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个人阅读 折射时代变迁

[db:作者]  2009-01-15 1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遆存磊

  倏忽之间,30年的改革历程已过,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体验。而不同时期的阅读有着不同的趋向,不同的人有各自的亲历。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思想启蒙,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文化消费主义的盛行,个人的阅读折射出了30年的社会变迁。我们选取不同时期具有时代风向标特征的图书,通过对亲历者的采访,来回顾这30年的时代文化讯息。

  1978年:《小灵通漫游未来》——代表着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未来的憧憬

  【背景】

  《小灵通漫游未来》是叶永烈的一部科幻题材作品,通过眼明手快的小记者小灵通漫游未来的所见所闻,来幻想未来的科学技术。此书197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就产生了广泛影响,以至20多年后新时代通讯设备的迅猛发展时,书中的小主人公名字也被注册成众所周知移动电话的商标“小灵通”。

  【亲历】

  “印象里是小学时读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不止读了一遍,有空就拿出来翻看,觉得很有趣。”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李杰如今在科研院所从事研究工作,谈起《小灵通漫游未来》兴致盎然:“记得小时候看这本书的时候很新奇,大开眼界,而里面描写的事物在30年后的今天很多已经实现,如小灵通前往‘未来世界’,乘的是‘原子能气垫船’,虽然原子能目前还无法作为动力,但气垫船作为交通工具现今已非常普遍了。还有人工控制天气,选择下雨或不下,我们现在可以部分地做到,如奥运期间就在北京地区控制降雨,比较成功。书里写的‘环幕立体电影’,现在寻常百姓在电影院早已可欣赏了。小灵通参观‘未来市农厂’看到巨大的玻璃温室里,生产大量的农产品,这些也已实现了,如今各城市郊区早已建成类似的菜蔬生产基地,供给市民的餐桌。”

  当然《小灵通漫游未来》中有些所见所闻,如夜晚城市上空高悬的人造月亮、节省电力、每户人家都有机器人做事等,依现在的科学力量尚无法实现,但随着科学发展,会有实现的一天。

  30年后看《小灵通漫游未来》这本科幻作品,虽表面是少儿读物,但却折射出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未来的憧憬。

  1983-1985年:《第三次浪潮》——80年代打开国门之初“放眼看世界”

  【背景】

  《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是记者出身的美国社会学家、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这本书中他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在农业和工业社会之后,第三阶段是信息化社会。他在20多年前就准确预见到跨国企业、SOHO一族、核心家庭的瓦解等现代生活的内容。在当时他的观点对中国人无异于“天方夜谭”,充满了最新鲜的关于未来的信息。

  【亲历】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没学会学习的人。”这是《第三次浪潮》中给人印象很深的一句话。

  “当时阅读这本书给我们打开一扇门——通向外面世界的门。”任职于出版社的左宏回忆《第三次浪潮》带来的震撼:“托夫勒在书中用一种新的历史观论述从家庭生活到微生物学,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在20多年后的今天看来,他的许多预见已成现实了。”

  “中国网络界的许多领导人才,也深受这本书的影响。”

  80年代初,国门开放伊始,大多数人头脑尚一片混沌,《第三次浪潮》可以说在社会思想领域起了一次思想启蒙的作用,大家‘放眼看世界’,发现外面的世界很复杂,也很精彩。

  1993-1995年:张爱玲作品——精英阅读和研究转向文化消费主义

  【背景】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在洛杉矶寓所落寞地死去。这给本已颇成规模的“张爱玲热”注入了强心剂。国内媒体以大篇幅重点报道,“张爱玲热”迅速弥漫到了大众领域。原初的精英阅读和研究吊诡地转变为大众文化消费,张爱玲作品俨然成为小资文化的重要符号。

  【亲历】

  “那时的大学宿舍,尤其是女生宿舍,最少也有一两套《张爱玲文集》放在书架上或枕边。”20世纪90年代读大学的陶丹这样描述当时张爱玲作品的流行程度:“报刊刊登的散文随笔,尤其是所谓‘小女人散文’,模仿张爱玲的痕迹太明显了,但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张的透彻、毒辣没学到,只是剩下了琐碎和无病呻吟。”

  张爱玲在中国内地的遭遇是传奇性的,作为上海20世纪40年代的著名才女,解放后其作品被无声无息地“冰冻”长达30年,名字也在中国文学史中“蒸发”,甚至有一段时间连文学专业的学生也不知她为何许人。国门开放之后,张爱玲其人其书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少量作品以“研究资料”的形式出版,对其所进行的研究也渐渐由表及里地展开。

  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在文章里曾这样论述:“张爱玲日益为读者接受,当然在于其文本的丰富性,足以为读者的阐释提供多种可能;而更重要的是,张爱玲所提供的文学想象与情感体验,又都与当下普遍的生存状态有着不同程度的契合。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深化,精神领域却出现了许多始料不及的状况: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风起,价值标准日趋多元化。”

  在大众传媒的“热心”参与下,“张爱玲”由精英文化逐步变成了小资文化的时尚符号,本来丰富的内涵经过传媒的层层制造,转化为精致单一、容易接受的“消费品”,其影响至今不绝。

  1999年:《格调》——物质时代的品位指南

  【背景】

  《格调》是1998年底出版的一本书,在1999年迅速风行,成为想有品位的人的必备指南。而这个时代对“品位”如饥似渴的人又是如此趋之若鹜,《格调》一时风靡海内就不足为怪了。当年《文汇报》曾有文章评价此书,语云:“正如人们曾经谈论‘媚俗’、‘品位’一样,今年以来又开始流行一个词语——格调。”

  【亲历】

  《格调》刚出版时,有读者说过一段挺有趣的话:“以往我们这群小子最喜欢打保龄球,常常是一呼百应,但一天在我发出提议后,谁知一个哥们慢条斯理地摸出一本书,指着其中一节说:‘在西方,凡是保龄球馆越多的城市格调也就越低,换言之只有中下阶层才打保龄球。’我仔细拜读了这本名为《格调》的书后,发现它正在改变很多朋友的生活。怪不得他们这些天找出些旧衣服别别扭扭地套在身上,连爱喝啤酒的伙计也改喝葡萄酒了,因为书上提供了一条真理:上层阶级都喜欢穿旧衣服,喝葡萄酒。”

  在外企工作的田弋回顾当年读这本书的情景时说,回头看看,没想到《格调》也已老了,转眼过去10年了。当年《格调》可是小资手中的必备书目,影响了很多人的品位选择。但任何事有狂热之嫌就会令人产生荒谬感,那时自觉不自觉地用书中的判断标准去衡量周围的人以及自己,或满足或惶恐。过若干年后冷静下来想想也很有趣。从“媚俗”过渡到“媚雅”,却都逃不了一个“媚”字。

  2006-2008年:《于丹〈论语〉心得》、《明朝那些事儿》——大众文化对传统经典和历史的消费

  【背景】

  《于丹〈论语〉心得》成为纸质书之前曾在CCTV《百家讲坛》开讲,《明朝那些事儿》成书前曾在网络论坛连载,这说明了新时代新媒体和传统出版方式的交错结合。更耐人寻味的是书的内容并不时尚前卫,而是传统经典和历史往事。承载着传统的《于丹〈论语〉心得》和《明朝那些事儿》竟然能达到数百万册的销售量,这是一个奇迹。

  【亲历】

  “《于丹〈论语〉心得》和《明朝那些事儿》,我们很多同学都看过。”现在读大学四年级的叶铭说,“这些书写得很个性化,很好读,而且也言之有物。尽管学术界评论其不够严谨,但易于为读者接受算是它们的一大优点。”

  有媒体说,于丹把覆盖在《论语》上的历史的学术的硬壳儿轻轻揭开了,呈现给大家的是一个最直接、真实、朴素的真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一直就潜藏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所以,不存在引导读者的问题,实际上是发现心灵的问题,是自己拥有也确实需要的东西。对《明朝那些事儿》的评论则是:在教科书、史料和戏说的叙述方式外,当年明月试图寻找第四条讲述的路径。他希望自己写的历史不仅真实,还要有趣。《明朝那些事儿》的副标题是“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

  美国学者杰姆逊曾经论述,在消费社会中精英文化将会被大众文化改造和融合。儒家经典、廿四史,是传统“经史子集”里的重中之重,离普通百姓不免有些遥远。《于丹〈论语〉心得》更像是借了传统经典一个外壳,煲制了一份中式“心灵鸡汤”。《百家讲坛》的一个口号是:“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这和《〈论语〉心得》十分配套。《南方都市报》这样评述《明朝那些事儿》的写作特点——作者吸纳了叙议结合、伏笔照应、铺垫悬念等手法,并穿插了很多类似冯小刚电影中的“冯式幽默”。这能使读者自然轻松地走进历史,这本书不管是点击率还是印刷量均创下纪录。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改造和融合的能量是惊人的,至于得失之间,自是百味杂陈了。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09-1-15 180000/10944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