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福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长、招生办主任、樊恭烋学院院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主任,美国TMS学会电子组装及连接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
“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
究竟怎样的大树才能摇动另一棵树?从教十数载,我愈发深信:大学教师要怀抱梦想,要坚持态度,要善思方法,也要关注细节。
大学教师要怀抱一个梦想。作为大学教师要追求一种精神力量,要教学生以科学精神,坚持“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合格公民,成为术业有专攻的合格人才。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使学生通过大学的学习,找到并点亮自己的人生梦想。
大学教师要坚持一种态度。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我们应自觉维护师道尊严,把平凡工作当成事业追求,这是态度,更是坚守。所以,作为大学教师,一方面要不断更新知识,集信仰和知识于一体,努力做到“学为人师”;另一方面要不断修身养性,通过人格魅力赢得学生敬重。
大学教师要思考多种方法。如何实现立德树人?这需要辅之以科学的方式方法。
首先,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笔者主讲的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为例,每年笔者都会和毕业生一起录制“我爱材科基”的视频,师生共同畅谈该课的学习意义、学习方法及发展规划等,再通过对身边学习榜样的挖掘以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其次,要特别珍惜和重视每一节课的教学。同样一节课程,教师可能给不同的同学讲过几十次、上百次,但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却都是仅此一次的独家记忆。所以,教师要责无旁贷地把每堂课都当成自己的第一堂课,充分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做好PPT的更新;课后,也要利用教育在线等平台为学生解惑答疑。
再其次,要善于发掘学生潜力,激励他们创新性地学习。自2006年起,材料科学基础课便采用双语教学,借鉴英文教材。几年下来,学生在专业文献阅读、使用英语交流专业内容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此外,我们还在课外开设学生论坛,举办大赛,制作发布“青花瓷”版铁碳相图,让学生把所学专业知识融入实际应用,培养开拓性思维。
大学教师还要关注一些细节。教书育人是注重细节的工作,对学生的教育只是人生路程中某一个阶段的事,但对他们的影响却是一辈子。所以,教师要从上好每堂课开始,从带好每个班开始,从和每个学生谈心开始……例如,开学前发邮件提醒学生要上课了、学生生日通过手机送个祝福,等等。如此,对于教师和课程,学生自然会增添学习和沟通热情。
作为教师,再也没有比听到学生得到成长、收获荣誉的消息更让人激动的了。而这,也正是每一棵大树不断繁茂自身的意义所在。
【对话】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本科生蔡圆圆:双语课程的学习往往对外语能力具有一定要求,大多同学或多或少、或早或晚会遇到学习困境,对此应如何突破?
郭福:破解双语课程学习困境需要解决好两个问题:培养兴趣和持之以恒。这需要师生双方的合作。教师可通过增加课上互动、设置趣味作业及多元化评价等方式为双语教学注入活力。学生则可在高度参与、按时按质完成“规定动作”外,适当增加趣味、科普类外文阅读,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双管齐下地加强对学术外语的理解、认知和应用。
北京工业大学樊恭烋学院本科生续日:如果说“教”是助推力,那么“学”则是内动力。学生如何在学习与科研中更好地调动自身能动性,保持钻研激情?
郭福:首先建议在不同阶段为自己“先定一个小目标”,可以是掌握某一技能,也可以是参与某次体验,始终对学习保有一颗好奇心。其次建议积极参与团体学习或科技创新中,彼此学习、碰撞激发,寻找共同成长伙伴。此外也要充分了解并使用学校提供的各类资源和丰富平台,以更宽广的视野发现问题,如此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