用到培训中,更加提升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多样化的培训方法吸引了受训教师的参与和学习,也强化了培训效果。案例培训、优秀教师示范课、专家评课、教学互动等方式,参与式培训中的小组讨论、经验分享、现场学习、课例分析、对话交流等多种形式,大大强化了培训过程的针对性、平等性、参与性和实效性,调动了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采用案例研讨、问题咨询、游戏感悟、课堂观摩、集体设计、经验交流、导师协助等多元化的培训方法,学员在学习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之间不断转换,学员的知识、经验、智慧、情感等紧紧地融入培训现场,创造了群体合作、积极主动学习的氛围。在国家级培训班上,培训专家和学员之间质疑问难、切磋学问、砥砺思想、生成智慧,通过相互合作解决了大量一线教师的困惑和具体的问题。
网络培训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方式,实现了低投入、高产出,大大增加了参训教师的覆盖面。为了切实提高培训效果,除了组织各地参训教师相对集中进行网络学习、开展集体讨论和交流活动,培训教师和专家还通过网络点评学员作业、编辑课程简报、组织在线答疑,与学员进行充分沟通与互动,激励、指导学员学习;培训还安排专家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在网上与学员以“面对面”的互动交流方式进行答疑,并将整个过程录制回放,不断及时补充到课程中。网络培训中采用多途径、多种方式的交流研讨活动,使网络培训真正实现了高效益、高质量,受到了广泛好评和欢迎。
2008年国家级教师培训还在培训中提供了学习者互为资源的重要途径,推动了信息沟通和分享。国家级培训发挥了明显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在组织中既重视培训骨干教师,又注重扩大覆盖面,培训来自基层一线的教师,同时注重了对地方培训者的培养,让他们在参与国家级培训中得到提升,成为推动地方培训的重要力量。按照教育部要求,大部分培训课堂进行了全程拍摄,连同专家的课件资源包,制成培训光盘发给参训教师,供他们回去后与当地其他教师一起研习,扩大了优质资源的受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