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是中华民族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战略举措。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产教融合能为两个领域带来双赢发展,然而现实中的产教融合并非易事,企业方面缺乏兴趣,高校探索处处碰壁。对于高校来说,要实现产教融合,先要凸显自身的“魅力”——价值与吸引力。那么,在产教融合中,高校的价值何在?又该如何显现出来?近日,笔者走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受到了颇多启发。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于1995年3月合并、组建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建校60余年来,秉承“崇德尚能,经世济民”的校训精神,首经贸人将思想和行动凝聚为“博纳敏行,知行合一”的骆驼精神,坚持“立足北京、服务首都、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先后为国家和北京市培养了18万优秀人才。首经贸校友遍布海内外,成为服务国家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为以经济学为重要特色及突出优势的学校,劳动经济学院在首都经贸大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是由原劳动经济系和人口经济研究所合并组建而成。该系是我国较早建立劳动经济专业(1955年)、人事管理专业(1984年),首批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993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1998年),也是较早(1981年)获得劳动经济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2000年获得了“劳动经济”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成为北京市首批重点学科单位之一。2003年获批成为博士后流动站设置单位。劳动经济学2007年获批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劳动经济系作为较早设立劳动经济学科的单位一直处于全国同类学科的领先地位,1996年被国际劳工组织认定为知名研究机构。
人口经济研究所(以下简称人口所)成立于1980年,是我国较早成立的人口研究所之一。早在1973年,为配合国际人口活动,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前身北京经济学院成立了我国首个人口研究室,人口经济研究所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000年7月,劳动经济系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经济研究所合并组建劳动经济学院。劳动经济学院组合优化了学科和教学、科研人员,综合实力大大加强。
校企携手 缔造“三联动”新格局
“高校和企业如果深度融合,实现优势互补,这种合作会给高校带来什么?不但能形成深度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协同发展的创新网络,还能将行业的先进技术、理念引入高校,与产业精准对接,实现同步发展。”劳动经济学院院长冯喜良表示。
2016年4月,劳动经济学院与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外企服务分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作为国内劳动人事学科的重要教学科研基地,在注重培养学生理论素养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简称中智),是中央管理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中央企业),是中国较大的人力资源企业。该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为理论联系实际、“寓教于用”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契机。
首都经贸大学与中智联合培养人才、联合提升教师水平、联合推进就业的“三联动”校企合作新格局也日渐形成。
一是联合培养人才。劳动经济学院和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外企服务分公司决定以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外企服务分公司为基地,将其打造成学生实践基地;中智外企服务分公司根据需要,在学校小学期和暑假期间,接纳一定的学生进入其内部职能部门实习,如员工服务中心、全国项目中心、第二事业中心、人事档案服务中心、健康中心商保组、组织人事部、产品发展部、第三事业中心等多种实习岗位,以及相关的研究课题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工作实践平台,使学生能够深入系统地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应用,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社会保障工作,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顺利完成角色转换。同时,由学生自愿报名,在实习期间,根据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方向,安排中智外企服务分公司的相关专家作为实习导师,每名校外指导教师指导1—2名学生,让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几大模块的实际问题及工作流程,引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入思考。
二是联合提升教师水平。劳动经济学院聘请中智外企服务分公司的专家为学生校外指导教师,并开设中智班。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学生的年级特点,由学院的专业教师和中智的实践导师联合设计、备课,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需要,分门别类地设立专题的课程,深化学生的专业认知理论知识,丰富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中智班”实践教学课程于每周三下午13∶30—15∶20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开展,采取不限年级、不限专业、对学生全面开放的模式。中智导师的到来大大提升了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
三是联合推进就业。自2016年4月起,双方签订了实习基地合作协议,目前已经开展了两年。劳动经济学院有近百名学生获得了到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外企服务分公司实习的机会。通过实习,学生们强化了理论知识,获得了宝贵的实际操作经验,增强了对专业的热爱,为步入社会和就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产教融合 打造中智班
“我们传统的教育,都是通过授课的模式来进行的,学生通过课程来汲取知识,这非常重要,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冯喜良院长强调了企业实习的重要性。在参与企业工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表达能力、跨专业跨学科的理解力及执行力。
与此同时,与企业合作的实习计划,不但能促进高校的教学质量,而且还能提高大学的声誉和排名。冯喜良院长表示,在学生完成实习和学业之后,企业为他们提供工作岗位,能对日后合作与学生就业形成良性循环。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讨论较多,据国家教育部门新公布的数据,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了820万人,再创历年新高。而随着“90后”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就业慢”这一现象也日益显著。教育专家指出,无论“就业难”、还是“就业慢”都反映出一个严峻的现实——高校传统培育体制亟待与市场接轨。除了正规的学业教育之外,对大学生提前进行职业素养培育和职场生涯规划教育迫在眉睫。
为了更好地助力大学生就业工作,培育面向市场需要的专业人力资源人才,中智北京与劳动经济学院共同研发职业素养系列课程,面向劳动经济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各专业学生开设。
中智班的开设,强化了双方确立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实现了“实践导师—实践课程—实习岗位—就业”的全流程、体系化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合作体系。利用中智的行业资源和实践师资优势,建立一支稳定的实践导师队伍,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的指导。
通过“学分+专题”打造体系化的实践课程。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学生的年级特点,由学院的专业教师和中智的实践导师联合设计、备课,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需要,分门别类地设立专题的课程,深化学生的专业认知,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按照大二一学期1学分(8次课)、大二二学期1学分(8次课)、大三一学期2学分(16次课)设计了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逐渐递进的课程,并且实现了课堂实践与大三第二学期的企业实践的无缝对接,使得学生能够学所用、用所学。
冯喜良院长表示,通过此次中智班的合作,期待能够给予学生“三个一”,一是一个体系化的应用复合型导向的课程体系;二是一张行业认可的职业证书,从而获得行业和职业进入与晋升的敲门砖;三是一个优质的工作机会,即所有参与中智班的同学都会与中智签订就业意向书,课程考核优秀的同学,将会获得中智提供的就业机会。
如今,每年劳动经济学院都会有几十名学生自愿到中智实习,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十分深刻。学校人力资源专业学生李可在实习报告中这么写道:“通过实习,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打开了我的视野,增长了见识,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学生而言,产教融合模式使学生在实习期间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增强了实践经验;就企业而言,该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才战略,有利于企业“专才”的培养。就学校方面,校企合作促进了教育发展,学校在合作过程中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呈现了“三赢”的局面,并且通过实习的筛选,每年有多名学生前往中智就业,真正实现了实习与就业的融合。
航行正值春风劲,乘风破浪永向前。尝到了深耕教育事业、全力发展实业、产学研创融合发展甜头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正借着教育发展的春风,认真总结经验,更好地规划未来,向着培养高素质、强实践、负责任的一流学子的目标砥砺奋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