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杭州一位小学老师把试卷放大一倍后给学生做,结果平时成绩中下的学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这位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俯下身来,关注有读写障碍的孩子,并通过试卷改变让孩子找到自信获得发展,事件虽小,却让我们再一次直面了一个常谈而常新、严峻而迫切的话题,即如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自古便是一种教育情怀和追求,并在教育历史长河中催生了诸多至今仍熠熠生辉的教育方法,但是由于应试之霾的笼罩,彼此竞争,机械训练愈演愈烈。因材施教在某些教师心中变成了“因才施教”,眼中只有那些在课堂中能够附和自己,跟得上节奏的学生,只有那些学习成绩突出,表现优异有特长的“优等生”和“尖子生”。“因才施教”导致了学生的分层,一批所谓的差生应运而生。
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实现每一个儿童的成长?放大试卷的教师提供了一个实践视角,但更多的教师仍然困惑茫然,这种困惑茫然在实践中就形成了两种主要观点:“有意避之”与“苦于不能”。有意避之的教师更多倾向于“喜得英才而教之”,苦于不能的教师则是因为专业素养欠缺而对学生的发展状况把握不准。
要做到因材施教,首先需要教师换位思考、读懂儿童,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要站在儿童的角度看待问题,要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看待儿童,要把孩子当作孩子来看而非是小大人。其次要突破课堂静稳结构,改变用纪律束缚孩子身体、安静听讲的状态,让孩子动起来,实践起来,合作起来。教师要对学困生的问题作出正确分析,一般而言,大部分学困生的智商是正常的,教师常常归因于学习态度问题,而改变试卷的老师给我们一个警示,学困生的问题往往是生理性的原因,如果归因错误,解决起来就会南辕北辙。要真正读懂学生,就需要明白他们的真实问题。还有一点就是教师要努力做到,为不同学生准备不同教学材料,平时在教材的使用或是考试卷的印制,应该留意特殊儿童的特殊需求,例如提供所需的大字课本或是将试卷放大,采用直观教学工具等,为不同孩子提供不同的学习通道。
要做到因材施教,还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同时也是最坚硬的藩篱,就是必须要破除“六同思维”,转变以保证进度和完成任务为根本目的的课堂。当前很多课堂很容易造成学对教的亦步亦趋,这种亦步亦趋反映教师作为教育者的基本假设。笔者称之为“六同思维”,即认为所有的孩子都具备同样的学习能力,课堂教学就是让这些具备同样学习能力的孩子,从同一个学习起点出发,在同样的时间内,按照同样的步速到达同一个终点。
“六同思维”强调的是教与学的极端同步性,是精确到分甚至是秒的课堂控制,而控制的终极目标就是将“一个班的孩子”教成“一个孩子”。极端同步性忽视了有教未必有学这一心理学基本常识,将教学合一视为不辨自明的真理,在这样的课堂中,为了保证进度,就要追求目标的全部达成,而全部达成需要消灭差异,在极端同步性的控制下,差异很容易被理解为“有差距的异己”。为了不成为“异己”,不成为“被拯救的对象”,很多孩子往往会刻意掩盖自己的学习问题,极力配合教师的教学进度,反而会在学习道路上被越拉越远。教学同步本是一种理念或者追求,一旦走向极端并成为控制课堂的基本策略后,为了追求进度,课堂会被虚假淹没,因材施教也就无从谈起。
应该为这位做出改变的教师点赞。对于班级或者学校而言,或许只是小事,但对于因此而改变的学生而言,可能会是一生受益的转折点。
(作者王凯,系北京市教科院课程中心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