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用热爱拥抱70年前的异国“黎明”

[db:作者]  2012-12-18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剧照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讲述的是发生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故事,那段历史已经很遥远。北京第166中学以学生演员为主的话剧团队,把它搬上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当剧场几十年未变的开场钟声响起,那精彩的演出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到那遥远的黎明……或许,重要的不是演出达到多高的水平,或者我们发现几个演话剧的苗子,而是有多少人参与其中,并从中收获了一段生命中难以忘怀的历程。而对学校而言,这种对学生多种兴趣爱好的珍视与推动,更是一种极其珍贵的“教育心态”。——编者

  ■本报记者 张树伟 

  11月22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上演了一场由北京第166中学的学生演员挑大梁的经典剧目《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小演员们用青春的朝气演绎出苏联小说家瓦西里耶夫讲述的苏联卫国战争中5名年轻少女可歌可泣的故事: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后,这几位担任高射炮手的美丽善良的少女,与残忍的匪徒进行了殊死搏斗,直到最后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据了解,这次演出是北京东城区教委和四所话剧教育联盟学校共同承办的北京金帆艺术团建团25周年的话剧专场演出,也是联盟校第一次合作的演出。虽然演出不过1小时40分钟,但短短的一场话剧,却是无数个日子磨砺出来的。

  用两年来打磨一部话剧

  据了解,这部戏的初次筹划排练工作始于两年前。2010年开始,北京第166中学话剧社的学生利用周末排演《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最初是40分钟“节选版”,逐步完善成为现在1小时40分钟的“完整版”。早在2005年,学校就为热爱话剧表演的孩子们开设了话剧团,不少学生从一入校就成为“团员”。几年来,他们排演过很多话剧,但排演《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却没有这么容易。

  “这个剧本排演起来难度很大,专业院团也很少演出,对中学生来说,发生在70年前的苏联的故事,与他们的生活差距很大。”王蕾校长介绍说。

  的确,学生们将时空跨度如此之大的故事搬上舞台,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挑战,比如剧本理解上的困难。学生们没有经历过二战,不理解那个年代的故事、人物,这些都给表演带来了很多阻碍。为了克服这些困难,话剧团的老师们带着学生们一起看原著,看以前艺术家们表演的话剧,看关于话剧艺术家表演感受的访谈等。学生们自己则要写人物分析。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排演是一个大课堂。为了使学生演员更加贴近角色,北京人艺、国家话剧院的表演专家也经常到学校给予全方位的指导。国旗班的战士也走进彩排现场,帮助学生拔军姿,找到军官的“感觉”。甚至有学生的家长是军人,听说学校在排练这个戏后,主动到学校教小演员端枪、打枪的标准姿势。北京第166中学还借助高校、专业院团的力量,建立了人艺、中戏、国家大剧院和中国传媒大学4个艺术教育基地。这些基地每月面向全校学生举办艺术论坛,并定期为话剧团的同学进行台词、形体等专业指导。今年,学校还在初一年级新开设了戏剧校本课。

  在这次演出中,来自北京人民艺术学院的导演、演员刘晓蓉女士和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王璐女士全程参与了话剧的排练工作。此外,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青年演员朱少鹏、朱小鹏、刘鑫、吴愉还承担了学生话剧基础课程的授课工作,分别教授学生台词、表演、舞蹈等专业课程。

  在经典中寻找激情与梦想

  这是话剧团团员们第一次触摸经典,第一次演出这么长时间的大戏,因此,排练艰辛也是前所未有的。剧中的主演全部是高三的同学,面临着沉重的学业压力,同学们却处理得很好,都能充分合理地安排学习和排练时间,没有一位同学因为演出而耽误课业,甚至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男一号”付钰已经是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我高一就进了话剧团,因为我看话剧,是我的爱好。人际交往能力、自信心、表现力、观察力,都是学习话剧带给我的收获”。说起演话剧与课业学习的关系,付钰更是一脸轻松,“一点也不耽误学习,这次期中考试,我还是年级第十呢”。

  他们的坚持都源于自身对于话剧的热爱,愿意为自己的梦想而付出。在话剧中饰演嘎利亚的演员杰西卡·王说:“每次临近演出,周末的娱乐时间将不属于我们,我们一遍遍地排练,从早到晚,也许很多同学会问我累不累。累,当然累,每次回家脚都会肿,甚至磨出泡;不累,当然不累,因为这是我所热爱的事情,远远比我在学校舒服地坐在书桌前上课而学到的多。”

  杰西卡·王说得不假。话剧团的同学每周二下午都要固定接受三个小时的训练。此外,同学们还要经常利用周末时间进行排练,尤其是演出前后,同学们几乎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奉献给了话剧的排练工作。

  “我们不仅要用这个戏来锻炼学生的表演技巧,还要通过战争与和平的故事情节、牺牲与奉献的人物精神,延伸学校的生命教育。”王蕾校长说。高三7班的刘津伊扮演的热妮娅是剧本中最后一个牺牲的少女,刚刚走下舞台,角色的悲伤还没有褪去,“我演的热妮娅真诚开朗,敢爱敢恨,最后牺牲了。通过演出,我更感觉到生命的脆弱、和平年代的可贵,所以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

  在合作中完美演绎生命教育

  去年,北京东城区成立了由8所小学、4所中学组成的戏剧联盟,北京第166中学作为“盟主”,发挥自身优势,带动联盟校一起排演剧目,相互交流。此次演出,就有来自东城区分司厅小学、革新里小学、地坛小学的10名小学生扮演村民等角色。4所学校共42位同学登台表演,此外还有近30位学生参与该话剧的服装、道具、灯光、音响等剧务工作。

  这样的话剧团活动也使同学们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每一部戏的排练过程也都是一次情感教育的过程,在排练和表演中,同学们体验了各种喜怒哀乐,同时学到一种大爱精神,对生活的感受会更加深刻等等,这种教育渗透于同学们成长的过程中,是他们一生受用的财富。话剧团团员刘津伊说:“我不仅学会了很多表演技能和舞台知识,还改变了很多,我拾起了自信,拾起了对事物的热情,我变得更加大方开朗。在话剧团的日子,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我在这里留下的足迹,会伴随着我的成长。我会永远铭记,铭记这样一段别人不曾拥有的快乐的奋斗经历。”

  话剧是综合的艺术,话剧表演是一个集体的行为,缺一个人都不行,有的配角甚至只有一句台词、一个动作,但却都是整体的一部分。团员们在排练表演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协作,培养和体现出集体主义精神。每个同学都参与到了整个排练的全过程,在自己没有演出任务时就帮助搬道具、音响,没有任何怨言。

  他们就是用这种精神,用两年时间完成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从40分钟节选版到1小时40分钟完整版的跳跃。

  曾经的话剧团团员、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07本科的刘一诺说:“激情、创造、行动、梦想……这是所有人在话剧团都能找到的!”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9-07-19/119940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