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拓展课程成果展示中,学生和褚新红畅谈习字心得。 岳晓萱 摄
在大浪淘沙的教书育人浪潮中,我愿做一名摆渡者,用一生的执着,用一生的努力,支撑生命的船,满载着教育理想。
——褚新红
褚新红,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校长,正高级教师,天津市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名校长领航班学员,天津市中小学“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学员、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指导专家,天津师范大学硕士生实践导师和卓越小学教师培养实践导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
走上讲台,褚新红举手投足,都流露着深深的自信,课讲得妙趣横生,学生听得着迷,同行称道;走出教室,处理学校工作的大小事情,有条不紊、张弛有度,透着一种简约、干练和聪颖。从1990年进入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下文简称“岳阳道小学”)实习以来,褚新红在这里整整度过了29个春秋。如今,她仍坚持给年轻教师上示范课。
“古人云:‘知其心,然后能求其失也。’也就是说,只有及时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教育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讲话时,她一双明亮有神的眼睛,宛如镶嵌在夜空中的星星,闪烁着智慧与热情的光芒。
激趣引探,描绘心中理想学校
从1991年起,褚新红连续16年教六年级毕业班。“那些年‘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的历程,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为此,在近30年的从教生涯中,褚新红创建了“激趣引探”教学法,并始终致力于该教学法的科研工作,形成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疑引趣、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拓展延伸、课堂小结”的教学策略。
“在长期高年级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一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佳,究其原因是他们对学习没有产生兴趣,把学习视为负担。”2013年,“接棒”校长工作后,性格直率的褚新红把“让教育成为享受,让学习成为快乐,让成长成为幸福”的努力方向直接印在了自己的名片上。
褚新红回忆说,一个叫小雨(化名)的学生因同桌把他用来欺负同学的尺子扔到厕所里而哭闹起来,以致出现厌学情绪。她了解到小雨很聪明,但因为散漫、爱打闹,长时间挨教师和家长的批评。当时,她就想:有必要换一种方法对待他。
褚新红买了一把同样的木尺送给小雨,这令小雨感到很意外,愣了片刻,朝她点了点头。后来,褚新红变着法儿激发小雨的学习兴趣,还鼓励他在课上为同学们进行“一题多解”的讲解。学习的兴趣被激发后,好强的小雨也不甘落后,想通过努力,跻身班上4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四大金刚”行列。褚新红抓住机会,激励他学好其他科目。期末,由于小雨各方面的突出表现,褚新红履行承诺,召开班会正式授予小雨“第五大金刚”称号。
如今,像小雨一样的很多毕业生,每年都回母校看望褚新红。褚新红由衷感慨:“唤起兴趣是引导儿童学习的第一要务。只要点燃学生的兴趣,教育就可以创造奇迹。”
褚新红坦言,作为一校之长,她理想中的学校,应该是“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让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的地方。“因为在我的心中总是执着于一个梦想,梦想着装扮一座书院,让墨香文字伴着书声琅琅,与学校坐落的五大道的万国楼台相得益彰。”讲话时,她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微笑。
改革创新,百年名校再领跑
岳阳道小学创建于1911年,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名校。“1979年,学校就确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办学思想,‘合力育人、和谐互动’成为办学治校的价值导向。”谈及学校的发展历史,褚新红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
当校长伊始,褚新红肩上的担子自然是沉甸甸的。她意识到:学校虽因“三结合教育”办学特色在全国久负盛名,但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在开展“家校共育”方面的探索。如何带领教师进行教育改革创新,成为下一个10年20年的教育领跑者?褚新红逐渐理出一条思路,把“三结合教育”的精髓与当今“互联网+”时代及相应的优秀教育理念和先进技术手段相融合,推动传统的“三结合教育”再升级。
经过反复调研和专家论证,2016年,褚新红和她的团队赋予“三结合教育”新的时代内涵,创造性地提炼出“融慧”办学核心理念。她解释说,“融慧教育”内涵丰富,涉及文化提升、学校治理、课程体系、课堂教学、队伍建设、学生培养、学校转型等各方面,既是融合学校、家庭、社会之慧,也是融合学校各业务工作之慧,还是融合区域、民族、人类历史文化和未来社会发展之慧,更是融合学生核心素养落地和终身发展力培养之慧。就这样,“融天下之大慧,育未来之栋才”的理念应运而生。
在褚新红看来,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载体,传统课程的重构势在必行。经过不懈努力,从课程理念的提出到目标的确定,从课程架构的搭建到教材的编写,从课程的内容完善到评价推广……褚新红带领团队完成了“融慧”特色课程体系的华丽升级。
记者从一份课表上看到:星火乐队、炫酷非洲鼓、物联网种植、VR创想体验、茶艺、烘焙、泥塑、布艺、缝纫、衍纸画、合唱、舞蹈、配音……众多精彩的课程构成了学校独具特色的“自选课程超市”。放学铃声响起,原本即将变得“静悄悄”的校园,竟然更加热闹起来。学生们背着书包,在校园里穿梭,寻找着自己选择的自主课程的授课教室。如今,每周三、周四下午利用两节课时间大规模的“选课走班”,已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
“目前,在这个‘超市’中,共开设涵盖六大领域的79门课程。学生100%网上自主选课、走班上课。每次网上预约自主选课,很多课程10秒内就被抢订满员。”褚新红说,学校还打通了必修与选修、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的壁垒,拓宽学生学习的时空,将课程计划内时间与课后托管时间进行科学拆分、整合,实现授课时间与方式的灵活多样,使课程无限延伸,使学习与实践、体验、探索紧密结合在一起,满足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如今,学校门口大堂立着两个可爱的卡通娃娃。他们是“融娃”和“慧娃”,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知心玩伴。每天,学生上学、放学都能看到这两个“超级偶像”。
成就他人,激发师生无限潜能
“成就他人”,这是褚新红对自己6年校长工作的理解。
近5年来,学校教师在天津市中小学“双优课”评比活动中获11个市级一等奖,在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大赛中获21个全国一等奖。另外,2名教师被评为正高级教师,73名教师成长为各级学科带头人。
成绩的取得,源自褚新红一直强调的团队精神和共同成长理念。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学校制定了个性化的培养方案,科学搭建教师发展平台,构建了“四格培养模式+六层塔式结构”的“融慧”教师培养体系。
褚新红介绍,所谓“四格”培养模式,即新教师“入格”培养,融入教师团队;骨干教师“风格”培养,融通教师学养;智慧教师“升格”培养,融合教师优长;名优教师“格调”培养,融炼教师风范。这一培养模式打破了学科本位藩篱,不断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在“四格”培养基础上,为充分发挥各层级骨干教师辐射引领作用,褚新红还提出了构建教师“六层塔式培养结构”,从领军人才、未来教育家、名师首席、各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学科组长到全体教师,都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实现了“分级培养”纵向到底、“分类培养”横向到边,为全体教师专业发展搭建起坚实的平台。
褚新红深信:“让教师做自己喜欢的事,更能做出成果。”“寻找我的学科整合课程合伙人”项目就是一大特色。该项目以公开招募的方式寻找有共同兴趣特长的教师,共同开发系列特色课程,并在学习资源平台直播,让全校教师感受跨界思维之美。
就这样,越来越多的教师利用学科特点和专长开设相关课程,同时一些教师独特的兴趣爱好也被开发成特色课程,如语文教师的艺术插花、英语教师的十字绣、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创意软陶和阳光天使心理剧团等。
教师孙扬毕业于音乐院校,他全情投入自己创建的电声乐队。“阿卡贝拉人声乐团”和“星火乐队”一举夺得天津市第五届“文明小天使”评选小学组团体一等奖。张彬作为足球专业教师,吸引了学校大量男学生上网“秒杀”足球课。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采访最后,褚新红借徐志摩的诗表达了自己对教育的求索。她一双“会说话”的眼睛里,更流露着对师生发展无限的期许:“在大浪淘沙的教书育人浪潮中,我愿做一名摆渡者,用一生的执着,用一生的努力,支撑生命的船,满载着教育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