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安徽农大25年走“大别山道路”兴农富民

[db:作者]  2009-07-17 1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安徽农大教授马传喜(右二)在蒙城县“江淮平原区秸秆还田循环利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基地”指导农民。戴照力 摄

   仲夏的皖北大地,麦浪翻滚,瓜果飘香!一位80岁的老人,手抚麦穗,一脸欣慰的微笑,身旁是一群笑得合不拢嘴的麦农。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这位老人正是提出实施“小麦高产攻关”的“设计师”——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胡承霖。

  为了大地的丰收,像胡教授这样情系“三农”的安徽农大人,一代代、一批批地投身科技兴农、科教兴皖事业,踏遍江淮大地的每一寸热土,走出了享誉全国的富民、创新、育人的“大别山道路”。

  教授成为农民富裕的“使者”

  25年前的大别山区,“松枝当灯,辣椒当盐,养猪为过年,鸡蛋换油盐”是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1984年,安徽农大师生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开发大别山的号召,义无反顾地走进了这片曾为新中国作出重大贡献的红色土地。植物学家来了,动物学家来了,机械设计的专家来了……各科各类的农大教授带着各自的看家绝活,默默地迈出了“大别山道路”艰难的第一步。

  “要想富,去找农大宛志沪!”这是金寨县广为流传的一句话。20多年前,年近花甲的安徽农大教授宛志沪发现,山区特殊的高山低温气候,适合种植经济价值极高的西洋参。她和同事一头扎进扶植引导山民种参的活动中,第一次把西洋参“请”到了大别山。20多年来,从最初的两户参农到现在的家家山民都想种,西洋参在金寨县伴着宛志沪和她的学生两代人扎下了根,给高寒山区的山民带出了一条致富路。如今,西洋参已经在金寨县结出了“致富果”,仅在金寨县的种植面积就达25万平方米,每平方米年纯收入10多元,被山民视为致富的“仙草”。

  山青、水秀、人勤,致富路在哪里呢?几年前,在山民们的迷茫中,朱世东教授走进岳西的高寒山区。通过反复调研、论证,他大胆地把江南“水乡名媛”——茭白,“落户”在这里。在他的扶持下,平常农家的“一碟小菜”,如今已成为“经济大餐”。2008年,岳西县高山茭白种植面积4.3万亩,产值1.5亿多元。仅在石关乡3104户居民中,种茭白年收入超过万元的就有1144户。

  一位教授,一项产业,一方富裕起来的农民。25年来,这些曾经因山多地少、气候阴凉而经济落后的山区、老区,在农大教授的帮助下,逐步由原来的“对抗型农业”,向现在的“适应型农业”转变,把地方上的“小盆景”变为“大风景”,形成引领农民致富的“金钥匙”。皖南的茶产业、绩溪的蜂产业、贵池的“秋浦花鳜”、舒城的油茶、怀远的石榴……这些产业的背后,蕴藏着农大人几多艰辛和汗水,凝结着他们的智慧和奉献。他们被农民朋友称为“泥腿子教授”、“扶贫状元”、“丰收的使者”。

  “让知识走出课堂、走进山林田野,让科研成果走出温室、让人才走出校门、扎根基层”。秉承这一办学理念,农大师生播种着科技兴农之火,把丰收的喜悦印在农民的脸上,把党的关怀刻在农民的心坎。近年来,该校累计推广各类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1500多项,有100多项成果发展为地方主导产业,使数十万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农”字牌科研成果带起“甜蜜的事业”

  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献身“三农”,是安徽农大在80年办学历程中积淀的精神,这也是“大别山道路”的精髓所在。

  土灶加炒锅是传统制茶方式,不仅茶叶的产量低,而且茶农们的工作量大。这曾是困扰茶叶专家李尚庆的一桩心事。从下放知青到大学教师,几十年间,他踏遍了安徽的大小茶乡。2006年年初,随着国内第一条“炒青绿茶初制清洁化生产线”在休宁县荣山茶场投入使用,我国制茶业从此走上了全自动流水线操作之路。“成本下来了,可品质却提升了,他让我们老百姓也能喝得起猴魁了!”人们感叹着。  (下转第二版)

  ■本报记者 俞路石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09-7-17 180000/117706.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