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传承文化之根脉 培育人和之少年

[db:作者]  2019-05-10 0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文化是学校建设的灵魂,文化育人是教育的宗旨。一所学校只有形成独具特质、积极向上的文化,才能不断增强创造力,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重庆市人和街小学76年坚持文化兴校,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从地域文化中摄取营养,从办学历史中获取力量,打造具有时代精神的“人和文化”。学校站在新的起点,广泛调研,制定了《重庆市人和街小学(教育集团)文化纲领》,对学校文化有了新的目标,培养具有文化底蕴、国际视野、拥抱未来的“人和学子”,培养“和谐中国、和平世界的人和六质少年”。学校新的实践对新时代学校文化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人之初性本善

    两条江在身边

    一条来自湛蓝的天边

    一条淌过碧绿的草甸……

    长江来自唐古拉的冰川

    嘉陵开阔在苍翠的广元……

    在长江与嘉陵江汇合处的渝中半岛,有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重庆市人和街小学。

    这所创建于1943年,因地处渝中区人和街社区而得名的学校,栉风沐雨76载,探教育之本质,承文化之根脉,始终承续着“讲求人和、珍惜人和”的文化传统,构建特色文化体系。走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以价值文化为统领,制定了面向未来办学的战略性和规范性文件——《重庆市人和街小学(教育集团)文化纲领》,为不断加强“人和”文化建设,培育人和之少年,为学校持续发展注入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追本溯源

    人和文化在传承中孕生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学校文化建设可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哲学寻根:“和”为至善之道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人和街小学的“人和”文化有其哲学基础。

    天下事物,多元多样,融合共生,互济互补。文化最高的理想,终极的追求,在于达到至善的境界。“和”,即至善之道、至善之境。东方文化中,中国古代有“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和实生物”“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论述。《说文解字》这样解释“和”:从口从禾,相应也。和,可视为千、人、口组成,千人一口,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和谐也。引申为呼应、相安、协调、温和,以及样和、和平、平息争端等。近有哲人冯友兰“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和奏,终和且平”和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思想。西方现代文化观念崇尚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治思想、效率观念、竞争意识等,似乎更多地指向事物的“异”,但仍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根本主张,这又从更高的层面肯定了虽“异”而“和”,与中国“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传统文化观念有相通处。遍览古今中外能久存而赐惠于人类生存发展的文化思想,无不认同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人类文明、人与人之间,应当平等、包容、友爱、互助,在相互取长补短中,共同发展进步。和而不同、和谐共生的多彩世界才最为美好,全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综上所述,“和”的观念,虽特别为中国文化所重视,但却属于全人类。“和”的思想,蕴含大智慧,属于真哲学,体现善境界,成就真道德。

    体悟“和”之道,对哲学、科学、文化教育等人类文明所有领域的探索和实践,都具有重要启示作用、指导价值。人和街小学深入研究“和”文化,“和”的哲学思想为构建特色鲜明的“人和”学校文化提供了“根”性的文化养分。

    ●生命三和:人和的教育观

    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文化,一定有基于哲学认知而通过教育实现的文化追求。

    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柏拉图提出了永恒的哲学命题——叩问灵魂的人生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正确回答这三个问题,对自我、他人和社会、世界的认知才不会出现偏差,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才能够内心安和,与他人和睦相处,适应社会,与世界万物相和谐。

    教育的作用,在于帮助人安顿好自己,从而对他人和社会、对这个世界有所贡献。古今中外学者对教育的论述各不相同。美国杜威说:“教育即生活。”英国斯宾塞说:“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印度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中国儒家认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字经》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近现代,鲁迅认为“教育是要立人”,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陶行知认为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顾明远先生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和生命的价值。

    人和街小学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对生命的成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基于对“和”文化的研究,对“和”的哲学思想的认同,人和街小学致力于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实现与自我内心、与他人社会、与世界万物三个方面的和谐——生命三和,这是人和街小学的教育观。

    ●广采博取:构建人和文化

    渠清如许,是因为有源头活水。由“生命三和”的教育观到“人和”文化、“人和”教育的文化构建,人和街小学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传承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吸纳办学历史中的文化养分,为学校文化的生长注入了鲜活的时代精神。

    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人和”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记载:“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人和”代表人心所向、上下团结、建功立业。“人和文化”和“人和教育”办学思想正是汲取传统“人和”思想文化的精髓才得以形成,熏陶师生共同追求师生、生生、个体与群体、校内校外各种关系中的和谐,人人都做内心和谐、与人和谐、和谐建功之人。此外,“和”的思想滋养中华民族创造了文学艺术、文字文化、陶瓷文化等灿烂的华夏文明。人和街小学师生由汉字文化探寻文化根脉,发掘陶艺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之美,感受中国艺术神韵、吸纳世界文化融合创新的和谐之美,在文化源脉探寻中体悟“人和教育”厚重的文化底蕴,树立起文化信仰、民族自信。

    吸收两江红岩文化养分。重庆市人和街小学位于三峡库区内长江与嘉陵江汇合处的渝中半岛,两江交融,恰好形成了一个篆书的“人”字,两江与山城映照造就了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人文与水土文化,学校所在的人和街社区也是全国和谐社区,地域文化孕生了“人和”的灵感。同时,重庆作为抗战时期革命根据地,信念坚定、团结奋斗、无私奉献的红岩精神代代传。人和街小学创造性吸取了兼容并蓄的两江文化、爱国奉献的红岩文化,为“人和文化”注入更丰富的思想内涵。

    传承办学历史文化力量。自1943年建校到重庆直辖,以“人和街小学”为校名长达43年(1954—1997)。重庆直辖后,学校更名为“重庆市渝中区第一实验小学校”。2008年9月,学校掀起“寻根人和”活动,在得到全校绝大部分教职工认可后,经重庆市渝中区批准,正式恢复“重庆市人和街小学”这一校名。大家在“寻根人和”过程中发现:70多年办学历史,从上世纪70年代单科单项改革、80年代整体改革、90年代“和谐活泼”教学改革到21世纪“人和教育”特色学校建设,“讲求人和、珍惜人和”的光荣传统从未间断。寻根活动不仅带来“人和街小学”这一校名的恢复,更可贵的是达成了深层次共识:“人和”不单是一个名称、一种情结,更是学校人文精神的真实写照,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因素,“人和”精神是学校各阶段取得成功的力量源泉,而且这种“人心齐、泰山移”的韧劲儿还将继续推动人和街小学不断向前发展。

    体现鲜明时代文化精神。当今世界,同处一个“地球村”的每个成员应当携手共进。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孕育出各自独特的多彩文明,互相影响,和谐共生。多彩文明,因“和”而来。和是和谐,文明因多彩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和是平等,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和是包容,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和而不同,对待不同文明,需要比天空更宽广的胸怀。“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当代中国治国理政方略,也是为当前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全球治理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首要条件是“人和”,鲜明的时代精神为“人和”教育注入全新的文化力量。

    正是在传承中生长,厚积淀而出新,人和街小学以“人和”为教育的核心价值,提出“人和教育”的办学理念;提炼出学校的主题文化“两江融聚,人和教育”、校训“海纳百川、和衷共济”、教风“居儒典雅、身正学高”、学风“品德高尚、睿智灵动、强体健魄、尚美惟新”;鼓励师生拥抱“享受人和教育,奠基幸福人生”的教育理想,力求校内每一个人之长得以高扬,之心得以宁静,之行得以高雅,之为得以致远。“人和”文化不但理念鲜明,而且内容丰富又体系井然,是推动学校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

    根深叶自茂,源开流自清。2017年,学校发展从单校建设走向集团化办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未来的路如何走?怎样创造新辉煌?人和街小学教育集团以价值文化为统领,构建起包含组织管理、教育教学、人力资源、校园环境、校本仪式、形象提升、开放合作等文化策略。2018年9月,学校制定了面向未来办学的战略性和规范性文件——《重庆市人和街小学(教育集团)文化纲领》,为新时代人和教育集团的新发展指路引航。

    ●文化塑形:打造和韵校园

    文化塑形,是采用文化标志、文化设施、文艺作品等物质形式,使文化可听、可看、可感、可传。人和街小学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将二人挑担、三人吹笙、众人拉纤等“人和”文化元素诉诸视觉和听觉,应用在校歌、校门、剧场、走廊等各个角落,让校园文化立体化、具象化、艺术化,为学生营造蓬勃向上、充满文化意境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使学校成为学生的乐园、学园和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1.校园主题音乐——优美动听。

    2008年,创作校歌《两条江在身边》,拍摄了校歌的MV;同时,将其中的主要旋律制作成上课铃声。2009年,创作吉祥物主题曲《清风白鹤》,并编排了同名小歌舞剧;2010年、2011年校园歌曲《黄葛云翔》、幼儿园园歌《乖苗苗》拍手歌等分别完成作曲,在校园里传唱,为师生们所喜欢。甚至,来过人和街小学的一些老师也能情不自禁哼唱“人之初性本善 两条江在身边”。

    2.校园建筑及文化景观——主题鲜明。

    主题一:人和文化景观:学校大门墙上篆刻“人和”印章的校徽,教学楼的墙壁上用“活字印刷”的方式呈现的“人和”篆字、众人拉纤的大型雕塑格外醒目!主题场馆“人和教育博物馆”在无声地讲述“人和文化”:老照片体现出的历史文化,清风白鹤飞翔九天的巨型画卷,众多的荣誉证书,各级领导视察的照片,历年来学校教师编写的学习材料、校报校刊,与国外小学交流访问的图片……无不显示出学校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主题二:两江文化景观。校园吉祥物为“清风白鹤”、辅助图形“黄葛祥云”,构建以两江融聚为设计元素的主题雕塑:《合力·拉纤》《清风白鹤等》,分别从形、神、韵多个层面展现两江文化风貌。

    主题三:传统文化景观。一是和字墙、文字博物馆、兰亭羲之书法墙等文字文化景观;二是师道尊严、杏坛讲学等儒家文化景观;三是包含艺陶轩在内的“八大工作坊”(扎染坊、清风轩、丹青亭、剪纸苑)等特色文化场馆。

    3.校刊《人和教育》——集中宣传办学思想。

    创编面向全体学生、全体教师以及全体家长的一本综合性教育刊物《人和教育》杂志,记录下美丽校园“有人性、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的一个个瞬间……

    立德树人

    人和文化在实践中成长

    文以化人,文化立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鲁迅曾说,“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意思是天地间求生存,各国间争发展,首要任务在立人,把人树立起来了,一切事情才好兴办。

    ●和德六典:因活动而鲜活

    人和街小学以文化引领立德树人,构建了“和德”课程文化体系。“和德”指的就是“内心平和,德行如一”,重在培养家国情怀、规礼责孝、诚信致和等必备品格。其中,必须开展、全员参与、最具典礼仪式、最彰显这一阶段品质培养侧重点的活动课程——“六典”课程,每一个年级突出一个重点,用主题活动方式分年段实施:第一阶段:懂规——少先队仪式;第二阶段:有礼——礼仪队会;第三阶段:明责——责任星评比;第四阶段:能孝——十岁集体生日;第五阶段:守信——诚信誓师会;第六阶段:会“和”——毕业典礼。

    2019年3月29日举行的四年级10岁集体生日庆典,孩子们用隆重的仪式感谢父母带给自己生命,感谢生命带来的精彩,和父母携手跳亲子操,双手捧上《给父母的一封信》,爸爸妈妈们收获惊喜,一字一句读着,读着读着,笑容出来了,眼泪出来了,情到深处,热情相拥,人世间最美的感情莫过如此!

    此外,学校还创建了具有人和特色的系列传统教育活动和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我爱妈妈”“重走长征路”等内涵丰富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通过多学科整合,让学生充分参与,积极实践,有强烈吸引力和感染力。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也不在于说教,而在于实行。”人和街小学将德育工作活动化,就是摆脱传统枯燥乏味的说教,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反思、成长。

    ●六质课程:因多元而精彩

    课程作为学校最重要的资源,是落实学校文化的主要载体。在“人和教育”思想引领下,人和街小学确立了“培养和谐中国、和平世界的人和六质的少年”的培养目标,开发了和德(道德素养)、和健(健康素养)、和雅(文化素养)、和理(科学素养)、和美(艺术素养)、和融(生存素养)六方面素养的“人和六质”课程。其中,“和德”课程为必修的德育课程,和健、和雅、和理、和美、和融课程有的为必修,有的为选修课程。

    和健课程:分球类、基本身体活动类、体操和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四大类,共15门课程。

    和雅课程:分文化传承、多元理解和综合表达三大类,共30门课程,着重于提升孩子们美的鉴赏、优雅表达、国学底蕴、沟通交际等“雅”素质,旨在提升文化底蕴。

    和理课程:分益智游戏、动手实践、应用创新三大类,共20门课程。包含“数独活动、玩转飞叠杯、玩转24点、魔方”等课程项目,着重于培养学生的逻辑和推理能力,增进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为未来学习更深奥的数理化知识奠定基础。

    和美课程:分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两大类。艺术表现分演唱、演奏、造型、表现和综合性艺术表演五小类,艺术创造又分设计与应用、即兴编创和综合探索三小类,共28门课程,孩子们在“丹青亭、西画室、剪纸苑、篆刻台、手工坊、清风阁、扎染榭、艺陶轩”等八大工作坊学习,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学生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充分体会“美”之真谛。

    和融课程:分生活技能、心理健康、设计制作和信息技术四类,共18门课程,主要在于提升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开启孩子们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之门。

    2019年3月31日,以“创新、体验、绿色、成长”为主题的第34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落下帷幕,“人和”娃娃们在与层层选拔的选手进行四天现场角逐后,不负重望,喜获小学组创造发明类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专项奖3个。

    学校结合“人和六质”课程群,开展丰富的课程实践活动。比如一年一度的科技活动月、花草艺术节、体育艺术节活动等,由于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赋予这些活动持久的生命力,常办常新,一届比一届精彩,不但师生喜欢、家长欢迎,在社会上也有一定影响力。

    2019年4月9日—10日,举行了112届“全”运会,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参与,各具特色的开幕式,种类丰富的运动项目,趣味十足的民间体育游戏……展现了人和少年们朝气蓬勃的活力与生命力。在体育小游戏中挑战成功的同学,还能取得两枚印章,积累一定数量,还能获得勇士勋章。教学中心陈明庆副主任自豪地表示:“我们的全运会是全员参与,每个学生最少参加了6项项目,多的参加了10项。”

    ●和声课堂:因尊重而优效

    和声,是指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法则同时发声构成的音响组合。

    人和街小学以人和教育理念为基础,以和而不同为课堂建构原则,尊重课堂的差异化声音,努力倾听这些声音,引导这些声音产生共振,形成美妙和声,在和声中创造、生成不同的智慧,每个人都获得发展,打造出极富文化个性的和声课堂。

    数学老师何袁静执教的“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获重庆市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第二届全国和美教育赛课一等奖并现场展示。课一开始便组织开放性尝试活动,让学生尝试着自己画图表示分数:有的用一个正方形,有的用4个圆……面对各种不同画法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抓住学生生成的资源,自然而然地从旧知过渡到新知。随即迅速辨别出不同意见真正差异所在,并引导孩子们找到差异背后实际存在的冲突点,聚焦疑点:“涂色的明明是一个圆,为什么可以用正方形表示?”老师抓住这一疑点进行突破,让学生思维豁然开朗。最后的操作活动中,人人动手分一分,真正达成共识而认同分数的意义。

    以“和声课堂”研究为契机,学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三四五教学改革框架”。三指三大要素:尊重差异、寻求共识、人人发展。“尊重差异”是和声课堂的观念基础,“寻求共识”是和声课堂的过程特征,“人人发展”是和声课堂的必然结果。四指四项原则:适度留白、人人参与、注重倾听、寻求共识。这四项原则贯穿课堂教学始终。五指五个步骤:设置情境、发现差异、聚焦疑点、寻求突破、达成共识。这些步骤虽有一定顺序,但具体实施时并不僵化,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有些课堂,上述过程并非运用一遍就万事大吉,而是像交响乐中主旋律一样反复循环出现,不断推动师生走向更加复杂、更加高级的认知。

    体育老师龚攀在“8字跳长绳”一课中创设了闯关游戏的学习情境,学生表现出非常高的学习积极性。在游戏“自动闸门”这一情境中发现通过与没通过、通关时机与速度的动作差异;在游戏“卷帘门”中,学生通过实践,交流心得,在教师的引导下聚焦了对动作理解的疑点;在游戏“穿越火线”中,通过再次的体验、交流,寻求到完成动作的要点,得到动作的突破;最后在完整8字跳长绳的练习中,提高动作的完整性,达成进绳时机和过绳速度的共识。整堂课将动作技能分解并创编入设计的游戏情境中,在设置的情境中发现差异、在学生参与中聚焦疑点、在教师的指导和巩固练习中寻求突破,最终达成共识,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龚攀老师本人也获得了全国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赛课一等奖。

    学校以构建“和声课堂”为核心,长期开展系列“人和杯”教学和教研活动,如“人和杯”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人和杯”教师基本功大赛等,既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更为人和教育课堂优化、教学法建构提供基础,使“人和”教育真正与学生的学习和生命成长相融!

    ●和合管理:因民主而和谐

    学校管理文化的建构,以充分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为主要目标。人和管理的目标是办优质特色学校,培养“和谐中国、和平世界的人和六质少年”,从而最终实现“享受人和教育,奠基幸福人生”的教育愿景。为此,学校坚持立足于人、着力于和,构筑“科学性与人文性整合”的人和管理体系。以教育集团方式,成立了集团校务委员会和集团学术委员会为主的集团决策中心,并下设文化、课程、教学、教师发展、管理五大中心,形成基于人和文化、课程、教学、教师、管理于一体的五维运作环,保障“五维一体、全息共生”的综合改革体系。

    其中,“文化中心”是学校整体发展和系统运作的理念思想指导;“人和课程中心”是在文化指导下,构建课程体系架构、行动纲领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途径;“人和教学中心”是按照课程设计,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路径;“人和教师发展中心”负责设计课程、教学的教师专业发展序列,并按照序列促进教师的有效分工和协同发展;“人和保障中心”则负责建立其他各中心需要的支持保证。五大中心高效率运转,相互协助,互为支撑,协调统一,推动学校办学系统全面、协同、统整、高效运行,实现育人目标和办学效益的优化。

    再启新程

    人和文化在奋进中创新

    2018年9月,制定了《重庆市人和街小学(教育集团)文化纲领》,人和街小学教育集团优质、高效、跨越式发展有了战略规划和行动指南。未来的“人和”教育将致力于以教育标准化助推评价改革,培养“和谐中国、和平世界的人和六质少年”。

    ●评价革新:因责任而奋进

    2016年,人和街小学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实验室,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开启了脑科学支撑下的“人和六质”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该项目探索六个领域:一是脑科学支撑下的“人和六质”育人目标解析,二是“人和六质”育人目标的量化(外显),三是基于脑智发展评估数据的学生分类管理,四是脑科学指导下的学校管理升级,五是脑科学支撑下的校本课程开发,六是脑科学指导下的教学改革。从脑科学视角审视“和声”课堂,再造教学流程,建立学校专属的学生个性化学习数据库,基于数据开展对学生个性化的评估,提出个性化教育方案。

    其中,脑功能测评、神经生化检测等实验研究,借助基于脑科学的综合素质评测方法和技术,对语言、记忆、思维、学习、情感、社会认知、创新、决策、伦理、道德等高级认知功能进行多模态综合评估,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素质发展数据库,以研究个性化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规律;进一步分析教师教学方法、家庭教育、养育环境等各种因素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为学生素质培养和教育评价提供基于实证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数据,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有助于对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对问题行为的初步鉴别与筛查,为创新人才早期鉴别、培养和选拔提供宝贵的实证经验。

    时光易逝,梦想不老!人和街小学聚焦关键能力,开展脑科学实证研究推动教育改革,改变教育生态,推进个性化教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正是“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等的顽瘴痼疾”的务实行动,是“让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有益探索,也是践行“生命三和”教育观、培育“人和六质少年”的全新实践。

    面向未来,东风浩荡征程催人!以信息化和人工智能为抓手,在实现师生发展个性化、育人过程智慧化、教学管理智能化、教育服务精准化上下功夫,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人和街小学将努力求索!

    (冯友余 王亚兰 刘艳)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9-05-10/111259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