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
“中国与全球联合创新”,这是今年我向全国政协提交的一份重点提案。谈到这份提案的由来,背后还有一番故事。
去年11月,在第三届大梅沙中国创新论坛的中国教育改革论坛上,我应邀作了关于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演讲。宽资本创始人、宽路全球联合创新联盟发起人关新,也在这个论坛发表了题为“全球视野下的创新教育”的演讲。他提出,当前最需要的,是中国与全球联合创新,把本土资源利用起来,把其他国家的新思想、新技术吸引过来,一起创新。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后,我们就中国与全球联合创新的问题,又进行过多次深入讨论。
中国与全球联合创新的核心思路,是发掘各国创新智慧及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创新资源(俗称IP),发挥中国在市场规模、人才素质、快速制造、充足资本与政策稳定的“五大优势”,利用开放式创新与分享经济的手段,吸引、孵化、投资全球先进理念与科技在中国的联合产业化、规模化与国际化。
经过两个多月的研讨和准备,最终形成了这份关于发展中国与全球联合创新的政协提案。其中,我重点提出了两点建议。
首先,充分认识人才与知识产权在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设全球共享创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谁拥有知识产权,谁就拥有创新的先机。全球联创是应对知识产权市场变化最好的武器之一。我国如果要从“制造大国”转型为“创新大国”,首先应从知识产权的创新及拥有权、使用权开始,并在充分利用国外先进知识产权资源的基础上,逐步打造完善的全球联合创新生态体系。在鼓励自主开发知识产权产品的同时,我国也要注意对全球知识产权的追踪与投资,可以利用在中国联合创新的方法,同时实现知识产权产品的拥有与产业化权利,建设全球共享创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此外,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及区块链功能,实现全球知识产权产品的检索、登记、保护、授权、融资、交易等。该平台将聚集知识产权生态链上全部专业服务机构,并可将知识产权产品虚拟化、资本化、分拆化,以达到充分利用的目的。
其次,建立全球联合创新的生态系统,发展跨境知识产权专业投资与服务,建设孵化基地。建议国家设立“全球联合创新的母基金”,专业向具备全球化投资能力的基金提供资本。这些资本可以加速我国投资全球科技与知识产权的能力,又可以建立广泛的联合创新渠道,为将我国建成全球联合创新的中心提供捷径。同时,还要设立若干个基地,分批、分行业地吸引全球智慧,联合创新。这些基地可以设立在我国的自由贸易区内,利用我们多年引进“海归”的经验,逐步完善我国在制度、知识产权保护、配套金融服务及税收等方面的生态建设。
目前,全球经济正在向分享经济、共享共赢的方向发展。我们相信,发展中国与世界联合创新,必将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为全球资本、科技及知识产权再次进入中国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会对我国的教育改革、金融创新,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产生深远影响。
就像我在提案中写的那样——40年前,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人类历史上最宏伟的联合创新之一;今天,如果我们要从“制造大国”变成“创新大国”,根本出路还是要建立全球视野、坚持开放,敢于与世界一起创新,“智”造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