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前夕,由教育部主办的“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五四青年节大型展播”即将拉开序幕。
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以及元旦、五四青年节、教师节、国庆节等现代节日为契机,“《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深入传承非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校,通过全媒体向社会集中展现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的成果,体现出学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力量。
当前,学校的艺体教育应如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怎样在学校落地生根继而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
挖掘体艺学科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载体,在“《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集中研讨会上,山东省教育厅体卫处处长孙乐为介绍,山东以课程建设为引导,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体育美育课堂教学。
据介绍,山东省2015年启动了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研制工作。2016年,山东省政府要求各级各类学校不断挖掘地方民间体育和艺术资源,逐渐形成“一校多品”的特色项目。自2017年起,山东省中小学校全面启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教材,成为全国首个在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3个学段全面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省份。
“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注重挖掘体艺学科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育方式、丰富活动载体等方面不断探索。”孙乐为说。
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教育局副局长马俊红看来,应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体育艺术学科的融合程度。“要切合实际,结合学科的教学内容、活动等,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地把两者有机结合。”
“一方面学生体质健康呈现出运动不足、体质不强、眼睛不亮、体重不减的‘四不’现象,另一方面来自安全的‘紧箍咒’让学校体育教育和活动无法大力开展。”江西省赣州市文清路小学校长刘艳琼道出了不少学校面临的困惑。
“孰轻孰重,我们达成共识:健康即未来,不因安全压力,让孩子的校园生活变得压抑。”刘艳琼说,学校不断探索加强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将体育融合美育、德育,变封闭型训练为开放型锻炼,以体育、艺术、语言教育三大品牌立校,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实现同频共振
龙云辉是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苗族花鼓的传承人,见证了松桃职校借助民族文化实现快速发展的全过程。
6年前,松桃职校提出以特色活校,大力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将苗族花鼓、苗族刺绣、民族音乐和舞蹈等引入校园和课堂,把花鼓舞改编成花鼓操,如今千人花鼓操已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依托民族文化特色办学,短短几年时间该校的生源实现了倍增。
“自然村寨的人口正不断减少甚至消失,传承民族文化的能力不断减弱,而学校学生集中、易于组织,正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主阵地。”龙云辉说,学校传承民族文化要注重多样性,充分挖掘并体现自己的地域特色。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陆建国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传承活动,应在注重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让传统文化展现出魅力和时代风采。同时,在国家课程或特色项目整体推进的“共性”之外,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塑造,根据其兴趣爱好,以社团、少年宫、夏令营等形式提供活动菜单,供学生自主选择。
黑山县则充分挖掘地方民族文化,让太极拳、武术、空竹等传统体育项目走进大课间、走进体育课,让民族乐器、二人转民族歌曲、民族舞蹈、民族乐器走进音乐课,让剪纸、版画、葫芦画走进美术课,不断加强民族艺术与学校体艺教育融合度。
“关键还在于把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涵通过适应时代要求、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发展与转化,深深根植于每个孩子的心灵当中。”北京史家胡同教育集团校长王欢说,“特别是学校的体育艺术教育如何由形入神、从外而内,应在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要义基础上,实现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的同频共振。”
打通校内外,让文化传承融入日常生活
“文化的传承一个最重要的载体就是日常生活,节日是承载传统文化的最鲜活也是最有效、最润物无声的文化传统工程。”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融入生活,首先要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和体育艺术大课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要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继而进一步通过校园的努力,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为了引导孩子们践行所学,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开展五禽戏等项目,让孩子走进社区,与爷爷奶奶共同练习养生操,在行动中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尊老助老的传统。
黑山县则注重增强活动的仪式感,来解决对待传统文化的冷漠问题。具有黑山县当地特色的民乐、剪纸、辽西二人转等和体育传统项目太极拳、武术、空竹等活动已经在学校初见效果。同时,大到比赛、展演,小到自娱自乐、修身养性的活动形式,既可以全县、全乡整齐划一,也可以班级、小组简单精练,力争达到人人、天天、全面参与。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研究所所长吴键认为,应进一步打破课内外,打破校内外,打通学校、家庭、社区,让家长和社区更广泛地参与进来,让文化传承从课堂和学科融入到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从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具持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