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李达:“土包子”校长的大数据管理

[db:作者]  2017-03-22 1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实话实说,网络的东西我真弄不起来,我上网用的是有线。”刚一坐下,李达就带点自嘲地报上了自己的外号,“他们都叫我‘土包子’。”他没有意识到自己随口提及的所谓“有线”,专业称谓叫“4G数据网络”,连接时并不需要网线。

    然而,这位“土包子”所在的江苏省南通市金沙中学却早就建成了“千兆主干、百兆上桌”的校园网。学生们用上了电子书包,教师可以通过“智慧教育云平台”等大数据网络,实时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各项细节,学校管理实现了选课、学分、质量、评价等一体化。

    数据佐证,管到细节

    要说在网络技术这方面,李达还真有点“土”。虽然整个学校已经实现了无线网络的全覆盖,他却一次都没用过,也并不知道流行的说法叫作Wi-Fi,有点像年轻人所说的“网络白痴”。“跟他们年轻人比,我真的差远了,差远了。”他憨笑道。

    李达似乎更习惯传统的工作方式。他喜欢6点多就到学校,然后和寄宿生们一起吃早饭。一周内连续两次很少在食堂碰见学生后,他对寄宿生吃早餐的情况开始担忧起来。细细观察用餐人数后,他发现学生尤其是高三的学生,很少吃早饭。

    有了观察得来的数据,他又开始做调查。“学生反映起床后时间紧,学校又太大,从食堂走到教学楼要花十几二十分钟,加上刚醒没什么胃口,就索性不吃早饭了。”李达随即将高三学生的早饭时间挪到早读之后,配餐方式也由学生自己打饭改成了食堂师傅直接将饭菜摆上餐桌。“现在高三学生每顿饭都能保证了,而且他们也不会浪费,吃不了的都带走。”李达指着打包的学生,面上带出点自豪。

    校长李达最关心的还是教育教学。接受采访时,他还惦记着找两名高一的数学教师谈话。“光看数字就知道,最近他们带的班级,成绩不太稳定啊。”

    虽然李达没有意识到,他自己已经在充分利用“数据网络”,但他很清楚现代信息技术对校园管理的作用。2016年,刚刚搬到新校区半年的学校,建起了对操场、阅览室、教学楼、科学馆的全面数据监控网络。李达觉得这个网络很不错,可以实时查看学校各个角度的情况,“体育课、实验课、课外活动有没有开足,学生休息时间够不够”。

    校长“初级”,放权“牛人”

    李达说,自己只不过是学校大数据网络的一个初级使用者,真正“牛”的是教师,网络用得比他好得多,数据管理更是得心应手。

    与其他一些学校教师视网络为猛虎不同,学校英语教师周玉霞就挺愿意学生用QQ的。她会通过“偷看”学生在班级QQ群、空间中的互动痕迹,了解每个人的偏好。有的学生擅长背诵,就给他们提出了每周背诵一篇英语短文的任务,培养语感;有的对做难题感兴趣,于是就设计有一定挑战性的题目帮助他们复习和运用。因为上网,周玉霞和学生们走得更近了。

    班主任曹权,教生物的钱益锋等不少学校教师,也都喜欢这个大数据网络。通过查看图书馆借阅数据,曹权会在学生生日那天,送上最合他们口味的书籍制造惊喜。通过电子书包系统,钱益锋一眼便知学生们知识点的掌握和欠缺情况。“这个是实时的,在我的终端看到,马上就能在课堂上给他们加强某些知识点的讲授和练习。”一旦谈起“智慧教育云平台”和大数据网络,这些教师就比校长李达“洋气”不少。

    “我们的干部、教师,包括学生里,有很多‘牛人’。特别在大数据方面,我都比不上。”对于教师中的“牛人”,李达总是充分放权,“比如说校本课程,就是教务处的何建锋老师牵头,都是一线教师自己改造的。”

    制度第一,校长第二

    看着那一串串数据就能做好学校管理?李达真是“甩手掌柜”吗?倒也不是。2015年9月,由四所学校整合而成的新金中正式开学,新教师来了160人,1300名在原乡村学校就读的学生,亦转入金中就读。与此同时,学校还经历着初高中分离、校区搬迁的阵痛。如何将原本素不相识的学生迅速融合在一起,让师生适应新校区的生活?他真是费了不少心思。

    “所有学生一来,我就先搞活动。”开学第一件事,李达就是组织原四校重新分班的高二高三学生,接受为期一周的军训,其间穿插校史知识竞赛、才艺展示等活动。“有竞争有竞赛,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这样班级一下子就抱团了,对学校也认可了。”

    学校的社团活动,全部由学生会纪检部、社团部等机构自行召集组织,教师的角色只是“受聘于”学生组织。“在学校,制度第一,校长第二。我们有值日校长、值日班长、值日室长……层层机制,就是希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学校的发展也要靠‘牛’老师放手去干。”李达说。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7-03-22 180000/12175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