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坚定信念 勇担责任

[db:作者]  2009-07-06 1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新华社记者 吴晶

 “在信息纷繁复杂的时代,我们有时会困惑。《六个“为什么”》为我们走出思想误区、理性看待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天津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会长、自动化学院硕士生刘艳丽这样对记者说。

  这几天,刘艳丽正和同学们积极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组织“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教育活动忙碌着。她说,由中宣部理论局编写的《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捕捉了重大的具有显示性的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并用通俗易懂、贴近实际的办法加以解答,为主题教育活动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和内容。

  《六个“为什么”》自出版以来,已迅速在全国各地高校校园中“流行”起来,许多同学通过阅读和讨论,加深了对国家重大问题的理解。

  广泛动员 积极学习

  6月5日下午,教育部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了高校师生学习《六个“为什么”》座谈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师生代表5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自此,一场关于《六个“为什么”》的热烈讨论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内迅速展开:文学院支部的党员和积极分子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的变迁等,进行小组讨论;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国学院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学习沙龙,并向每个支部发放图书;商学院召开各种形式主题班会,引导同学们建立专题学习小组。

  同学们在学习后普遍表示,《六个“为什么”》一书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针对性强,对于深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摆正学习态度都有很大启示。

  为了引导广大学生学习好《六个“为什么”》,中南大学专门印发1200本学习资料,购买讲座光盘在校电视台播出。吉林大学党委要求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人手一册,先学一步,学精学透,并为各基层党委都配备了阅读资料。天津大学充分利用校园主页、办公网等网站,发布电子版本学习资料,努力实现学习资料的全员共享。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指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高等学校的教育工作者、理论工作者要善于把握青年学生的特点,把握时代的特征,更加自觉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做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不断提高理论武装的效果。

  统一思想 凝聚共识

  临近期末,北京交通大学的大部分学生都进入最忙的考试复习阶段。但是由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委员会主任吴倬教授举办的一场讲座却吸引了众多听众,讲座涉及的《六个“为什么”》一时间成为校园热门话题。

  (下转第三版)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09-7-6 180000/11591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