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叩问“人本”的力量

[db:作者]  2009-04-13 1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自主管理 自主学习 放飞梦想 导师制 华阳中学运动会盛况 和谐寝室

  四川省华阳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之路系列报道之三

叩问“人本”的力量

  【第三章】生本课堂 动力激扬

  “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师发挥,轻学生参与;只会上课,不会育人,不会教学管理,忽视学习心理特征……”

  2005年12月,华中自揭“短板”,挖出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20个问题,提出“杜绝课堂事故,减少教学低效性,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主张,重点解决吃透教材和“学情”、还原学生主体地位等五大问题。年级组、教研室(组)、年级教学督导组深入课堂,鉴定每个教师的课堂等级,找准问题,提出建议,限期整改。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特征;评教与评学结合……”整改期间,华中重新修订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从教学目标、学习条件、学生活动、学科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等方面全面评价课堂,如“教学目标”不仅要符合“三维目标”,还要适应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对“学生活动”的评价,不仅注重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更关注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连串动作表明,华中正逼近师生生命多向激发的“人本关爱”高效课堂。   

 【采写视角】

  促进课堂从“以教代学”、“以教导学”向“换位思考、以学定教、以学导教、以学评教”转变,着力于学习能力培育的认知系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心理引导的动力系统,多向激发的课堂交往系统,减少低效教学的管理系统和发掘、生成、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的信息转换系统,培育学习动力型课堂,实现教学管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高效。

  “有百分之一希望尽百分之百努力”

  “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决不让一个人掉队。”华中首先从创新教学组织管理机制,实施精细化、全覆盖教学入手,提高教学有效性。

  创新教学组织管理机制

  大胆摒弃传统的直线职能式教学管理模式,创建以年级为枢纽的教学矩阵式管理结构,发挥学科教研室、年级管理委员会和年级教研组的组织管理功能,华中形成了专家指导、年级负责、民主决策、群体监督、多元反馈的教学管理体系,有力支持和保障了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管理效能。

  每个年级学科教研组承担教学研究、教学督导、开展教学活动等职能,学校还在年级设立教学督导小组,负责监督年级教学管理工作,形成了双线运行、监管有效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和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在年级教研组的基础上,学科教研室(或研究中心)承担起教师培训、课题研究、课程策划、教学指导等新功能,教研室主任由学校聘任,教研室上线是教科室、教务处,下线是教研组,与年级形成平行交叉的教学管理关系。

  “我们强化了教研室、教研组的学习、交流和研究职能,在教研组开展新授课、复习课、专题课、练习课、讲评课等课型的实践研究,促进教研室、教研组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愿景和教学资源库,营建了一个融洽、和谐、进取、富于探索研究精神的微观文化环境,促进了教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益,为形成有效的课堂和让每个学生实现有效学习提供了保障。”从备课组长、教研组长成长为数学教研室主任的李再江说。

  面向每个学生推进“分层教学”

  小煜按母亲意愿分在了高一A层次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感到自己认知结构、思维水平等与该班同学存在明显差距,就根据学校“自主选择学习层次”的原则,征得母亲同意后主动要求转入了B层次班。一学期后,又以明显优势“昂首”回到了A层次班级。

  从高一起,根据学生学科素质发展水平实施分层教学,还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层次的权利,尽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充分挖掘其学习潜能,华中提出了“分类要求、分别指导、分层推进”教学管理策略,全面落实“多鼓励,少指责;多理解,少猜疑;多帮助,少为难;多关心,少冷落;多指导,少抱怨”的“培优促中补差”原则,或重点开发学习潜能,促其达到合格水平;或着重挖掘学习潜力,使其变得优秀;或着重发展智力水平和非智力因素,使其出类拔萃;或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

  以精细化管理提高教学效益

  华中发展5年后,学校教学质量上了一个台阶。学校随后组织听了一些骨干教师的课,发现华中的课堂教学出现了高原现象,特别是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存在不少问题,华中课堂教学亟待一次大的突破。

  2007年春季,以中、高级教师为主体的“栋梁工程”课堂教学大赛,极大地震动了华中老师。

  这次赛课的一大特点是,决赛时学校请来北京、成都的教学专家、特级教师,组成8人专家小组,进行了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诊断。学校要求每个参赛教师,都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和新课改精神,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刻反思,并写出反思总结,提出整改措施;学校同时组织力量针对课堂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性研讨,提出建设性意见,要求问题严重的教师限期整改……老师们明白了“怎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并对课堂教学的本质及其走向有了新的认识。

  从容易被忽视的教学细节管理入手,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的合作学习,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三基”并重,创建健康的学习心理环境,把对话、交流、分享、共探等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途径,实施教学精细化管理:制订教学管理规则、教研规程、教学规程、学习规程、考试规程、阅卷规程、辅导规程;制定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教学工作计划,检查、公布教师教学计划,检查、评比教师教学设计;每天公布课堂教学行为表现;每周通报干部深入课堂教学听课情况;严格限制教师占用学生自习时间讲课;定期进行学生问卷调查;建立学生学情和发展档案……课堂上力求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多说一说;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多想一想;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多做一做;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多看一看;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多动一动。

  “起初我们对课堂教学要求相对粗一些,目的是赋予教师更大的自主空间,但很快发现问题,课堂管理和育人的矛盾突出,老师们普遍能教书、会教书,但不会教学管理,教学效益不理想,学校转而实施精细化管理。强化教学过程监督,落实教学规程、教研规程、学习规程,每月对班级、教研组、任课教师进行全面量化考核,同层次班级教学平均分相差5分以上者,首次实施帮扶,第二次减少一个班的工作量。”教学副校长闫翼明说。

  “导教导学”拉动全员发展

  年近50岁的曾老师,在一次月考中班平均成绩低于同层次班级近10分。曾老师立即按学校要求,主动找到年级,要求选派“导师”进行课堂指导。跟踪“导师”学习一月后,曾老师深有感触:“能者为师,不分年龄,学校的‘双师制’让我受益匪浅。”

  针对有的教师盲目自信、课堂教学低效的问题,实行教研组集体备课,进行教学预设的底线控制和放大教学效益。备课做到“预习、教学、检测”“三案合一”,青年教师教学设计须由导师审核方能实施,学生每天记录教师教学情况,通过学生评教监督教师教学态度、方法和责任感,促使教师不断调整、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与此同时,华中每位任课教师还要带5至8名学生,帮助他们制订学习计划和奋斗目标,并跟踪监督落实。每天下午第四节和晚上第四节,导师给自己“承包”的学生补思想、补信心、补毅力、补方法、补知识、补能力。各学科老师还要落实好“学困生”、“宏志生”、“特长生”培养计划,通过关心、帮助、表扬、鼓励、引导,及时帮助学生消除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困难和困惑。

    走向“人本关爱”的高效课堂

  一次批阅“周记”后,龚徐冬老师上课时突然改变了主意。  

  “人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有一种情无影无形,那是亲情;有一种情愈久弥香,那是友情……捧读同学们的‘周记’,我被一种浓浓的友情包围,很想和你们分享!”

  在热烈的掌声中,章阳同学腼腆地站起来,读起了他的《杨波走了》。

  “清晨醒来,翻身下床,条件反射似地又看看邻床,空空的,冷冷的。哦,杨波走了。他不是昨天就被接走了吗?怎么又往那儿看?”

  “在我心中,他还在。说起杨波,那可是我朝夕相处三年的哥们儿啊!说起到华阳中学,我也是跟着他来的。我来了,他却走了。他走了,我该怎么办?”

  “想着,想着,泪来了。他是我的闹钟,他是我的镜子,他是我心灵的依傍……”

  章阳的声音由激情到哽咽,眼睛由清晰到模糊;同学们由好奇到平静,由倾听到沉思……

  “作文无论长短,只要用心、用情,就能打动自己、感动别人,就像章阳的文章。”老师的教学行为戛然而止却又余音袅袅,伴随着同学们动人的文字和久久翻腾的心潮。

  这堂看似随意、甚至有些粗糙、即时生成的作文课,深深撞击了同学们的情感,他们来不及“反感作文课”就被感动了,而感动最深的还是过去对语文没有感觉的章阳,从此他竟迷上了语文,2005年高考获得677分的高分,语文成绩全市第一。

  “生活是语文的源泉,情感是语文的灵魂。”受益于“人本关爱”思想启迪,龚老师找到了激扬生命的语文教学之路:引导学生在浓郁的情感中学语文;用心赏读、观察、体验生活;放假不留书面作业……

  没有大量的死记硬背和题型训练,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帮助学生走出了学习的枯燥、沉重,实现了“轻松学语文、激情学语文”,实现了课堂高效,龚老师连续五届高中语文教学成绩都走在全县前列。

  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系统

  2005年,华中在“整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讨论中,发现老师们的课堂普遍只“重认知系统,轻动力系统”:忽视学习心理环境建设、学生学习潜能和教师情感力量的发掘;重教学价值,轻育人价值……

  据此,华中再次强化“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原则:“成人比成功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过程比结果重要,激励比名次重要,奖励比指责重要;多鼓励巧批评,多纵向少横向,多指导少指责,多引导少强制……”“让每位学生都得到提高,但不求同步提高;让每位学生都合格,但不求相同的规格;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最终实现个性化差异发展”。

  2008年,华中进一步提出了构建健康、和谐的“人本关爱”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以“人本关爱”为核心动力,促进课堂从“以教代学”和以“教”导学的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讲课中心,走向“换位思考、以学定教、以学导教,以学评教”,培育学习动力型课堂,实现教学管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高效。

  那么,怎样的课堂才算高效呢?华中认定,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衡量课堂高效,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

  华中以“五大系统”建设,优化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推动课堂高效:把握学生的认知差异,分析当前认知状态,研究影响认知的基本因素,选择适合学生成长的认知策略;指导学生学会、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知系统)。激情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掘情感教学的动力调节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顽强拼搏的学习态度和健康的学习心态,克服、消除学习心理障碍(动力系统)。增强教师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减少、消除课堂教学的师生关系障碍,实现课堂教学活动的双向和多向交往(交往系统)。加强课堂管理,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倡导个性化教学,消除无效、负效教学行为,减少低效教学行为,落实课堂教学责任追究制(管理系统)。充分发掘课程和教学过程生成的教学资源,多元化开掘信息流动的渠道,促进信息有效交流、转换,实现教学信息的有效传输与转换(信息转换系统)。

  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的源泉

  建立观察、发现生活细节的“实验室”,审视、品味生活的“咖啡室”,感悟生活的“自助餐室”,表达生活的“创作室”,走出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观察、审视、感悟、表达生活的能力,高翔老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掘个性化写作的物质和动力源泉:以个性的眼睛观察、审视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积极体验和“感悟”生活,激发创作激情,再个性化地“表达生活”。

  以问题为纽带,引导学生“相聚在问题树下”。教学“商品”时,来自室外的掌声吸引了学生注意。张贵平老师顺势而为:“掌声通常表示激励、欣赏,那么它是不是商品呢?”问题一出,全堂哗然。“衡量它是不是商品,要看是否有人购买,是否是劳动产品……”张老师乘机点拨。一番讨论后,生成了这样的结论:“掌声通常不是商品,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变成商品。”以教学内容为基点,前后兼顾,对接生活;连接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依据学情、有层次性地设计问题;以讲故事、提供背景素材等方法激发问题意识……张老师构建了一套捕捉、设计教学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学“收藏”时,易庆平老师设计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展览同学们的收藏品。1700多件收藏品由“主人”配上中、英文解说后登上了展台。展览这天,数千名师生好奇地走进展区——学校圆形会议室。全班分成10个小组,组内分工合作,或中文介绍,或英文解说,或记录,展览收到了800多条留言。还原生活、激发兴趣、学生自主,融语言训练、知识拓展、能力培养、情操修养于一体,摆脱了传统课堂的沉闷、单调。这说明,课堂一旦联通了生活的海洋,就会生机勃发。

  探索“反思性教学”

  华中把教师教学反思和学生学习反思作为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环节,引导老师评价、审视、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行为、效果,在不断反思中逐步指向规律、逼近“真理”;促进学生在“反思中学习”,进行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技巧、考试技巧和学习行为反思,一节课下来,老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归纳知识要点,还要反思知识生成的过程和方法。

  构建“人本关爱”的高效课堂,并不排斥发展学生的考试能力,华中也从不避讳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更强调包括知识、能力、信心、定力等在内的全面应试能力的培养。比如引导学生进行考试后自我反思性诊断,就包括知识技能、解题策略、心理性失分等原因的诊断,促进师生改进教与学的行为,激发教和学的动力。

  进行学科教学的生命导航

  “我们都知道珍惜生命,但生活中我们又会因为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往往就会产生不珍惜生命、践踏生命,以至结束生命的想法。”

  杜尚兵老师顿了顿:“这实在对不起自己伟大的生命。母亲一生总共才产生500个卵细胞,一个月才成熟一个,受精时间很短……我们的父亲一次可以产生千万个精子,但通常只有一个能够通过激烈竞争,实现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本身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伟大生命,难道我们不该好好珍惜吗?正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在学习、体育、音乐、考试等方面有差异,平时遇到点误会,在情感方面受到点挫折,都算不了什么。”

  讲到这里,成绩差点的同学埋着的头抬了起来。谈到由物理、化学辐射引起的致癌因子时,杜老师通过引导同学们观察图片、音像资料,指出使用手机会因为物理辐射引起细胞癌变,抽烟会导致化学性致癌,不规律生活、不加强体育锻炼都会导致抵抗力差,病菌乘虚而入而引起病症。

  从关爱生命出发发掘学科蕴含的生命教育知识,培养生物科学素养,提高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杜老师确立了人文化的生物教学走向,师生在合作、探究、互动、对话里生成的人本课堂教学中,共度了一段美好愉悦的生命历程。

  ……

  “教师的人格特征对课堂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发展到高层次,其智能水平的发挥往往受制于其人格品质。智能不能弥补人格的缺陷,人格却能够弥补智能之不足,不受欢迎的教师往往是人格方面存在问题。”陈安福教授阐释道。

  基于这样的思想和实践基础,华中教学改革已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跃上了课堂人文精神开发的新高度:在逐步形成“爱生,善教,会导,创新”的教风基础上,华中教师不仅仅是因为责任感而教学,更以先进的思想、充沛的激情、高尚的情操而育人。培育格调高雅的“生本课堂”,成为了华中课堂奋进的方向。

  有专家指出,华中课堂的最大亮色是“以人为本,具有浓郁的人文性”。

  拥抱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是教师,肩负着学生的未来,家长的希望,祖国的嘱托,需要全身心投入。”“我是一名考生,我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刻,今天的拼搏是为明天的发展投资;珍惜国家给我的机会,不把责任和负担推给学校、家庭和社会……”

  华中师生的“备考宣言”,折射出华中兑现教育使命和本质的有机统一,不仅注重发展学生的全面应试能力,更着眼于奠基学生一生的素质发展。

  在华中,到处可见这样的备考标语或班级格言:“拼一把,拼一个青春无悔;搏一回,搏一个灿烂前程”、“豪情满怀,壮志擎天;争分惜秒,勤奋苦钻;全力以赴,卧薪尝胆;挑战极限,铸我辉煌”。

  进入“激情燃烧的高三岁月”,每个班都围绕“适应高三、拼搏高三、决胜高三”确立班级格言,每个学生写出备考宣言,将高考与学生自己的责任、应持有的态度,以言简意赅的个性化语言表达出来,激发自己奋力拼搏。

  “读书要注重过程,所谓过程,就是用口去读,勤问勤记忆;用眼去看,增加感性知识;用耳去听,发挥听觉器官的最大潜力;用手去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用腿去跑,主动上门请教别人或实地考察;用脑去想,积极地思考和发现问题;用身体去经历,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用心灵去感悟,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行。”这些针对性很强的“年级寄语”,如“及时雨”,既有鼓励希望,又有方法指导。

  高考是学生在知识、能力、身体和心理上的全面竞争,华中提出“向非智力因素要质量”的教学策略,全体教师不仅抓学生学习成绩的转化幅度,更强化学生和谐心理、人生责任、拼搏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培育和激发。

  全面培育“备考文化”,加强高三过程管理,华中把学生高三分成三个阶段:“适应高三”阶段,着重引导学生形成竞争、拼搏和升学意识:召开“适应高三”动员大会,组织学生制订年度个人学习生活计划、班级学习规程和行为规程,适时调整教育教学管理策略。

  “拼搏高三”阶段,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夯实基础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全年级学生反思总结“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每次大考后以班为单位表彰,教师开展教学设计大赛和赛课活动。

  “为什么我们班不能上台挑战?”2008级的“百日冲刺、决胜高中”誓师大会,没能赢得台上挑战机会的八班学生,派出“民意代表”向年级主任“兴师问罪”。

  每年高考前100天的“决胜高考”阶段,华中都要召开“决胜高考,百日冲刺”誓师大会,举办“毕业生节”、“成人仪式”。高三学生以班为单元,在班主任引领下列队通过学校“凯旋门”,并集体朗诵誓词;班级之间下挑战书……由此点燃了师生冲刺高考的激情,营造了最佳的应考氛围。■张泽科 宋玉平/文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09-4-13 180000/112628.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