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以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稳定的福利待遇,成为许多大学生的主要就业目标。巨大的就业压力和报考公务员工作经验要求的限制,加大了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难度,使公务员考试成为竞争最激烈的考试之一。如何引导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回归理性,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周石 刘慧卓 付媛媛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建立公务员制度,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公务员的录取与晋升也日趋公平、职业地位与待遇不断上升,从而吸引了大量考生报考。近年来,公务员职业以其较高的社会地位以及稳定的福利待遇,逐渐成为了许多大学生的主要就业目标,公务员考试也成为了我国竞争最为激烈的考试之一。
公务员考试总竞争比例约70:1
据统计,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考人数达到1232894人,总竞争比例为68.7∶1。其中,中央党群机关的总竞争比例依然最高,达到146.8∶1,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竞争比例最低,为64.6∶1,共有46个职位的竞争比突破1000∶1,最热职位竞争比更是达到了3992∶1。虽然公务员考试竞争十分激烈,但是每年仍有数量相当庞大的应届毕业生群体加入到报考公务员的行列之中。一方面,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规模创历史新高,达到了680万人,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十分巨大。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报考公务员不失为解决就业的一种较好途径。另一方面,国家对于报考公务员职位工作经验方面的限制,减少了可供应届毕业生选择的公务员岗位。
在两方面背景的影响下,大学生如何作出报考公务员这一选择,选择行为的动因究竟是什么,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实现理想抱负位列报考动机首位
2012年3月,我们针对北京市10所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展开了调查。
在全部651名调查对象中,有312人表示今年有意向或已经参加公务员考试,而今年无意向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学生为339人,报考比率为47.9%。应届毕业生选择不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个人兴趣与公务员职业不匹配、公务员考试压力过大两个方面。而公众普遍认为的公务员薪酬水平较低、考试难度大等原因并没有成为应届毕业生选择不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主要考虑因素。
在对今年有意向或已经参加公务员考试的312人实施进一步分析后,可以发现:在报考动机方面,“实现理想抱负”动机位列第一,这反映了应届毕业生在选择报考公务员时,不只是将公务员作为一份可选择的职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将成为公务员作为自己实现远大理想与抱负的有效途径;“公务员社会地位”动机位列第二,反映了在公务员社会地位得到普遍认可的情况下,毕业生希望通过考取公务员的方式尽快获得社会地位上的提升;“工作性质与待遇”动机位列第三,反映了工作稳定度、工作环境、工作时间等工作性质因素以及薪酬水平、社会保险水平、福利水平等待遇因素已经成为了毕业生报考公务员的重要动因之一。此外,“性格、兴趣与公务员职业是否匹配”、“周围人影响”以及“考试制度”对于应届毕业生报考公务员行为也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在考察性别、民族、政治面貌、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所在地等背景性因素对于报考意愿所产生的影响时,调查组发现性别、政治面貌、参加学生组织经历对于应届毕业生报考公务员的意愿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性别上,男女大学生在“实现理想抱负”、“公务员社会地位”、“工作性质与待遇”、“性格兴趣与职业匹配”、“考试制度”5个方面均存在着显著差异。相对于女生,男生在“实现理想抱负”、“公务员社会地位”、“性格、兴趣与公务员职业是否匹配”、“考试制度”4个方面的动机更为强烈;而女生则在“工作性质与待遇”方面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动机,这说明相较于其他几项,女生更加注重公务员这一职业的稳定性、较高的福利水平等工作性质与待遇方面的考量。政治面貌上,党员(含预备)与非党员在“实现理想抱负”、“公务员社会地位”、“性格兴趣与职业匹配”、“周围人影响”、“考试制度”5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且党员(含预备)在这5方面表现出的动机均比非党员强烈。此外,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在“工作性质与待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学生工作经历上,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在“实现理想抱负”、“性格兴趣与职业匹配”、“周围人影响”、“考试制度”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且学生干部在这4方面上均表现出强于普通学生的动机。此外,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在“公务员社会地位”和“工作性质与待遇”两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图:大学生报考公务员动因的因子分析)。
学校应注重学生职业价值观引导
针对目前公务员考试热的现象,结合本次调查的分析结果,调查组提出了促使大学生报考公务员行为回归理性的几点建议:
第一,从政府角度来看,针对大学生将公务员工作性质与待遇作为选择报考的主要原因的现象,首先,政府应逐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尽快实现公务员社会保障政策与企业职工社会保障政策的并轨,缩小二者之间的福利差距;其次,政府应尽快完善公务员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加强对公务员职业行为的约束,有效避免权力滥用等现象的发生;再其次,政府继续完善公务员考录机制使考试制度的公平性得到进一步加强;最后,政府出台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的相关政策,形成公务员体制内由基层向上流动的晋升机制,从而避免大学生对于公务员体系内核心职位的盲目报考。
第二,从高校角度来看,学校应注重对于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引导,使学生明确自己的理想抱负,并将理想抱负与就业选择联系起来,从而使大学生的就业目标更加准确、理性,避免盲目跟风报考公务员现象的出现。此外,学校还应加强学生对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进行就业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在本专业领域找到适合的工作,避免学生为了追求热门职业而放弃专业就业领域的现象,从而避免专业人才的浪费。
第三,从大学生自身角度来看,大学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探索自身的潜能,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做好充足的准备。此外,大学生在校期间还应注重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自己的理想抱负,进而作出更为理性、符合自己理想抱负及兴趣爱好的职业选择。(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