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小区配套园治理
现在,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金海岸幼儿园园长卢婷处于幸福的烦恼中。该园近日新生预报名场面火爆,200多名金海岸花园小区业主的孩子报名,而该园只能招收100名。
这与6年前招生困难的场景简直是冰火两重天。2003年至2013年,该园被小区开发商租给一家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由于办园质量不高,小区内很多业主把孩子送往数公里外的其他幼儿园。
金海岸幼儿园学位从供过于求到供不应求的变化背后,是2008年以来,番禺以问题为导向,按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式,大力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工作。
组合拳破解“应配不配、建而不交”难题
金海岸幼儿园离业主刘育青家不到300米,2009年,他舍近求远,把孩子送到两公里外的石岗东幼儿园,“我家邻居当时把孩子送进了小区配套园,她发现那里老师流动性大,持证率不高,小学化倾向严重”。
当年,小区里跟刘育青家宝贝玩得比较好的七八个孩子,只有一个入读金海岸幼儿园。
部分小区配套园办园质量不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幼有优育的期望,怎么办?
“我区直面难题,率先行动,坚持政府主导和公益普惠的鲜明导向,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联动管理机制,着力破解应配不配、配而不建、建而不交等难题,勇担教育职责。”番禺区政协副主席、区教育局局长冯润胜介绍说,早在2008年,该区就开始深入调研,全面分析、梳理小区配套园存在的问题,理顺机制,“越早行动越主动,所面临的历史遗留问题就越少”。
为增强小区配套园专项整治工作的权威性和力度,番禺区委、区政府将学前教育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其列为每月报告督办内容。2009年,该区成立小区配套教育设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区领导兼任组长。教育、规划、国土、建设、消防、安监等部门群策群力,研究制定新建小区配套园移交标准和办法,填补原来法规相对不明确、步骤流程不完善等漏洞。
“我们用制度为小区配套园专项整治工作保驾护航,楼盘建到哪里,小区配套园等教育设施就要配套到哪里。”番禺区教育局调研员李珈介绍说,2011年起,该区为小区配套园划定了建设标准线,规划、建设部门在办理单体平面修建性详细规划、资质年检时,均要求开发商必须提前取得区教育局对教育设施配套的意见;新建小区配套园要与小区规划、设计、建设、验收、交付使用实现五同步;国土房管部门不允许房地产开发小区教育设施确权到开发商名下。对存在配套园缓建、缩建、停建、不建等问题的,在整改到位前,相关部门不予办理竣工和确权登记。
这打牢了番禺新建小区配套园应建必建、建而必交的法规基础。番禺还相继制定管理办法,自2018年起,无偿移交政府的小区配套园,全部办成公办性质幼儿园。
在制度的规范下,一大批新建小区开发商不但无偿移交幼儿园,还配送“嫁妆”。万科地产移交红郡小区幼儿园、捐助300万元;长隆集团移交珑翠小区幼儿园、捐助500万元……
自2011年以来,番禺52所新建小区配套园均已签订建设移交协议,除13所正在建设外,39所产权已移归政府。
一园一案啃下存量园治理“硬骨头”
如何处理相关法规出台之前建成的小区配套园?这是难啃的“硬骨头”。2009年以来,番禺在治理新建小区配套园取得突破的基础上,迎难而上,深入调研、全面摸底排查小区配套园历史遗留问题,分别列出清单、建立台账,并按照一事一议、一园一案原则,依法依规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打好攻坚战。
“对于存量园治理工作,我们要根据经济发展实力等现实条件,精准施策,不能硬来,不然会引发诸多问题。要深入研读当时的法规政策,从中梳理出针对性的处理意见和操作指引,在法律法规框架内,找出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在冯润胜看来,一刀切地采取政府出资回购或退还土地出让金等方式,会给当地财政带来较大压力。应尊重当时的法规要求等历史现实,从中寻找破局之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番禺区教育局大量翻阅历史资料,从中找出了《广州市成片开发住宅小区教育设施配套建设管理办法》(简称《办法》)。这份由广州市政府在1996年印发的文件明确规定,小区配套教育设施竣工后,其校舍产权及使用权应无偿交给市或区教育行政部门。
“治理存量园不能想着毕其功于一役,而要先易后难,一步步推进。《办法》生效日期是1996年7月10日,我们就先治理之后建成的幼儿园。”李珈带队调研时发现,存量园的产权归属情况不同,开发商态度、诉求不一,因此教育局在总体方向上一视同仁,确定了必须移交产权和办成普惠园这两条谈判底线,但具体实施路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个个去谈。
番禺区教育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广泛宣传发动、充分解读政策,让开发商明确移交的丰厚收益、不移交的法律风险,使当地形成了拥护改革的良好共识,部分开发商将存量园产权无偿移交。
对于不愿无偿移交产权的开发商,番禺区教育局在科学测算开发商办园成本的基础上,给出了让其再办15年普惠园的补偿办法。番禺区教育局职成幼民办教育科科长曾伟杰认为,这种探索一举多得、细水慢流,“不但能让开发商基本收回成本,有利于政策平稳推进;同时也能避免大量存量园短时间内集中移交,政府难以抽调足够的资源进行补偿和承接”。
这些依法依规、积极稳妥的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番禺2011年前动工的存量园,已有10所被教育局收回,分别办成3所公办园、7所普惠性民办园。
齐发力促进办园质量“水涨船高”
开园不到半年,万科红郡幼儿园就达到区一级园水平;第二年,该园荣获番禺区好园所称号;第三年,该园顺利通过广州市一级幼儿园评估验收。该园办园水平之所以一年一个台阶快速跃升,其重要原因是坐上了番禺为小区配套园打造的“发展快车”。
作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近年来,该区打出办园体制改革、强师工程、科研引领等组合拳,推动小区配套园朝着教师有特长、课程有品位、环境有特色、园所有品牌的目标迈进,努力让更多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为破解小区配套园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番禺引入广州市教研院等优质教育资源,大力推进办园体制改革,共同探索出了广州实验教育集团实验园等新型办园模式。该区还发挥区属机关幼儿园等优质园品牌优势,通过名园办分园、强园扶弱园等形式,借助母体卓越的管理、师资、课程等资源,推进小区配套园跨越式发展。
钱少花已在金海岸幼儿园做了10年保育员。该园移交教育局之前,她月收入仅有1000多元。那时,很多教师、保育员仅有中专学历,持证率不高,流动性大,“与我搭档的4个老师,3年就换了3个”。移交之后,钱少花努力考取了资格证、大学学历,工资收入比原来涨了近5倍。这激励她更用心用情地关爱陪伴孩子。
自2015年起,番禺运用学费返还、奖励、补助等经济杠杆,提升小区配套园教师学历合格率与持证率。同时,该区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发放从教津贴等形式,提升小区配套园教师收入。
如何让小区配套园各美其美,为孩子提供多元发展通道?番禺的做法是打造文化特色园。该区引导小区配套园根据自身定位和情况,研究传承本土岭南文化等区域特色,通过课题引领、开办大师工作室、研发园本教材等做法,共同促进小区配套园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