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化蛹成蝶:从学徒到优秀需要蜕变

[db:作者]  2012-12-20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新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的概率和机遇,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所在学校的名气和本校名师的多少。“生”在名校,“碰”上名师,机会多多;反之,则可能长期处于需要外出观摩学习的“学徒”状态。从教育理论、教学流派、师承“临摹”等角度总结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规律,有助于新入职的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实现自觉而快速的转变。

  ■鞠文灿

  新教师自被录用起,就成为某一学校、某一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就被纳入该学校、该区域的教育环境,所参与的各种教研活动与培训研修,都有明显的学校特色和区域特色。在普遍应用的“师徒结对”经验和模式下,新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基本上都会被“师傅化”和“学校化”。这样的现状,从好处说是能发挥名校名师的孵化效应;但公平地说,能够在全国范围被广泛认同的名师,屈指可数。能够在全国被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亦如旋风,各领风骚三五年。

  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有一个过程,有一定的轨迹和规律可循。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与成长,应有更理性的探讨和思考,进而主动实现从自发状态到自觉状态的转型,完成从新教师到优秀教师的蜕变。

  对教育理论的温故知新不容忽视

  一些学生离开师范院校成为新教师,进入教学岗位,没有了学分与考试的压力,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就变为自发状态,其中不少人因为繁重的教学工作及升学率的压力而随波逐流,对教育理论方面的学习与研讨也越来越少。事实上,教师的从教过程,应该是经常且不断地对教育理论温故知新的过程。任何教学名词、教育理论和教育规律,从书本到实践,从概念到行动,都需要在反复感悟中比对、提炼和升华。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深化对“学习”的认识,逐步形成自己对“学习”的个性解读,并延伸和应用至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从而使大学教育学和心理学教材上的学习理论转化为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是每个想成为优秀教师的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持续、反复思考和回答的基本问题。只有形成自己对学习的理性认识,理解学习的教育学、心理学本质并积极实践某种学习理论,教学才能逐步进入理想境界。

  无法回避对教学流派的认知

  不同教育教学理论流派都对教学有不同的认知和理解。本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理论依据主要是建构主义。我国建国之前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较深;建国后,受前苏联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较大。改革开放后,当代各种教学理论流派都有传播、渗透。一方面形成了“诸子百家”兼收并蓄的局面,对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活动空前活跃。另一方面,由于对各种理论的各自解读、各取所需,加上考试竞争的强烈影响,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教学理论鲜见生长。当下流行的以“学案”、“导学”为特征的教学方法,虽有“主体”、“参与”之名,但本质上只是应对考试的“偏方”。

  教师在其专业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找到和找准适合自己及适合时代需要的教育教学流派,并以此为参照,在教学过程中实践,只有这样,其教学水平、能力才能脱离原地打转的困境。一些教师对建构主义、认知主义、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学习、研究,大多只是语录式地引用和注释,很少有完整的思考、尝试及应用。对“强化”、“反馈”、“情境”、“生成”、“内化”以及对“程序教学”、“发现法”、“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等概念或理论,虽普遍引用,但各自理解的内涵和外延差异甚大。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各种教学模式,有如“三段模式”、“四步模式”、“四学模式”、“五环节模式”、“531模式”,等等,少有人能说得清是什么主义。即便是共同应用该种模式的教师群体,也少有统一的认识和解读。很多类似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自学”、“探究”、“拓展”或“问题”、“情境”、“建构”等名词的重组;而有“乐学”、“善学”、“助学”、“研学”、“测学”等名词的教学模式,就更像民谣式的“信天游”。所谓的“主体参与”、“全员参与”,以及“高效课堂”、“生态课堂”、“活力课堂”、“智慧课堂”等,都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或标签嫌疑。这些教学模式,没有真正的理论根基,缺少严密的逻辑联系,也难以涵盖不同学习任务的教学和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这类教学模式的宣传与推介,有时与真正的教育理论流派南辕北辙。麦肯锡资深咨询顾问奥姆威尔·格林绍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不一定知道正确的道路是什么,但却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太远。”这句话,对当下很多津津乐道甚或是自娱自乐的教学模式研究应有启迪。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样需要厚积薄发,只有对古今中外某些教育理论流派有深入透彻的研究,知己知彼,才有可能自成一体。硬生生拔节起来的教学模式,难得长久。

  要寻找自己独特的路径与师承

  教师个性、性格有差异,所处区域的文化、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差异,其专业成长发展的路径因此也各不相同。中华文化讲究传承,书画艺术是这样,武术戏曲也是这样。少林、武当的一招一式都有讲究,各有师承。京剧中的梅派、程派,唱、念、做、打各有其妙,也讲师承。不同性别、不同学科、不同教龄、不同性格的青年教师,有不同的发展路径,会成长为不同风格和流派的优秀教师。因此,有志成才的教师,应该经常反思、感悟自己的教学特点和特色,以本地相同学科且为自己欣赏和敬佩的名师为导师,同时对世界现当代教育教学理论流派的某些代表性著作进行深入研读,不断找准自己的差距和欠缺,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境界。这就是所谓的“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如果起步发展阶段“师承”的水平、能力和境界都不高,就会一直处于“萝卜烧萝卜还是萝卜”的状态。传统社会,求学拜师受时空距离的限制,非常艰难。现代社会,信息技术为我们带来了极大方便,各地名师都有录像、文章能够分享。江苏省教研室打造的“教学新时空”,每月定期直播“名师课堂”,借助这个平台,通过在线点播,能够耳闻目睹于永正、李庚南、唐江澎等著名教师的经典课,年轻教师如能用心反复观摩、研习,一定收获多多。

  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是综合性、实践性的知识和经验的体现。其积累、传承和发挥都基于情境或案例。打个比方,如同中医,其验方都经历过实践的反复证明。而老中医的独家秘方,更是无数案例和智慧的结晶。教学也是这样,同一教学时间,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师的教学效果差异甚大,其中必有奥妙。如果不能找寻和琢磨出其中的道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学水平和能力就会在一条直线上滑行。因此,青年教师在初级阶段,可以借用书法学习中“临摹”、“法帖”的理念,先选出一两个关节点,比如某一课时的教学,或者某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名师为参照,在自己的课堂上反复尝试、模仿、实践、反思,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对自己的课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继续分析、实践和反思,探究最佳效果,并逐步提炼、固化为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这样的过程,实质就是案例研究的过程。这样的案例多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能力和艺术就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生成。(作者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中心党委书记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9-07-19/1199607.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