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继乐
近日,38岁的蔡伟被列入2009年度复旦大学博士生拟录取名单,他的导师是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先生。38岁读博士并不稀罕,稀罕的是蔡伟只有高中学历,已经下岗十余年。8个月前,他还在辽宁锦州靠蹬三轮车养家糊口。
曾有调查显示,目前社会上的读书风气以实用、消遣为主流,“车夫读博”这则消息,让笔者感到十分欣慰。我国自古就有崇尚读书做学问的传统。据报道,蔡伟虽然出身普通市民家庭,但他从小就对古文字感兴趣。高中毕业后近20年的时间里,他对古文字的钻研从没有间断过,甚至还在图书馆整本抄录典籍文本。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蔡伟身上体现的正是这种不畏困难埋头做学问的读书人精神。复旦大学的教授评价说,蔡伟虽然没有受过专业的学术训练,但他自学了大量典籍,“有些方面,我们也没有他这个水准”。
当然,蔡伟能够如愿进入复旦读博,与复旦大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有关。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大学破格选才成就了多少佳话。比如,北大请没上过大学的梁漱溟当哲学系教授;被称为“教授中的教授”的陈寅恪,一无学位,二无论著,却被清华国学院聘为教授。如今,复旦大学能够破格录取蔡伟,并经教育部批准,说明新时期我国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试点初见成效,给更多专才脱颖而出开辟了通道。
与蔡伟执著读书类似,新疆大学学生高泽宇创业成功后,又回到学校读书“充电”,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经商办企业,也离不开知识的支撑。据报道,从在大学校园“摆地摊”起家,到销售网点辐射乌鲁木齐市各社区,再到如今拥有17家专卖店,24岁的高泽宇仅仅用了3年。然而,3年后,正当他的事业蓬勃发展时,他却选择来到新疆财经大学学习工商管理,这样的选择不能不让人钦佩。在创业过程中,不少毕业生的事业越来越红火,然而在管理、人文知识方面,常有“力不从心”之感,这或许也是高泽宇回大学“充电”的原因之一。
本周媒体报道的一则女童读书的故事,也让笔者十分感动。据《现代快报》报道,一名随母亲赴深圳的10岁女童李惠玲,因妈妈没找到工作而在街头流浪,失学了的她渴望读书。蛇口潜龙湾附近一所小学的女生陈玉梅偶然认识她后,每天放学后,便在昏暗的路灯下拿着自己的课本教李惠玲读书。如此温馨的画面,使人们记住的不仅是这位名叫陈玉梅的女生,那位女童渴盼读书、渴求知识的精神也同样值得称道。
无论是20年苦读终成博士的蔡伟,还是成功创业后仍要回校读书的高泽宇,亦或是那位在路灯下读书的女童李惠玲,他们的事例都说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读书使人充实,读书给人力量,读书慰藉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