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直面幼儿冲突 变对抗为协商

[db:作者]  2019-05-12 0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两名幼儿因争抢玩具发生冲突,教师在班里的“和平桌”区角引导两人协商解决。吴宝明 摄

    一天离园时,突然听到君君奶奶怒气冲冲地大喊:“谁打我家君君了?我看看你怎么这么牛!”奶奶愤怒的话语,把两个孩子都吓愣住了。原来,君君和一个小朋友发生了冲突,被咬了一口。经过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紧急处理,事件很快平息了。

    这样极端的事件虽然不常见,但幼儿园中的同伴冲突问题一直是广大家长关注的焦点。

    为摸清家长心思,针对“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了怎么办”这个问题,我们对我园300多名家长做了问卷调查,结果让人吃惊:约75%的家长表示应培养孩子强硬的性格,被欺负时要“打回去”;15%的家长则认为,孩子被欺负后,应远离施暴者,而不是以暴制暴。结合问卷结果,我们访谈了65名家长。近50%的家长认为,“孔融让梨”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好用了,应该培养孩子的“狼性”。近27%的家长认为,一个巴掌拍不响,肯定是别人的孩子惹到自家孩子了。还有23%的家长认为,孩子会打人,就不会吃亏,甚至把打人视为一种能力,将不打回去与懦弱等同起来。

    家长的态度让我们很担心:如果幼儿间发生冲突,都选择打回去的话,幼儿园的活动该如何开展呢?很显然,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引导家长与幼儿,学会妥善地正面解决冲突,而不是以牙还牙,或者逃避。

    建立家庭教育指导站,开展一对一咨询

    我们意识到,解决幼儿间的冲突,教师的介入固然重要,但做好家园沟通同样重要。只有与家长沟通顺畅了,才可能扭转家长观念,缓解家长在面对幼儿冲突事件时的紧张、激动情绪,避免矛盾升级。因此,我们设立了“家庭教育指导站”。组建以园长为站长、骨干教师为导师的服务队伍,利用入离园等相对固定时段,对有特殊需求的家长进行一对一解答。

    在具体的咨询工作中,咨询导师引导家长积极参与谈话。通过澄清问题、诱导启发等,引导家长自我反思,并找到处理问题的恰当方式。

    对待初次来访的家长,我们利用开放性提问,让其主动思考。比如,咨询导师可以问:“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后(不强化打人概念,减轻家长焦虑),家里有干预或措施吗?”

    当家长的回答不够清晰时,可采取内容复述的方式,将零散信息重新组合,确保与家长想表达的意图一致。如咨询导师可以问:“孩子也知道抓人是错的,会道歉,但是下次还会动手,您是这个意思吗?”

    当家长表达过于绝对,开始流露出无奈、失望甚至放弃的情绪时,可采取对比提问方式,促使其跳出既定思维再思考。比如可以问:“您觉得用说教方式告诉孩子不要动手效果不理想,那么,您认为什么方式比较好呢?”

    当家长见解前后矛盾、观点摇摆时,可以进一步提问,有效引发其深层思考。比如:“您希望孩子遇到冲突不动手,可是处理孩子的问题行为时,您却也动手打孩子了,这不是前后不一致吗?”

    当家长意识到现有做法不适宜时,这时咨询导师就可以向家长解释幼儿出现打人行为的原因。比如幼儿在特殊年龄段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渴望支配自己所属物等,让家长更好地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然后再引导家长尝试适宜的问题处理方法。比如可以让家长安慰幼儿:“丽丽拿走了你的玩具,我知道你当时很着急。”然后等幼儿平静下来后,家长再引导幼儿自己思考,再遇到类似问题时有没有更好的处理办法,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幼儿:“你要学会分享。”

    编制冲突解决手册,帮家长掌握常见的冲突处理方式

    改变家长已有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家庭教育指导站的工作,更多是对家长开展一对一的帮助,只有使全体家长学会妥善处理幼儿冲突问题,达成家园共识,才是治本之策。

    我们将“抢玩具”“不想跟你玩”“破坏同伴作品”等典型同伴冲突行为,和“要买新玩具”“不想上幼儿园”等典型亲子冲突时刻进行梳理,明细对话原则,并提炼出针对小、中、大班幼儿的适宜做法,汇聚成“写给家长应对幼儿冲突的100句话”,让更多家长有方法可选、有原则可依。

    例如,同样是不愿意把玩具分享给别人的现象。如果是小班,原因可能是幼儿高度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还不理解分享的意义与价值。成人可以说:小熊要把它最喜欢的小汽车给你玩,你喜欢吗?它想玩一会儿你的小皮球,你愿意吗?如果是中班,原因可能是幼儿没有体验到分享的愉悦。成人可以说:爸爸有一个球,想跟你一起玩踢球游戏,你愿意吗?爸爸能和你一起踢球真高兴!如果是大班,原因可能是幼儿很珍惜自己的某种玩具,担心被损坏。成人可以说:妈妈知道你担心玩具被弄坏,咱们想想有什么好方法能让好朋友玩的时候注意一些。

    这些内容的编制,无论是给家长,还是教师,都提供了应对幼儿冲突的抓手。尤其是家长,有了这些可操作的方法,再面临幼儿间的冲突时,便不再像从前一样紧张、激动,而是更理性,更愿意与幼儿讲道理了。

    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防患于未然

    同伴间出现冲突,需要解决,但是预防工作同样必不可少。预防冲突不是干预冲突,而是为幼儿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降低冲突发生的可能性。

    首先,我们在各班级创设“心情屋”。教师向幼儿示范情绪平静的方法,比如在心情屋里拥抱玩具熊、听舒缓的音乐、看小镜子等。与此同时,我们还在每个班级专门布置了礼仪墙,将“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的使用场景拍成照片,作为幼儿可以随时学习的材料。我们还录制了幼儿解决冲突的办法的小视频,提供给家长,使家长也能从中受益。

    其次,我们专门建立了针对幼儿冲突处理的一日常规。根据冲突起因,可将同伴冲突归纳为占有物品冲突、规则冲突、人际冲突、意见冲突和情绪冲突。其中,规则冲突可通过明确规则,让幼儿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可以被接受,如打人会疼,打人是不可以的。一旦设立,坚决执行。同时,向家长分享这些规则,以便做到家园一致。

    再其次,组织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题游戏。创设“娃娃家”“小医院”等游戏区域,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学习不同社会角色的应有行为;小班组织“表情脸”游戏,帮助幼儿识别不同情绪;中班开展“悄悄话”游戏,让幼儿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倾听别人的想法。大班开展“拉手捉小鱼”活动(幼儿组成小组,共同完成捉人任务),让幼儿在团队合作中掌握人际交往技能。

    经过一系列策略的实施,我们欣喜地发现,家长与幼儿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家长对幼儿冲突的认识,从“不能吃亏”,转变为“孩子也是问题解决者”;在应对幼儿冲突的行为上从“替孩子解决”,变成“支持孩子”。家长之间发生摩擦的事件也少了许多。

    与此同时,幼儿处理同伴冲突的能力也提高了许多。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坚持对每名幼儿处理同伴冲突行为进行记录,并对2015年与2016年入园的幼儿进行持续追踪。结果发现,经过两年的时间,大多数幼儿在面临同伴冲突时,都能从最初的哭闹、打回去等对抗的方式,转变为友好协商解决,有些幼儿甚至还能积极主动地帮助其他幼儿处理冲突了。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李遂中心幼儿园)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9-05-12/1112771.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