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体现了知识分子群体品位的高下,对学问究竟能做到何种高度具有极深刻的影响。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即使有些大学规则需要调整或已经调整,但优良学风的建设,是需要坚持、重申、强化的大学核心品质之一。
●如果一位教师自己学问做得不扎实,人品又经不住推敲,那么你怎么能严格要求学生、从内心感召学生呢?
■本报记者 陈宝泉
近些年来,匡正学风的呼声在学术界、高校多有耳闻,但是所涉及的范围基本上是在专家、学者的范围之内。实际上这一话题不能不涉及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是人的学术生涯的初始阶段,创建、传承优良学风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内容,也是大学育人工作的基本点之一。就这一话题,记者走访了首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李明教授。
学风决定了一所学校的校风与品位
记者:学风如何是一所大学的信誉所在,也是社会关注高等教育的焦点之一。近来对于这一话题的议论多见诸媒体。您对此有何见解?
李明:大学是传承、探索、发展人类高深知识的场所,这决定了大学必须创立并保持优良的学风。做学问的态度就是学风。学风决定了一所学校的校风与品位。
大学学风是由教师群体、学生群体共同创建、保持的,反过来又对教师、学生的人生追求产生很大的影响,影响教师的学术研究、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等各项职业活动,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毕业后的做人、做事,在学生的人格塑造方面会发挥深远的作用。
一所大学的学风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人求索知识的态度,教师和学生是否热爱知识、崇敬真理?是否严谨刻苦地求学和治学?是否理性对待既有知识,敢于挑战创新从而发展真理?二是学人对待学人的态度,教师是否热爱学生、认真负责地传道授业、公正评定学生成绩?学生是否尊敬教师、服从学习指导、客观评价教师劳动?学生或学者是否允许或鼓励别人在学业或学术成就上超越自己?是否愿意为传播真理、发展知识摒弃一已之利而虚怀若谷?三是管理服务人员对待学人和学术工作的态度,是否尊重知识、尊重师生?是否制定有利于学术成长的管理服务规则?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无论是对大学而言,还是对大学教师、大学生而言,优良的学风都是立身之本。胡适先生在治学方面有一句名言: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决不说八分话。虽然中国自古有“文人相轻”之说,但是也有“三人行,必有吾师焉”的学习境界。学风体现了知识分子群体品位的高下,对学问究竟能做到何种高度具有极深刻的影响。
记者: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在学术上具有高风亮节的学者、大师为人表率。
李明:中国的大学里始终不缺乏这样的学者。去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王忠诚教授就是一位具有优秀学风的代表。王先生的大师风范其实很朴实:一是对于真理发自内心的追求,对于学术上的未知领域一门心思地去钻研、去探索,一扇门接着一扇门地打开。上世纪50年代,在当时辐射防护条件很差的情况下,王先生以健康为代价,在封闭、闷热的实验室里反复做实验,积累了2500多份脑血管造影资料,奠定了创新神经外科学的基础。二是对学生充满感情,总是努力把自己最好的东西全部教给学生,心甘情愿地扶持学生站在自己的肩头。他觉得只有把学生培养出来了,自己才能“放心地走下手术台”。三是对同事、同行,他也是满怀善意,热爱真理绝不是垄断真理。他在百忙当中抽出时间巡回讲课,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担任领导的医院培养出了我国1/3的神经外科医生,在更大的范围内起到治病救人的作用。这样的先生,凡是接触过他的学生都是心生敬佩,深受感染。优秀的学风自然会扩展开来。
优良学风需要得到重申、强化
记者:在大学,学风是实实在在的,它也体现在学校的各项管理规则的建立与执行上,比如,关于考试的管理。教师不能用提高考题难度的方法来“卡”学生,来“警醒”学生,让他们更重视这门课,同样,学生也不能平时不重视、不努力,考试通不过就来求老师“高抬贵手”,甚至试图与老师做什么交易。考试必须体现诚信和公正。
李明:是这样的。考试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是严肃认真和科学的。考卷要有信度和效度,并经过审定的程序。学生的考分总体应呈正态分布,客观反映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状况。通过诚信的考试和客观公正的评分,学生了解自己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以改进自己的学习,教师也可以从中总结课程教学的得失,以改进自己的工作。失去诚信和公正的所谓“考试”,是有违优良学风的,在大学是绝不允许的。
记者: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大学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对大学的管理、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此时更要强调大学的学风建设。这也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柱。
李明: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在精英教育时代传承下来的、约定俗成的规则、治学的传统,或多或少受到了一些冲击。大众化阶段带来的培养对象的整体变化,决定了大学的育人工作从理念到内容再到方法都要作些调整,不可能一成不变。过去学生被录取后,只要能顺利毕业就是国家干部。现在则不同,就业制度的改变使得学生在毕业时面临激烈竞争。这就要求今天的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要有更多的自主选择和判断,哪些课对他将来的职业生涯是最重要的。这就需要学校给出更丰富的、可供选择的学习方案,需要师长给予及时指导。但是诸如此类的变化,并不能改变大学作为传承、探索、发展人类高深知识场所的本质,因而,即使有些大学规则需要调整或已经调整,更多的传统还需要坚持,甚至要重申、要强化。优良学风的建设,就是需要坚持、重申、强化的大学核心品质之一。
“以学生为主体”不仅是让其参与教学管理
记者:说到学风,就不能不涉及师生关系。大学要有爱心,大学教师要爱自己的学生。这种爱与严格要求之间是什么关系?
李明:优良学风包含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这种关爱又包含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无论环境怎样变化,在大学师生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教师。大学教师的责任首先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好的师生关系是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大学教师应当依据学校的培养规格、培养标准精心教育、严格要求学生。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育层次应有不同的规格要求,不能用博士生的标准去苛求硕士生,用本科生的标准去苛求专科生,当然,更不能反其道而行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首先自己要胜任,要讲究方法,要使学生接受你、响应你、配合你,积极主动地学习、成长。大学教师尤其要做到身教胜于言教。如果一位教师自己学问做得不扎实,备课不充分,人品上又经不住推敲,那么你怎么能严格要求学生、从内心感召学生呢?没有这些,就没有大学教师对学生的真爱。
记者:近年来大学在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很多学校也增加了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让学生给老师打分。如果教师对学生要求严格、不被学生认同就得不了高分。这件事该如何认识?
李明:完整地说是两句话: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其基本要求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要开展探究式学习。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潜质的重要渠道。在一些高等教育强国,本科生的学习已经是探究式学习。教师在指定课本的同时也提供参考书目,讲课不是满堂灌,对问题的讨论占了很大比重。所以,不要把“以学生为主体”简单理解为仅是让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参与对老师的评价。
至于让学生参与对老师教学的评价,这是中外很多大学通行的做法。即使不采取打分的方法,也应有其他方法,使教师听取学生的意见,采纳那些有益的建议,改进自己的教学,这是“教学相长”的题中之义。所以,您提的问题的核心不在于学生应不应当参与对老师教学的评价,而在于管理者对学生评教的科学设计和评教结果的正确运用。要使学生评教变成促进教学提高水平质量、促进培育发展优良学风的工具,而不是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