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图书馆的学校是不完整的,但拥有了图书馆却不能有效利用的学校同样是不完整的。
◆中小学图书馆是被遗忘在校园的“角落”,还是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另一个“中心”?
◆提升中小学图书馆的吸引力、拓展中小学图书馆育人功能,需要什么样的理念转变与制度创新?
◆营造争相走进图书馆的社会氛围,需要什么样的引领机制与文化土壤?
中小学图书馆摆脱边缘角色的理想与现实
■本报记者 计琳/文 ■李立基/摄
图书馆长因何成了“新闻人物”
阎衡秋,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馆长,高票当选“2008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不仅众多认为图书馆工作微不足道的人感到意外,就连阎衡秋自己也没想到,在临近退休的年龄,在很多教师眼中的边缘岗位上,她会获得如此殊荣。
这意外的背后,是图书馆工作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地位低下的无奈现实;这荣誉的背后,是一位中学图书馆馆长怀着对当代学生阅读现状的深深忧虑进行的艰苦创新。
在今年年初举行的颁奖典礼上,一句掷地有声的颁奖词让做了近20年图书馆工作的阎衡秋心潮起伏——“教书育人,岂止在三尺讲台!”
在复旦附中新建成的借阅中心里,阎衡秋亲自设计了一个巨大的“知识魔方”,并将它悬挂起来,使每个走进这里的学生第一眼就能看到。魔方的各面雕刻着人类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思想结晶,例如,共产党宣言、独立宣言、相对论等。
为了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阎衡秋首创了“寒暑假无限量借书制度”,规定阅览室周末、节假日全部向学生开放,与学校教研组联手推出“读童话”、“国际物理年”等关于学生阅读的专题寒假作业,并与兄弟学校联手定期举行专题读书联谊活动。虽然这些工作加大了管理图书馆的工作量,但是她却觉得很值得。“没有什么比看见人头攒动的图书馆更令我感到满足。”她说。
“为什么要读书?”、“你会读书吗?”、“怎样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每年复旦附中的新生入学时,阎衡秋都要对他们进行入学教育,深入解读这三个问题。在电子阅览刚兴起时,她率先进行了学校基础教育数据资源库建设,使学生的阅读视野更加广阔。
怀着“做上海市最好的中学图书馆”的理想,阎衡秋在复旦附中图书馆当馆长已有10年。在她的努力下,复旦附中图书馆于2002年被评为“上海市中小学校示范图书馆”。如今,学校的图书馆已发展为包括普通阅览室、参考阅览室、教学研究室、外借处、电子阅览室、国际部外文阅览室、学生自修活动室的功能齐全的现代化中学图书馆。
她的创造性工作使学生们受益匪浅。
高三还未毕业的学生盖鹤麟早早就拿到了美国杜克大学的入学通知。他只要有空就会到图书馆来。阎衡秋说:“我看他常过来东翻西看,但似乎并没找到自己想要读的书。”后来,阎衡秋在聊天中问他:“高中三年的学习,你觉得还有什么遗憾吗?”想不到,盖鹤麟说:“我觉得数学教材还不够好,要是我就不这么编。”
阎衡秋一下兴奋了起来:“那你何不尝试自己编一下呢,你一定也希望为学校、为自己的高中生活留下些什么吧?”在阎衡秋的鼓励下,盖鹤麟在图书馆里“忙活”了起来。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他找到了自己的目标——编一套高中数学教材。
4个月后,当一套由自己主编的高中数学教材摆在面前时,盖鹤麟由衷地对阎衡秋说:“谢谢老师!”这一刻,盖鹤麟所感谢的不仅是那次编书的提议,更是那份时刻围绕在身边的关爱。他无法忘记,当图书馆的书籍已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时,阎衡秋又为他从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借来了国外的数学教材……
在这里,阎衡秋以书为媒,引导着学生的成长,通过分析学生的阅读记录,了解他们的兴趣特长和思想动向。那些喜欢阅读、善于阅读的学生被鼓励,走进了学校的明星社团“书迷会”。每年年终,借阅图书最多的前十名学生还会获得图书馆授予的“阅读明星”称号,并获赠100元购书券。
阎衡秋的工作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在复旦附中,学校改变了由教务处领导图书馆的惯例,把图书馆交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直接管理。在经费投入上也很慷慨,每年的购书、报刊订阅经费都可达到二三十万元。
在阎衡秋看来,一个好的学校图书馆不只是有关图书的借借还还,更应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又一课堂、推进素质教育的又一阵地。她用不懈的努力改变了人们对图书馆的传统认知。
要让图书馆发挥更大的作用,就要将图书馆工作主动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于是,2000年,阎衡秋勇敢地走上了教学一线,在高一年级开设了“信息利用基础课”,并自己编写了校本教材。随后,又尝试开设了“科学与艺术”和“影视鉴赏”课,指导学生阅读和使用信息,拓展学生的科学与艺术视野。一名学生在送给她的贺卡上这样写道:“虽然您不是我的任课老师,但您开设的选修课陪伴我度过了有意义的一年。”
在许多老师的眼里,阎衡秋和她所打造的现代化图书馆已成了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帮手。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为充实教案,成了图书馆的常客。当语文教研组对一句诗的解释争执不下,就会通过图书馆向高校的教授求助。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随时阅读有益且实用的图书,阎衡秋主动与各学科教师联手,列出推荐书目,重点采购这些书籍。这些年来,图书馆还积极参与区、学校重大课题的科研工作,其中,有关图书馆建设的两个课题——“中小学开设文献检索课的探索”和“论新课改形势下中学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拓展”,均已结题并获奖。
是什么推动着阎衡秋不断进行创新探索?除了那份埋藏于心底的育人理想,更多的是对当代学生阅读现状的深深忧虑。
从2000年起,复旦附中图书馆每年都会进行学生阅读状况调查,到现在已坚持了近10年。
“阅读单一化和功利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阎衡秋告诉记者,“10年前学生人均借阅图书25册,而现在只有10册。1997年,‘书迷会’刚成立时有100多人,而如今只有20多人。10年前问学生喜欢什么书,答案五花八门,而今天绝大部分学生喜欢的都是文学类书籍,尤其是流行小说。”
去年3月,复旦附中图书馆及“书迷会”对全体高一、高二学生进行了关于“我最喜爱的10本书”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总数为1937册的推荐图书中,文学类共有1366册,占到总册数的70.5﹪。
“要知道,图书共有22个大类,文学只是其中一类。学生们很少接触如哲学、历史传记、科普、语言、军事、政治、艺术等其他21个大类的图书,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令阎衡秋感到担忧的是,教参教辅类书籍占据学生最喜爱书籍的榜首,而10年前,学生最喜爱书籍的前十名几乎都是文学名著。
面对这样的现实,阎衡秋更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沉重。“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读书塑造人生,真正的阅读,并不纯粹为了学习,而应该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伴随他们的一生。学校图书馆的作用虽然还很微小,但是谁说它不能成为撬动学生素质提升的那个支点呢?”阎衡秋说,“为了这个信念,无论面对多少困难我都不会停下探索的脚步。”
中小学图书馆缘何成“鸡肋”
规模的扩大、硬件的升级,并不能使中小学图书馆摆脱这样的尴尬:在一些学校,图书馆如同“鸡肋”,没了不行,留着又没什么大用。
一边是不容乐观的学生阅读现状,一边是图书馆利用率不足。中小学师生为何不愿走进校园图书馆?今天,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教师的专业发展无一离得开图书馆,但图书馆的作用为何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早在2005年,上海中小学图书馆的馆均图书量就已达到了近5000册,师生人均图书拥有量达到了30册。图书馆的硬件设施也在全市性的校舍建设工程中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图书馆专业委员会负责人陆如俊告诉记者,目前,上海有90%以上的学校实现了全开架服务,小学三年级及以上的学生借阅证拥有率达到了100%。无论是人均图书馆面积,还是生均图书拥有量,都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但是,随着人均图书馆面积和生均图书拥有量的增大,利用率的问题也愈加凸显。陆如俊也承认,在一些中小学,图书馆仍然只是个摆设。
在采访中,记者听到一些教师这样抱怨:“我们的教务主任曾经说,你们图书馆就是关门三个月对教学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在学校,图书馆就像是鸡肋,没了不行,留着又没用。”
那么,中小学图书馆缘何成为“鸡肋”?
上海中学毕业生叶鲁、黄晓寒曾对12所高中图书馆进行调研,并完成了《关于学校图书馆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实施方案》。结果显示,中小学图书馆的藏书有限和分类粗略是学生不愿意去图书馆的一个重要原因。
“课程改革的深入带动教材的不断更新,素质教育的推进也使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一些学校图书馆的藏书不仅老旧,而且大多以文学为主,存在结构性的不合理,远不能适应师生的需求。”阎衡秋分析。
图书馆的选书、藏书又与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密不可分。在陆如俊看来,图书馆需要既懂图书知识,又懂教育学,阅读面广且精通电脑的复合型人才。
但就目前来看,绝大多数图书馆工作人员都不是教师编制,他们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都不如在编教师,他们中的许多人不是专业的,甚至不是专职的。在不少学校领导和教师眼中,“中小学图书馆工作是个轻松的活,谁都能干”。
“一些人有这样的认识,图书馆自身也有责任。”分管图书馆工作的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信息科研处主任邹淑君认为,长期以来,许多中小学图书馆仍然承担着技术含量偏低的工作,所提供的只是静态文献的保存与传递服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不承担教学任务,他们的压力明显要比教师低。“有‘为’才能有‘位’,提升图书馆的地位需要来自学校领导和图书馆自身的双向努力。”邹淑君说。
同时,学校的文化氛围也会对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产生影响。上海市曾经对中小学教师的人文素养作过专项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教师有一定的人文素养,但从总体上看仍不够理想。具体表现为,大部分教师阅读面较窄,视野不宽,尤其对文史哲经典著作阅读较少,超过六成的教师很少去或从来不去学校图书馆借书。教师骨子里迸发出来的精神气质、言谈举止中流露出来的人文底蕴,都能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如果教师自己都不是图书馆的常客,又怎能要求学生呢?
同样,无法回避的还有电子媒介对阅读活动造成的冲击。如今,敲电脑、玩手机、看电视这样的“三屏生活”正改变着学生的阅读方式。
“信息时代,更需要发挥图书馆的引导作用!”阎衡秋对新阅读方式带来的冲击有着自己的看法。她认为,电子阅读是把双刃剑,过度依赖视频、图像信息,会降低对书刊的阅读兴趣,可能导致思维简单化、平面化,思考、创新、质疑能力减退。更为严重的是,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对信息的辨别能力不强,容易在海量的信息中“触礁”。“阅读重要,但阅读什么更重要!阅读是人生的阶梯,但阅读本身也是有阶梯的。不同的书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读。学校图书馆理应承担起这份引导责任。”阎衡秋说。
2008年初,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邹淑君曾经有机会到纽约曼哈顿地区的巴德高级中学进行访学活动,这所学校的图书馆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天从早上开门到下午放学,图书馆都很热闹,学生们或低声交流,或独自阅读,或参与集会。每周有6门课程在图书馆讲授,上课时,图书馆的其他区域仍会正常运行。图书馆还经常开展社团活动或举办学术会议。“在这儿,图书馆就是学习的地方。读书是学习、活动是学习、交流是学习、上网也是学习。信息流动在人与书之间,更流动在人与人之间。”邹淑君说。这些所见所闻,让邹淑君对国内中小学图书馆工作的改革产生了更加迫切的愿望。
“校园边缘”如何变为“育人中心”
要想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向往之地,中小学图书馆需要的不仅是尊重与扶持,更是角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以及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不懈创新。
中小学图书馆从“边缘”走向“中心”之路并不平坦。来自基层的探索或许还显稚嫩,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大变革已从这些小变化开始。
当选“体育之星”,参加志愿者活动……学生只要在德智体美劳任何一方面取得成绩,就能获得“学分币”。有了这些“学分币”,学生不仅可以在图书馆看书、借书,还可以到图书馆专设的“文化超市”里购买自己喜欢的图书和各类文化用品。这样的图书馆“改造计划”如今就出现在上海市青浦区毓秀学校里。校长江雪元欣喜地发现,为了能买更多的好书,学生们都努力使自己在各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图书馆应该成为教师和学生最向往的地方。在上海,许多校长、馆长和江雪元一样,正试图通过各种方式让图书馆不再被遗忘在学校的“角落”。
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在研究教育教学的发展动态、教师对信息的需求情况的基础上,在大量的馆藏资料中进行筛选、整理,编制了《教海罗盘》,内容包括文摘、新书介绍、索引。《教海罗盘》被送达各年级组后得到了教师们的好评。图书馆还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学生的借阅数据进行分析,和语文组合作设计了“师大附中学生课外阅读成果测评卡”,从中研究学生的阅读取向,并对每位学生作出评价性信息反馈。这张“测评卡”已纳入学校“学生自主发展成长包”。
改变以书籍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而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开展服务,不少图书馆已经从这种转变中尝到了甜头。为了更好地优化资源,上海市普陀区部分学校图书馆打破校与校的壁垒,开展了馆际互借,让图书馆的资源得到了更科学的配置。卢湾等区的学校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在假期为全区学生开放,其中一些学校的图书馆还为社区提供读者服务,使学校图书馆的读者群不断扩大。
但是,图书馆要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另一个中心,仅靠图书馆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学校领导的支持、各学科教师的配合同样不可或缺。因为除了藏书、资料检索等,今天的学校图书馆需要拓展更多的功能。
“图书馆可以推动教学改革”,在华东师大二附中校长何晓文看来,课程与图书馆书籍资源的整合,产生的将是“1+1>2”的效果。
在华东师大二附中,不仅一些必修课,如经济学常识、生命科学等课程会根据内容需要在电子阅览室上,一些拓展型课程,如李志聪老师的《国内热点问题研究》、夏寅初老师的《面对面决策》更是将图书馆作为主课堂。课程与图书馆时空资源的整合,使学生更加亲近图书馆,也对师生的主动学习和研究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书馆也可以成为学生素质拓展的第二课堂”,1996年成立的复旦附中“书迷会”如今已是杨浦区的明星社团。作为“书迷会”的指导教师,阎衡秋意识到“书迷会”是一个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发挥图书馆教育功能的重要载体。借助“书迷会”这一平台,复旦附中图书馆与语文教研组合作,组织学生参与了暑期读书活动、首届“复兴杯”名校读书节活动,让一大批“学生阅读明星”脱颖而出。
华东师大二附中则在学生的实践课程中开设了学生管理图书馆的项目。图书馆的学生志愿者如今已有30多个,他们参与图书馆管理制度的研究制订,参与选书、购书,对图书馆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成为连接图书馆与学生的重要纽带。在朱家角中学,学校图书馆更已成为知名文学社团“春晖”文学社的坚强后盾。
从“边缘”走向“中心”之路并不好走,要从整体上提升学校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扭转学生处于低谷的阅读现状,这些基层学校的探索实践只能算是刚刚起步。
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谁也无法否认,许多大的改变就从这些小的变化开始。如同阎衡秋所相信的那样,“总有一天,人们会认识到中小学图书馆的价值”。
【相关链接】
国外中小学图书馆利用现状
【日本】“学校图书馆是学校心脏”是日本对图书馆建设提出的口号。在日本,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培养尤其受到重视,国家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职务。日本《学校图书馆法》将学校图书馆员工的专业职务定名为司书教谕(教谕即教师)。该法第5条还规定,取得司书教谕资格,必须首先取得教谕资格,其次应完成司书教谕的讲习课程学习,并达到考核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日本成为有专业职务资格的司书教谕比成为学校的其他类教师更难。同时,为促进中小学司书教谕专业化发展,日本还建立了基于工作经验积累和能力评价的专业职务晋升制度,司书教谕个人的、集体的业务研修制度。
【美国】美国各中小学对图书馆的建设都很重视,重点表现在积极对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素质建设和对学生的引导上。图书馆的老师既是管理者,同时又是学生作研究和实验的指导者。学生提出要求,图书馆的老师要迅速帮其找到所需要的各种资料,甚至提出更科学的建议。图书馆的工作比任何一门具体科目的教师面临的问题都复杂,所以,这里的教师大都在教育学院进修过有关课程或取得了专业学位,同时具备多学科的丰富知识。在对学生的引导上,一是教师通过教学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图书馆查找资料,或由教师组织学生在图书馆完成作业,甚至直接带领学生到图书馆进行现场教学。二是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进入图书馆。三是组织学生参与图书馆工作实践,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图书馆,从而学会更好地利用图书馆。
【瑞典】在瑞典,很多城市为学校图书馆组织了服务中心。服务中心有两种:一种是学校资源中心,它通常负责图书的选择与采购,同时建起一个中心图书馆收藏处,以供城市中所有的学校使用,为的是帮助人们提高读书效率以及为科研项目服务;另一种是由地方管理者来协调学校图书馆的活动,他们就图书馆的管理、建筑格局、藏书剔除、课程安排以及相关的问题提出建议,还为学校安排作者访问和其他的文化项目。 (罗朝猛 徐伟)
【记者手记】
学校图书馆使命何在?
“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这是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上,温家宝总理的讲话。
对一个国家来说,一所学校的图书馆可以是微不足道的,也可以是举足轻重的。其间的差别,就在于我们对中小学图书馆价值的认识。
而无论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还是从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看,中小学图书馆都不该被漠视或者淡忘,而应该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中小学图书馆应该成为“育人”的阵地。爱因斯坦曾说,真正的教育成果,是在学校里学的知识全部忘光之后还能留下的那部分东西。他说出了学校在培养学生完整人格上的重要使命。学生时期,是一个人建立自己的“精神账户”的重要阶段,而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她潜藏的文化底蕴,具有课堂教学所无法涵盖的博大与精深,也发挥着现代媒体无法替代的职能与作用,理应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上承担起重要责任。
中小学图书馆也应成为“教改”的阵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师生在课堂之外的学习空间越来越大,仅仅依靠教材、教参远不能满足师生的需要。这就意味着图书馆将在教学过程中承担起更大的责任,要为师生提供更为丰富、优质的资源,成为师生拓宽视野的第二课堂。
中小学图书馆更应成为“文化”的阵地。教育是项特殊的事业,不仅培养着今天的学生,更引领着明天的经济、科技、文化。而校园不仅是城市吸纳知识、信息、人才的场所,更是城市文化的高地。如果说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关系着“书香校园”的成长,那么一个个“书香校园”的形成所带动的将是一个“书香中国”的崛起。
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中小学图书馆潜能的开发,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