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2月9日讯(记者 梁杰)“这些曲目特别贴近学生生活,一听就是校园的作品,民族性、时代感都很强。”音乐会刚一结束,北京安慧里中心小学指导教师李文祥兴奋地说。在今天揭晓的第三届民族管弦乐(青少年题材)新作品评奖中,上海音乐学院王建民等一线作曲家为青少年创作的18部民乐作品获奖,首都1000多名大中小学师生会聚在中山音乐堂,欣赏了由中国广播民乐团倾情演奏的获奖作品。
“每次参加音乐比赛,最难的不是排练,是选作品。”北京35中艺术教育办公室主任郭志平经常为选曲目而烦恼,“孩子们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培养了很好的演奏技巧,也培育了很好的审美能力、把握作品的能力,但缺少适合他们演奏的作品。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组织这么专业的一流作曲家为青少年创作,是学生们的福音,希望越来越多的一线作曲家参与进来,也希望他们能多到学校来,多听青少年的想法,更准确地捕捉校园题材。”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刘锡津介绍说,近年来民乐热在全国各地普遍升温,许多大中小学校纷纷建立不同规模和建制的学生民乐团,但由于普遍缺少适合青少年演奏的作品,制约了学生乐团自身的发展,也成为民族音乐普及和发展的瓶颈。为此,学会在2010年与北京市教委、中国广播艺术团联合面向全国音乐界征集青少年题材的民族管弦乐作品。活动历时半年多,共收到50多部参赛作品,最终评选出18部优秀获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