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全政 通讯员 王洪涛
“不但农村的孩子报考,现在城里的孩子也踊跃报考,各地慕名而来的学生越来越多。”山东畜牧兽医学院党委副书记乔立印告诉记者,“畜牧兽医”这个不太“鲜亮”的名字,现在已成了一个品牌,连续数年的就业双选会都是一个学生可以挑选4个岗位,这让许多外校毕业生很是羡慕。
一所普通职业学院如何能发展到今天?学院党委书记高明飞坦诚地说:“这在于一种坚守。”
“专业有特色学校发展才有根基”
前几年,高校“改名风”一时盛行,尤其是如农林、煤炭等相对艰苦行业的高校频频改名。这股风挂到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时,也引起了不小的骚动。有议论说,“畜牧兽医”这个名字有些“低贱”,影响招生,也影响学校形象,建议学校改个好听点的名字。
“学校的名字不能改!”学校党委把内外各种因素分析透后形成了共识:畜牧兽医这个校名最能体现专业特色,只有植根于畜牧业这个大的行业产业之中,学校发展才有根基,才有后劲,才有活力。
高明飞告诉记者,在西方,畜牧业产值对农业贡献率高达80%,而作为畜牧大省的山东,这一数值仅为30%左右。畜牧业的广阔前景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必将产生空前的人才需求。“咬定青山不放松,紧紧立足畜牧业,心无旁骛,办一所老百姓需要的有特色的高职院校,是我们坚定的办学方向。”
乔立印介绍说,学院尽管开设有畜牧、兽医、兽药、饲料营养等专业,但其实就是一个大的畜牧兽医专业,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所谓热门专业,培养的人才就是为畜牧兽医行业服务。不跟风,不追热,一心一意致力于畜牧兽医这一行,在做精做强上下功夫,逐渐形成了学院朴实的教风学风。
“让学生下海之前学会游泳”
“我们就是冲着畜牧兽医这个专业来的,就是冲着毕业好找工作来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很多学子并没有因为“畜牧兽医”这个不洋气的名称而减少丝毫报考的热情。
“他们选择了畜牧兽医职院,就是选择了畜牧业,选择了一种谋生的手段。学生这种质朴的心愿是我们办学的最大动力。”高明飞说,“高职学院是干什么的?就是教给学生一门实用技术,如果好高骛远,贪大求洋,糊弄学生,那就是自毁前程。”
坚守高职规律办学,“让学生下海之前学会游泳”成为了学校办学的刚性准则。学校全部专业实践课与理论课课时比例为5∶5,个别专业甚至达到7∶3。“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重达70%以上。学校投入建设的兽药生产实习厂,占地1000余亩的畜牧科技示范园,年产各种饲料近万吨的饲料厂,年接诊量在万例以上的综合性动物医院,动物疫病监测中心等6大校内实训基地成为学生“真刀真枪”训练的实习场所。
学院还与众多企业开展紧密合作。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学院与企业的合作基本覆盖了所有“校企合作”的模式,有与北京大北农集团合作订单培养的“大北农模式”,有与青岛正大集团合作半工半读的“正大模式”,有学校派专家常驻山东金牌畜禽集团的“金牌模式”,有骨干教师到山东新昌集团担任技术顾问的“新昌模式”。
毕业生技能过硬就业不愁
宫庆林今年73岁,是畜牧兽医职院58级校友,他儿子、女儿、儿媳、孙子一家三代5人都是校友。“我今年70多岁了,一直还为养殖户服务,从事畜牧业这一工作,别人也许觉得不风光,但我很自豪。我对这所学校的理解就是:教会学生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办事。”
正是学校的坚守,才赢得了无数家庭的坚守。乔立印告诉记者,一家两代人都在牧院就读的有数百人,三代人都是牧院校友的有几十人。
高明飞介绍说,畜牧兽医行业既要有过硬的技能,更要有一个质朴的心态,有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为此学院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实践环节多是畜牧兽医职院的一个突出教学特色,学生实习期间,吃住在牧场、在车间,有的直接顶班上岗,往往是从最基础最苦最累的搬运工做起,在强化了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的作风,未出校门就确立了扎根畜牧业的专业思想。
“我们最看重的就是牧院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过硬的技能。”连续数年,每年都招聘百余人的北京大北农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说,畜牧兽医职业学院的学生职业定位更准,安心、专心、实干、能干。
潍坊乐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个员工过万人的以鸭制品加工为主的大企业。负责生产技术的岳总告诉记者,公司从1995年就用该校的学生,也用过其他“农”字号的学生,感触很深的是,畜牧兽医职院的学生不但技术过硬,更可贵的是吃苦耐劳,扎实肯干,是企业的中坚力量。
几年来,学校举办的招聘会都十分火爆,每名学生有三四个岗位可待挑选。一次招聘会上,记者遇见了畜牧兽医大专班学生谭清华。她一直在转悠。记者问她为什么不着急?她坦然地说,还没有很中意的企业。她说,她的化验技术很过硬,有好几个企业对她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