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强国梦”的追求与实现

[db:作者]  2008-12-19 1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近代以来,面临救亡图存和繁荣强盛两大历史性课题,中华民族艰辛探求,寻找解困之方。走改革强国之路,是许多仁人志士作出的重要选择  

  3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进程。30年来,祖国大地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不仅是我们取得成就的法宝,也是国人自近代以来追求的“强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道路。

  “内须变法”——近代中国发出“改革”呼声

  自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人面临着两大历史性课题: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祖国强盛和人民共同富裕。面对这两个历史性课题,中华民族艰辛探求,寻找解困之方。走改革强国之路,就是许多仁人志士作出的重要选择。

  在近代中国,最早发出“改革”呼吁的是活跃在清代的思想家龚自珍。面对清朝弊政累累、江河日下的衰败局面,他大声疾呼:“一祖之法无不弊,千夫之议无不靡。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他把“改革”作为国家兴利除弊、走向强盛的根本手段,在当时情况下是需要远见和魄力的。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根据变化了的新形势,进一步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强调要改革就必须“师夷长技”,即向西方国家学习,丰富了传统改革思想的内容。太平天国革命反映了受压迫的农民群众试图用武装斗争的手段“彻底改造”旧王朝,建立“新天朝”的政治要求。此后,主持朝政的改革家洪仁玕进呈《资政新篇》,提出比较系统的资本主义改革的政治改革方案。尽管其因种种原因未能付诸实行,但在近代改革思想史上应该占有一席之地。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王朝中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国面临“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应对危局“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李鸿章概括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变法即改革。洋务派所说的改革继承了林则徐、魏源等人“师夷长技”的思想,把学习西方的军事、科技放在首位,具有开放性,也取得一些成绩,使中国出现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因素。然而,洋务派实行的改革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带有很大的局限性。1894年甲午战争战败,宣告了洋务派改革路线的破产。中国的对手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成为亚洲强国,而中国却错失了一次改革强国的时机。

  在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开展救亡图存和维新变法,上演了一幕悲壮的改革活剧。1898年6月11日,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支持下,光绪皇帝冲破封建守旧派的阻挠,发布“明定国是”诏书,揭开了“百日维新”的序幕。维新派对于“改革”和“开放”的认识超过了洋务派。在改革问题上,他们认为“小变”、“中变”都不能救中国,必许实行“大变”,即彻底改革。在开放问题上,他们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而且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学说,主张用君主立宪取代君主制度,显示出更为开阔的思想眼界。然而,由于守旧势力的反对与阻挠,1898年9月的戊戌政变,绞杀了这次改革。

  在康有为等人为维新变法奔走呼号的同时,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走上另一条道路,即“革命救国”之路,试图以此实现“振兴中华”的理想。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的一次讲演中说:“革命为唯一法门,可以拯救中国出于国际交涉之现时危惨地位。”在他看来,“建设是革命的唯一目的”,而搞建设必须实行“开放主义”。他还表示:“利用外资,可以得外资之益,故余主张开放门户,吸收外国资本,以筑铁路,开矿山。”孙中山关于改革开放的思想,其水平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之上,虽然未能变成现实,但其中的远见卓识,至今依然有着启迪、教育意义。

  “顺乎天而应乎人”——共产党人将改革开放付诸实践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制定了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第一步以革命的方式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的黑暗统治,争取祖国的独立、统一和人民解放;第二步进行现代化建设,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为此,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取得不少成就,但也付出了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惨重代价。

  粉碎“四人帮”、结束十年动乱,中国进入一个新时期,但又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有三种不同的选择:第一是继续走原有的实行计划经济的老路;第二是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第三是从中国国情出发,进行新的探索,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事实证明,前两条道路都是死路,完全行不通。只有第三条道路才是中国的真正出路,然而它又是艰难曲折之路,必然要伴随着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1978年12月我们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毅然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决策“顺乎天而应乎人”,反映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共同意愿。从此,改变中国命运的改革开放在神州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于改革开放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他深刻地指出:“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要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必须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他提出“两个开放”的论断,“为了搞建设,需要实行两个开放,一个是对内开放,一个是对外开放”。他进一步解释说:“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对内开放就是改革。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不仅经济、政治,还包括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

  邓小平对我国改革开放所作的理论阐释,既反映了中国以往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也包括对于中国社会现状的科学分析和认识,成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针、基本国策。

  “自强之道,实在乎是”——改革开放实现三个重要转变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成就斐然,出现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大好局面,极大地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实力,中国的国际影响大为提升。概而言之,改革开放使中国实现了三个重要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现代型社会转变,从温饱型向小康型乃至更高水平的转变。

  可以设想,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中国今天所取得的一切发展、变化与成就以及上述提到的三个伟大转变,都只能是一纸空文。改革开放解放了思想,发展了生产力,极大地焕发出中国亿万人民的热情,发挥出中国亿万人民的聪明和智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光明大道。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无数仁人志士为之不懈奋斗的梦想。早在147年前,晚清哲人冯桂芬就看到,中国尽管一时落后于西方,但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智慧、自强不息的民族,一定能够奋起直追、后来居上。他说过这样一段掷地有声的话:“中华之聪明智巧,必在诸夷之上,往时特不用耳!上好下甚,风行响应,当有党尤异敏、出新意于西洋之外者。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自强之道,实在乎是。”至今读来依然发人深省。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得好:“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在近代以来所经历的曲折历史表明,这确是至理名言。(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08-12-19 180000/10852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