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学生生命成长的必修课

[db:作者]  1970-01-01 0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国赫孚

  国赫孚,男,1950年生,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天津市人大代表,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特聘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1968年到内蒙古插队,1976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1976年至1992年在内蒙古通辽市工作,先后任通辽市一中教师、副校长,通辽市教育局副局长、局长。1992年调回天津,在耀华中学先后任教师、副校长,2000年至今任天津中学校长。曾经获得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天津市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改的亮点也是难点。说是亮点,是因为这门课程在育人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说是难点,是因为这门课程的实施要遇到诸如活动的时间空间、课程资源、指导教师、活动方式、课程评价等许多难题。尤其是考试制度,使得这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的开设常常落空。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天津中学国赫孚校长曾说过,“高考不考,照样要搞。只要想搞,准能搞好。”最近,出版了《国赫孚与实践教育》一书,系统地介绍了天津中学12年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可以给我们提供借鉴。山东教育社原总编辑陶继新走访考察了天津中学,就课程实施情况与国赫孚校长进行了长谈对话。

  【陶继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改的难点也是亮点,你们学校对此做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请您做一下介绍好吗?

  【国赫孚】天津中学成立于2000年,建校之初,我与几位老师参考和借鉴各地的教育改革的经验,设计自己学校的改革思路。这期间,看到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草案)和《纲要解读》这本书,当时有种如获至宝、豁然开朗的感觉。我们苦思冥想的教育改革的思路在这里找到了答案。天津中学发展的历程,就是按照新课程的理念进行教育改革的历程。在一系列改革措施中,我们着力最多的算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了,把它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农村之行成了学生终生难忘的生命成长课

  【国赫孚】第一次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是在2001年,那次带着学生去蓟县,进行社会调查。天津中学刚成立,招收的都是市里收底的学生。从天津市区到蓟县有3个半小时的车程,我当时提议在火车上安排自习,一些老师说这恐怕不符合实际,本来就是些不爱学习的学生,而且他们第一次出门很兴奋,要看风景,不可能专心读书。我说,咱们不妨试试。动员会上我对学生讲:在竞争的社会中,每个人拥有的时间都是一样的,谁如果能够挤出时间用于学习,他就会比别人多一份才能,在竞争中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你们不比南开耀华的学生差,差距只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次在火车上安排自习,对你们就是一个考验。过了这一关,高考没问题。在火车上,老师们一宣布开始,所有的学生都拿出了书,认真地读。有个别学生开始坐不住,但一看到别的学生都在读书,他也就跟着学了。其实这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对学习并不是很重要,关键在于培养了学生一种自制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陶继新】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它至少可以说明三个问题:一是您本身就是一个很有创新意识的人,所以,才有了让人们不可思议的逆向思维。二是您的理念新。在您看来,学生学习成绩之所以差,更多的不在智商的高下,也不在原来学习成绩的好坏,关键在其有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需一句话,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有了好的习惯,即使当下学习并不理想,未来却可以取得好的成绩。三是在火车上看书,一般人都很困难,因为那里的环境比较乱,没有一定的专注力是不可能看下去的。你们的学生竟然能够看下去,而且看得还比较专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您的话语,给了他们巨大的鼓舞,让他们有了走向成功的自信。况且,有了好的“开端”,就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甚至“高潮”。

  【国赫孚】第二天晚上,我们又组织学生在村教室上晚自习。从晚7点到9点,我坐在教室后边和学生一起上自习。5月中旬,学生们将参加全市的计算机会考。教室里很安静,学生们虽然参加了一整天的劳动都很疲劳了,但都在认真地看书做题。这些学生平时都不是用功学习的学生,但当我们营造了一个用功学习的环境,每个人就都被这一环境所感染,都成为了用功学习的孩子。下课了,我问一个学生,“学得怎么样?”这个学生很认真地回答我:“学得是不错,但这样的教室是不适合上晚自习的。这里的光线不足,教室昏暗。一个人如果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看书学习,视力将受到严重的影响。”我说:“农村的孩子们3年就是在这样的教室上自习的。”学生听后无语,但我相信,他的内心一定会发生激荡。

  【陶继新】信任的力量是无穷的,您是一个校长,您对学生的信任,给了他们极大的精神支撑。他们似乎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虽然是“差生”,但只要努力,照样可以成为学习优秀的学生。其实,没有不希望自己学习成绩优秀者,只是他们对自己失去了走向优秀的信心。您给了他们自信,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况且,您还是和他们坐在一起自习呢!我想,他们肯定不会认为您是在监督他们,不然,他们就会“心在曹营心在汉”,不会专心致志地学习了。因为他们对您信任,认为您是在给他们“陪读”,是从心里希望他们能够尽快走向成功的。所以,他们心存感激,就有了在那种灯光下努力学习的场景。那个学生的“无语”,一定会在他的心里激起很多思索:农村学生的学习条件那么差,学习还非常认真;自己的学习环境那么好,能不好好学习吗?

  【国赫孚】其实这次安排自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我们是一所新学校,教室里有24盏日光灯,而农村教室前后只安了一盏白炽灯泡,我希望他们能从对比中感受到他们自身生活学习条件的优越。

  【陶继新】大城市的学生,往往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更不知道珍惜。您安排的这次自习,则让他们有了特殊的体验。当他们知道应当珍惜学习机会时,就有了主动学习的内在需求,就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比较自觉与积极地进入学习的状态中。

  【国赫孚】学生到农户家里做调查,在农民家吃饭劳动。农民对学生的接待很热情,他们的淳朴与憨厚给学生以感染,尤其是贫苦农民的生活现状引起了他们心灵的震撼。他们写道:“我们入户的这一家4口人,年收入只有2000元,孩子的学费就用去一半。除了过春节,很少吃肉,给我们准备的饭菜很可口,虽然没有肉,但有豆腐和粉条。我们吃饭的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家长不让孩子上桌和我们吃饭。两个孩子站在我们面前看着我们。我们吃完了,他们用馒头沾着菜汤吃得狼吞虎咽。”学生后悔没有给孩子们留点菜。农民的贫苦的家境引起了学生们的同情,这种同情心对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很重要。这种同情心不是刻意培养的,是现实与他们自身的生活之间的巨大的反差而形成的。

  【陶继新】您为学生上了一堂终生难忘的生命成长课。他们在天津市里,不管怎样,也不可能想象出农村会是看到的这种景况,这怎能不让他们感慨万端呢?在看这段文字的时候,我的眼睛已经湿润了。而在场学生更是可想而知了。所以,这样的课,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下乡劳动课,而是让他们的生命得到洗礼的课。相信有了这样的“课堂”,有了这样的“教学内容”,你们的学生再回到天津中学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

  【国赫孚】是的。我们的学生回到城市后,他们把农民家的孩子接到城里来玩,还有的利用假期又回去看接待过他们的老乡。

  【陶继新】交友也是一种学习,农村孩子到天津这样的大城市里来是学习,城市人交农村朋友也是一种学习。由此而缔结的友谊,不管对哪一方来说,都是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尊重普通劳动者应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国赫孚】我1968年下乡,1973年选调上学,我当过5年的农民。我有切身经历,我认为教育工作者要教育学生尊重普通劳动者,要同情生活在最底层的老百姓。我们学校会餐的时候,一定要请上临时工、物业和食堂的工作人员。一个临时工在学校食堂油锅起火时,把火扑灭,避免了火灾的发生。在全体教师会上,我们为他颁发了奖金,我发自内心地给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在我们学校的走廊里,有一块文化展示牌,题目叫作《劳动者之歌》,上面写的就是物业人员和食堂大师傅的一些事迹。我们应该让孩子们懂得要尊重这些为他们提供服务基层的劳动者。

  【陶继新】您的这种思想与这个行为,足以让我对您敬仰有加了。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当过10年地道的农民。直到今天,对农村,对农民,依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我的心里,一个领导,在人格上,与一个农民完全是处于平等位置的。如果对这些人心存感恩之心与爱心的话,他就一定是一个高尚的人。而有的从农村走出来没有几年,就看不起农民的人,一定是品格低下的人。一个校长人格的高下太重要了,因为他会依照自己的思想,去塑造他心里的师生。与您接触时间虽然不长,但从您身上,我已经充分感到了您是一个真心尊重人的人,尤其是真心尊重生活在底层之人的人。有了这份真诚之心,也就有了做好工作的根本了。

  【国赫孚】您说得很对。这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现在人们普遍追求钱、追求权的现象,不可避免地会对我们的孩子们有影响。教育工作者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并意识到我们的责任。现在孩子们羡慕大款、羡慕名车,看不起普通老百姓,甚至瞧不起自己的父母。我们在初中开展了“岗位体验和社会观察”活动,让孩子们到自己父母的工作单位一起上班。一个学生的父亲是送报工,孩子原来认为“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爸爸,干不了有科技含量的工作,跟他去送报纸,我都觉得低人一等”。当他和他的爸爸送完一天报纸回来,他累得精疲力尽,思想有了变化,说:“爸爸为了这个家,为了我能过得好,每天拼命工作,而我呢?我为爸爸做过什么?没有。不仅没有,还看不起他。现在看来,我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儿而已,爸爸是值得尊敬的人。”

  【陶继新】“岗位体验和社会观察”活动开展得太有意义了!一个学生,是不是人才,最为重要的标准是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瞧不起的人,即使有了一定的地位与权势,也未必能够对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我们有时候会说:“这个人不是人。”其实他也是人,只不过不是好人罢了。《周易》说得好:“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有了仁义之德,才能成为人;否则,不是人。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如果学生只是学会了一些知识,而没有仁义之德,就称不上大写的人。那个和他爸爸送了一天报纸的学生的感悟是深刻的,我甚至认为,这一天的送报,有可能成为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从而让他懂得了如何孝敬父母,如何尊重他人。而由此在他心底焕发出来的,一定是特别努力的学习精神。而这种学习态势,因为有了美好品格的支持,就会更加持久。

  【国赫孚】您说得真好!尊敬父母、尊敬劳动者,这是为人的基本道德。

  社会问题是激发责任感的教育资源

  【国赫孚】培养有责任感的人,也是我们教育中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

  学校每周组织学生看《焦点访谈》。学生们兴趣很高,不过认为《焦点访谈》的事离他们的生活很远。后来我们组织学生到农村,发现许多事就在身边。比如,某地在上世纪80年代,砍掉成片的树林,刮掉表土层,挖沙子出卖资源,造成了当地经济的畸形繁荣,但很多土地沙化,使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近几年,又大量开采地下水,有几十家地下水厂在疯狂地掠夺地下水资源,造成了水位下降一百多米。环境的恶化使得农民种地根本挣不到钱。学生说,我现在明白了,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社会存在这些问题,将来要靠我们去解决。

  【陶继新】学生如果不到农村,就很难想象环境会遭到如此之大的破坏。现在的不少农村,已经没有了原先的田园风光,甚至也少了清新的空气。一些污染严重的项目,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严重地污染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可是,不少农民对于这种污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当地政府又试图通过这些项目增加GDP总量。所以,这种现象不但没有得到制止,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当你们的学生看到这种现实之后,就会在他们心里生成一种改变这种环境的责任意识。你们学生的一些课题研究,就触及到了这个严峻的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有了这种为对农村环境的忧患意识之后,就有了为社会负责的担当意识,有了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的可能。

  【国赫孚】不仅农村存在着问题,城市也存在着问题。在我们的现实中,问题到处存在的。

  初中学生赵玉冰岗位体验是在母亲工作的在一家小作坊,给外资企业镀零件。赵玉冰谈到:“40平方米的工作间拥挤狭窄,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味道。一些阿姨围坐在一起忙得抬不起头。我学着大人的样子把镀好的钩架浸到药水里,一股白烟冒上来,熏得我半天喘不过气,恶心得想吐。我了解到这些零件是为美国来料加工的,如果做得不精细就会被要求返工。可加工这种零件是有毒有害的呀!我心中很不是滋味。美国人害怕环境污染,害怕伤害身体,就运到中国来,美国人是人,中国人不是人呀!同学们,努力吧!我们有责任让伟大的祖国更强大。”赵玉冰在镀零件岗位体验中也意识到了责任。

  【陶继新】赵玉冰同学的体验与感慨令我们深思,为什么这么多污染的工厂非但不少,还在增加?为什么在美国等国家担心污染的工作,却在我们中国畅行无阻?空气污染对人体的损害是非常严重的,有的工人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可是,又不得不在这种环境中继续干下去。当今的学生尽管不能阻止这些企业继续污染下去,可是,却有了为排除这些污染的思考,以及相应的行动。更加可贵的是他们的这份责任感、这份为民分忧的情怀。一个学生如果从初中就有了这种情怀与这种责任感的话,他们不但会更加努力学习,也会从现在起就研究这些问题。当这一代人成长起来后,他们就会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工作,我们国家的环境会变得好一些。

  【国赫孚】陶老师,刚才谈到的培养责任感的意义和如何培养责任感的问题,我有一点儿体会。学生具有善的本性,是培养责任感的基础。社会问题是激发责任感的教育资源。培养责任感从外面的灌输无济于事。社会实践中,社会问题的存在,引起了学生思想的冲突,就是培养责任感的契机。教育必须走向开放,通过体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我主张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社会问题”来教育学生。社会问题引发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陶继新】“社会问题是激发责任感的教育资源”说得好!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亲身实践,没有这方面的感悟,是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来的。现在学生责任感的缺失,已经到了可怕的程度。如果再不在这方面下功夫,前景真是不堪设想。而有的时候,学校的教育,特别是那些空洞的说教,解决不了责任感的问题。而您所说的现存社会问题,往往会让他们大吃一惊,从而触动蕴藏在心底深处的良知与责任的琴键。如果只是为了应试,为了分数,就不可能让学生走向社会。而社会这个课堂,恰恰是学生成长必须认真去上的。您为他们补上了这一课,而且补得认认真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非有良知与责任的校长,是不可能如此而为的。

  【国赫孚】在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过程中,外在的社会问题激发了他们的责任意识。而他们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促进了内在的社会化水平的提高。如学生史脉一在参观了XX镇的村镇改造项目后,确立了“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课题。该镇在实施村镇改造的项目,将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平房拆迁,像城市小区一样,为村民建设了集中居住的村民小区。楼房盖得非常漂亮,与城市的小区一样,还新建了文化设施。学生们参观后都为农村的变化感到兴奋。史脉一等三位学生为了进一步做好这个课题,又利用国庆节黄金周的时间自费去官庄镇进行实地入户调查。她们来到了村民们原来住的地方,脚踩在瓦砾堆上,鹤立于其中的几间房屋引起了她们的注意。这是人们常说的“钉子户”。走进农民家里,她们先是为有的家“家徒四壁”而震惊,然后又为村民都不愿意讲情况而困惑。于是她们觉得村民们一定是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与无奈。这更坚定了她们要把问题调查清楚的决心。在她们一再恳请下,一些人才透了一些真相,使她们得到了许多第一手材料。一些村民对拆迁提出了许多意见,甚至表现出怨愤。如:“过去住平房,家里有自留地,每天可以在自家的菜地里采摘蔬菜,现在把自留地收回去了,吃菜要到集市上去买”;“过去自己家院里有井,吃水不花钱,电灯用自家产的沼气,现在要交水电费”;“过去买煤取暖用不了多少钱,现在要交取暖费”等等。所有这些加起来,农民的生活成本比过去要大得多,这对那些生活本来就很贫困又缺乏劳动力和经济来源的农民来说,更是无法承受。更让她们震惊的是,村民们还反映了迁居中的一些野蛮行为。如停水停电、半夜用刀斧砍村民家院子大门,甚至有的还殴打村民。还有让她们不解的是,写信上访以及一些新闻记者采访后也都没有了回音。

  调查结果并不像开始听到的那样美好,有的甚至“截然相反”。这让三位学生感到很吃惊,甚至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同时对新农村建设产生了疑问,进而感到社会“竟如此黑暗”。家长听了她们的讲述后,对她们说,你们不能只听一些人的意见,也不要只看一个镇的情况,要学会全面了解情况和全面看问题。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她们又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题目,广泛地上网搜集信息。后来她们发现全国有很多好的典型,像安徽、江苏等地有许多农村拆迁改造就很成功,既根本地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又照顾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受到了农民由衷的欢迎。另外她们还搜集了韩国在改变传统农村的做法。于是,她们重新认识了这一问题,认识到:“这的确是一件好事,使得几千年来农民分散居住、低水平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根本解决,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是符合农民根本利益的,也是符合社会进步发展趋势的。在这一进程中,虽然个别地方的干部存在着工作做得不细,甚至发生不顾农民利益和实际困难违法暴力强迁的问题,激化了社会矛盾,影响了政府的形象,但不能以偏概全。”后来她们按照给基层政府出主意提建议的这样的思路撰写了研究报告。事后,三个同学与我谈道:“这件事使我们看到了我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对问题的认识时常会发生偏颇。说一个人好,就一点缺点也没有;说一个人不好,就不可救药,一点优点也没有。这次课题研究使我们在加深了对新农村建设全面了解的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观察认识问题的不足。今后再看问题,懂得了要一分为二。”后来,她们决定把村民反映的问题梳理出来,并向有关部门进行了反映,帮助农民说了话。

  【陶继新】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教育要回归生活现在得到了普遍认同。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即学生走进社会不可避免地要接触社会负面问题。这对教育提出了挑战。我在你写过的文章中看到,你主张“问题教育法”,我非常赞同。教育的责任不是回避,而是积极引导。关键是提高学生分析鉴别评价能力,并让他们学会客观地辩证地看问题。我们国家正处在转型时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不奇怪,国家正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如果我们不让他们了解真实的社会,那他们毕业以后走向社会将会很茫然,会对教育失去信任,对社会失去信心。我们要有自信,只要教育引导得好,学生的社会化就会按照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史脉一等三位同学搞社会调查的过程,可以说是学校积极引导学生的很好的案例。它让我们看到,她们正是在我们正确的教育引导下,认识到到“这的确是一件好事”、“今后再看问题,懂得了要一分为二”。她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走向了成熟。我们相信,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一定会担当得起建设祖国的大任。

  (下转第12版)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9-07-19/1198003.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