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观看家庭教育公开课第2期:父教如何不缺位
咏梅 绘
父亲节那天,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家庭教育专家孙云晓发微信朋友圈,建议每个父亲经常问问自己:我是一个儿童友好的父亲吗?我给予妻子足够的支持和帮助了吗?我经常和孩子做游戏吗?我养成孩子的运动习惯了吗?我给孩子讲过故事吗?我参加过孩子的家长会吗?我出席过孩子的毕业典礼吗?我给孩子写过信吗?我出差时给孩子带礼物了吗?我与孩子一起旅行过吗?孙云晓认为做到以上10条,就是一个好父亲。
今年是鲁迅发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百周年,父亲对孩子的重要影响和独特价值没有变,但缺席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的父亲却逐渐增多,“爸爸去哪儿了?”的质问仍然流行,网上甚至不少妈妈吐糟自己是“丧偶式育儿”。6月14日晚,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公开课“今天,我们怎样做父母”第二期播出,邀请新父母年度人物、中亲联教育研究院院长王占郡和“娟子妈妈讲故事”创始人娟子做客直播间,探讨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优势,提出改善父教缺失现象的建议。
珍惜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独特优势
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中,有许多令人敬佩的父亲。王占郡最敬佩的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启超。梁启超养育了9个子女,“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栋梁。”王占郡认为梁启超作为一个博学且充满智慧的父亲,他对儿女的用心、放手和引领值得学习,“他一生写了一千多万字的作品,其中有一百多万字是写给孩子的书信,可见对教育孩子倾注了多少心血”。
最令娟子欣赏的一位父亲是台湾著名作家和画家刘墉。她说自己在青春期的时候看了刘墉写给儿子的三本书《超越自己》《创造自己》《肯定自己》,获益匪浅。后来娟子也像刘墉那样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讲故事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而不是用说教的方式。
享誉世界的哲学家、符号学家、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小说家安伯托·艾柯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觉得,我们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父亲在一些不经意的时刻教给我们什么,在他们不说教的时候表达的东西。”优秀的父亲从不缺席孩子的成长,成长中有父亲的陪伴和参与的孩子才是幸福的。
生活中,两位嘉宾最敬佩的都是自己的父亲。王占郡出生在农村,小时候家里生活条件不好,父母为生活艰苦打拼,他说跟父亲相处的几十年中从未见到父亲叹气。“我父亲做一些小生意,当他把秤提起来的时候,每次秤杆持平了他都会再给顾客加一点儿,人家问他为什么,我父亲说,‘我的子孙在秤砣这边,我给得越多、今后我的子孙会越好’。”
娟子则在职业选择上受到父亲的重要影响。在她的记忆中,每天晚上全家人一边吃晚饭一边看《新闻联播》时,父亲似乎无意地说:“你以后要是能成为播音员,把全国的大事播给人听,这是非常骄傲的事情。”这句话让娟子萌发了做播音员的梦想,努力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后来娟子从事了10多年的媒体工作,现在每天晚上给小朋友们讲故事,连怀孕生子期间都不间断,仿佛就在实现爸爸对自己的人生规划,通过自己的声音传递知识、传递爱。
家庭教育中,父亲有哪些独有的、母亲不可代替的教育优势?王占郡举例说,就像历史上母亲主要从事采摘,关注点在局部细节上,父亲主要从事狩猎,视野比较宏观远大。因此在养育子女时,比较平衡的状态应该是母亲负责内,父亲负责外;母亲向内拉,父亲向外推;母亲柔,父亲刚;母亲静,父亲动;母亲守,父亲攻……父母各有分工、各有侧重,充分发挥男性和女性的个性特点,带给孩子不一样的影响。
认清父教缺失对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谈到现实生活中比较普遍存在的父教缺失现象,王占郡认为对男孩的成长非常不利,因为父母都希望孩子超越自己,父亲不仅是孩子性格方面的标杆,同时也是力量和能力方面“第一个要挑战和跨越”的障碍。“如果父亲在男孩的生活中缺位,也没有舅舅、姥爷来替代父亲的角色,男孩就找不到对手去跨越。”
“父亲缺席,直接影响女孩对自己的身份性别认可,对她后来择偶、与异性相处的能力也有很大影响。”娟子认为,如果父母重男轻女,对女儿的性别身份没有足够的认可和接纳,今后女孩在社会性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就不够清晰,而且很难获得自信。“如果没有父亲的榜样,女孩今后谈恋爱和面对婚姻的时候,很难清晰地判定什么样的异性适合她。而成长中如果得到父亲的重视和肯定,女孩的内心会更有力量、更自信。”
两位嘉宾都养育了一儿一女,当问到对女儿今后择偶有什么嘱咐时,王占郡说:“父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责就是给男人‘打样’,父亲的表现直接影响女儿的择偶,这种影响就在平时的生活中,不需要特意嘱咐。”
在王占郡看来,如果父母自身关系不和谐,对孩子谈恋爱做任何嘱咐都是徒劳的。“如果父母在方方面面都做得出色,孩子知道什么是真善美,就会自动抵制假恶丑。门当户对是家风上的对等,家风是一个家庭文化的基因,体现在男人对待妻子、老人、孩子的态度和行为上。通过一些细节,比如遇事不商量,这个男孩自然就出局了。”
如何避免女儿今后嫁一个妈宝男或者巨婴?娟子的建议是:“妈妈不要太强势,要让爸爸在家庭里面多发挥作用。女孩从小在家庭中看到爸爸如何照顾老人、爱人、孩子,她会照着这个标准去找配偶。但如果妈妈太强势,爸爸比较懦弱卑微,或者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将来女儿就容易复制妈妈的强势,容易遇到妈宝男。”
归正家庭位序重塑父亲的角色内涵
一个家庭的最理想状态,应该像日月星辰各在其位那样,父母各司其职、平衡美好。正如王占郡形容的——父亲和母亲的力量,一个推在孩子的左肩上,一个推在孩子的右肩上。
有调查发现,许多年轻父亲不是不接手孩子的养育任务,是因为母亲不放手,因此,在有些家庭中,“丧偶式育儿”也许是一个伪命题。对此,王占郡解读道:“科学来讲,所有的关系都是共谋的结果。妈妈强势,爸爸少有参与,这样的角色关系也是夫妻共谋的。父亲需要反思自身的成长过程,觉察自己在原来的家庭系统中是否也是这样的角色。认为仅仅是母亲的性格造成父亲参与育儿较少,就把这个问题简单化了。”
有人说智慧的母亲在孩子青春期之前要做的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在儿女面前抬举丈夫,在言行和生活琐事中树立丈夫的威信,让丈夫做家庭的头儿,鼓励他负责任,做好丈夫、好父亲。两位嘉宾都很认可这样的智慧,王占郡还认为,男人的角色成长是有周期性的,从儿子、到丈夫,然后到父亲,以后还要做爷爷,不同阶段的角色任务不一样,但成长是连贯性的。所以,爸爸们要经常反思,自己是否做好了每个阶段该做好的角色。
除了强势妈妈的存在,很多家庭中还存在“丈母娘现象”,教育孩子的多人“董事会”中,“董事长”并不是父母。王占郡认为,错乱的家庭位序、模糊的家庭关系边界,让爸爸失去了自己在家庭中本该扮演的角色。他建议跟老人一起生活的年轻父母,“一定要明确这个家是谁的、谁是孩子的家长,要提前跟老人达成共识”。
说到现在比较普遍的996工作模式对爸爸参与育儿的影响,王占郡认为,996工作模式不是父亲缺席的根本问题,“过去996没有成为工作常态的时候,仍然有大比例的父亲不在其位。”王占郡举自己被父亲的一个竖起大拇指的手势鼓励的例子,指出最重要的是父亲对自身角色的觉察以及对孩子的高质量陪伴。“父亲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陪伴孩子,但陪伴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要素,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点头就足够。像做菜一样,有盐就行。”
爱孩子,就是和孩子在一起吃很多、很多顿饭。孩子长得很快,做父亲的可能一不小心就错过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那一顿顿饭。当所有的家庭成员都意识到父亲这一角色的重要性,当家庭回到父亲是头儿、母亲是帮助者的秩序,父亲在家庭中独特的教育优势就能充分发挥,才能养育出下一代的好男人、好丈夫、好父亲。(本报记者 杨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