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红霞
在中国文学史上,香山居士白居易、东坡居士苏轼、六一居士欧阳修,还有虽不以居士自称,但名维号摩诘的“诗佛”王维等,都是居士文化的代表人物。
在佛教未传入中国之前,“居士”一词就已经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出现,主要是指品行高尚、有才学而居家不仕的人。居士之所谓“士”,又表明它还承载着士(知识分子)的基本特征,即传承文化和关注现世政治,所以尽管居士是“未仕”之士,但他们仍然有参与政治的责任和热情。
佛教传入中国后,“居士”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然,佛教中“居士”的含意前后也有不同。在早期的佛教经典中,居士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印度四大种姓中的“吠舍”,是古代印度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的社会阶层,往往比较富裕,所以“居士”这一概念也就与财富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对“居士”含意的变化起了关键推动作用的是《维摩诘经》。《维摩诘经》是大乘佛教的早期经典之一,因塑造了维摩诘居士的形象故而得名。《维摩诘经》从生活方式、精神追求和艺术风格上都对我国的居士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维摩诘居士也成为我国佛教徒仰慕和学习的偶像。
从表面看,维摩诘的日常生活与常人无异。他居住于繁华的城市,有妻子儿女,而且家境富裕,服饰和饮食都很讲究,还常参与赌博等游戏,常出入酒店、学校甚至声色场所。交往的人上至国王、王子、大臣,下至普通百姓,三教九流,无所不有。但实际上,维摩诘与常人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维摩诘能超脱世俗的欲望,他在人间的目的并非为了世俗的享乐,而是为了方便普度众生。他非常富有,但把钱用来救济众多贫民;他用勇猛精进的言行,督促心性懈怠的人;他虽然没有出家,但奉行出家人的戒律,不被普通人的欲望所迷惑;虽然有妻子儿女,但对儿女之情看得开;虽然穿着华丽,也如常人一样饮食,但他最享受的还是领悟佛理的快乐;他虽会到赌场等地,却是为了度化沉迷于此之人……这种亦俗亦僧、不离不即的境界,是后来居士们所向往和追求的。
维摩诘精通佛理,了悟宇宙人生的真谛。维摩诘曾经生病,佛让自己的弟子去探望他,结果佛的五百大弟子都不敢去,因为他们都曾被维摩诘问难,都被他问得哑口无言,并为他的高论所折服。维摩诘还曾跟诸菩萨讨论如何才算入“不二法门”,在诸菩萨发表自己的看法之后,智慧、辩才第一的文殊菩萨请维摩诘发表意见,而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连称“善哉”,认为维摩诘表现出了超越文字语言的局限、无差别的平等境界,“是真入不二法门”。这种不可思议的“不二法门”,消解一切矛盾和手段,影响了禅宗思想和禅悟思维,也深刻影响了我国居士的精神境界和艺术风格。
虽然在《维摩诘经》中,维摩诘被称为居士更多还是由于他居家不仕而多财富,但是维摩诘的形象却改变了后人对居士的印象。从此,居士更多是指那些在家奉佛修行的人。当然,《维摩诘经》只是为中国的居士观念树立了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而中国古代完整的居士观念的形成其实是受整个大乘佛教教义影响的结果。小乘佛教强调僧俗分界以及俗人不能成佛,而中国传统士人又因为儒家传统的孝义、济世等观念的束缚,不会轻易出家修行。大乘佛教强调普度众生,其居士观念迎合了中国传统士人既要积极入世又要寻求精神安慰的心理,一经传入马上引起了广泛的兴趣。
据考证,中国佛教居士最早在汉代就出现了,至唐宋,居士文化呈现繁荣、强盛的局面。居士作为中国特殊的文化群体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他们往往能较好地处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调整世间与出世间的生活,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坚定的人生信仰。居士的文学艺术特别是诗歌创作也有着鲜明的特点。这些诗歌在表现出处进退的题材中体现出了旷达通脱之气,形成了富于理性的风格;在表现日常生活的题材中,体现出了无所不包而又意境深远、情致高雅的特色;在写景状物的题材上,体现出了或空旷或微妙、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