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中国教育报刊社“教育行业数据分析与信息服务平台”监测显示,“学前教育”议题连续9天最受关注。
无论是对“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的担忧,还是对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争议,都反映出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公益普惠程度不高,“入园难”“入园贵”仍是影响我国教育公平的突出问题。针对未来如何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两会期间提出相关建议的两位委员。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焱:
普惠性幼儿园应当实行“一费制”
自2010年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突破。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公办幼儿园占比过低,“一位难求”;民办幼儿园占比过高,提供普惠性服务的民办园数量较少,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依然存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学前教育,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是今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着力点。
我们研究发现,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公办幼儿园办园质量高、收费低、家长成本分担比例较低;公办性质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收费高、家长成本分担比例较高。2014年,公办幼儿园(包括全额和差额拨款)家长成本分担比例在46.4%—54.61%;公办性质幼儿园(企事业单位办园等)和民办幼儿园家长成本分担比例在84.45%—89.6%。
以北京市为例,公办幼儿园实际年生均办园成本大约在2.5万—3万元之间,家长月缴费700—900元,成本分担比例在30%左右;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实际年生均办园成本在2万—2.3万元左右,家长月缴费1700—1800元,成本分担比例在85%左右。办园质量较高的公办幼儿园收费长期偏低的情况不解决,很难真正解决“入园难”、主要是“入公办园难”的问题,也不能真正体现教育公平。
建设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应当让大部分幼儿能够就近在家门口、交差不多的费用、进差不多质量的普惠性幼儿园,享受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为此,建议普惠性幼儿园实行“一费制”。以教育公平为原则,建立合理的普惠性幼儿园成本分担机制,消除不同办园体制普惠性幼儿园之间的收费差异,实行普惠性幼儿园收费标准、拨款/资助、质量监控一体化管理机制。
第一,教育部、财政部应当联合出台文件要求各地政府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按照普惠性幼儿园的质量标准核定公办幼儿园的生均办园成本,防止公办幼儿园装修建设的奢华化倾向。同时,以建立普惠性幼儿园公平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为导向,确定公办幼儿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并纳入当地财政性教育经费预算,既确保公办幼儿园的运行经费,又确保教育拨款的公平性,不人为扩大幼儿园之间的园际差距。
第二,正视民办幼儿园当前占比较高的实际情况,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引导更多的民办幼儿园向社会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帮助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降低收费标准,帮助家长降低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负担,消除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收费标准上明显的园际差距,真正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办好做实学前教育这项涉及千家万户的惠民工程、民心工程。
第三,建立与教师职称挂钩的普惠性幼儿园教师基本工资标准,切实保障普惠性幼儿园教师待遇。当前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待遇基本上能与当地小学教师持平,但非在编教师和民办普惠性幼儿园教师待遇较低。不着力解决这两个部分幼儿教师的待遇问题,很难真正解决幼儿教师队伍的数量质量问题。切实提高幼儿教师待遇,应当着力消除普惠性幼儿园编制内外教师的待遇差异,建立统一的普惠性幼儿园教师基本工资标准,并与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职称评聘制度挂钩,提高幼儿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吸引更多的高等院校毕业生进入幼儿教师队伍。
全国政协委员王明洋:
普惠性民办园扶持政策要有长效机制
随着国家放开二胎生育政策,我国将迎来一个生育及入园高峰浪潮,现有及加建的公办园远不能满足入园需求。建议政府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普惠性学前教育,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第一,重视及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入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发展建设。普惠性学前教育不仅是指公办园,而应该是指公办园与普惠性民办园的统称。民办园的开办是自筹资金投入,办学场所租金占学费总收入的15%—30%,教职员工薪金福利占学费总收入的45%—60%。民办园的沉重办学成本是致使其收费贵的根本问题。政府若将开办公办园的资金成本和办学条件给予扶持普惠性民办园,一家公办园一年的政府财政开支,就足以补贴三至五家普惠性民办园的开支。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普惠性幼儿园,让更多的优质民办园愿意进入到普惠园行列,实现普惠性幼儿园的普及和推广。
第二,合理制定普惠性民办园收费标准,以保证幼儿园办学品质及发展。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对普惠性民办园定价采取与公办园“同价”或高出少许的限价政策,造成普惠性民办园收不抵支,致使教师工资福利低、师资流失、保教质量差。建议政府对普惠性民办园的收费有一个合理的、明确的参考标准,要根据不同投资及规模的幼儿园办学成本,考虑到幼儿园场地租金、人员工资福利、日常运营、设备设施维修及折旧等办学成本,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收费标准,以保证普惠性民办园能可持续健康发展,使得更多的优质幼儿园愿意主动加入到普惠性民办园行列中来。
第三,设计扶持政策长效机制,保障财政补贴可持续。政府在设计普惠性民办园扶持政策时,要有长期思路、长效机制。建议政府采用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教师长期从教津贴、社保医保福利津贴、师资培训津贴等办法。实行“以事立费”制度,按做多少事就付给多少资金的原则,在普惠性民办园园舍改造扩建、购置教玩具、维修经费等提高办学水平的项目中予以扶持。政府可以通过减免租金、奖励、补贴或购买服务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来降低幼儿园的办学成本,以鼓励社会资金积极参与举办普惠性民办园。
政府应充分发挥其职能效应,侧重在规范幼儿园的管理和依法办学的督管,以及师资培养和提升办学品质上,努力创造各种有利办学条件,促使社会资金积极投入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发展,使幼儿园办出水平、办出质量,稳健发展。(本报记者 纪秀君 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